姚坤明
(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学)
摘 要:身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各种心理问题便随之层出不穷。确切地说,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必须提起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性化管理;教学环境;评价体系
身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各种心理问题便随之层出不穷。确切地说,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现如今,社会将大部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这方面的注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是却很少提起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实在不容忽视,实行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的心理问题和引发的原因
首先,因为教师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根据调查可知,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是较高的。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层次得不到满足、学生心理变化、学校社会要求苛刻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教师便远远不能达到应具有的心理健康要求。
(一)需要层次不够理想
农村学校大多教师比较普遍的想法就是进城教书,造成了农村学校出现了缺老师情况,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农村老师的课时比城市老师多,但待遇低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教师过于看重个人得失,缺乏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对所从事的工作过度要求经济待遇,追求与公务员对比,为此而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职称和职务不能正确对待,没有职业使命感,得过且过。
(二)師生关系处理不理想
教育法规的普及,还有众所周知的《未成年保护法》,让现在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和在校表现发生了一些认知偏差,大部分教师不再有积极的意愿来处理学生事务,本着完成我的课堂任务就可以了的态度,甚至少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形成了“不想教”和“不想学”的对立关系。
(三)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况,教育境势也是一样。社会和学校对老师的要求过高,对学生教育达到的期望值总是想短时间有大进展。目前,学校实行不断改进的聘用机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学校大都以教学成绩和升学率来“选择”教师,在“淘汰”的巨大压力下,教学成绩的竞争性被实质“扭曲”,慢慢就演变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
二、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心理的对策
1.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一直把培养人才当成首要任务,在学校严格的管理下,教师开展教导和栽培学生的活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极其重要的。而学校管理层有必要始终把管“人”作为主要目的,尊重和支持教师的工作、生活、情趣和爱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明了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和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努力保持教师的心理平衡,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2.开展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整体的学校环境就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规定的教育活动,学校环境不够合格则容易引起教师行为受挫,所以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对教师的关心爱护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迫在眉睫,教师要自主参加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局限于小的生活圈子,享受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愉快,可以形成阳光向上的性格。
3.坚持全面的评价制度
关于教师的素质评价,不能完全偏重于教学成绩来评价,应该拒绝片面而从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担负的任务出发,进行全面多元化的分析与评价,首先要看其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也要看其工作过程的能力,还要看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评价的实施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而正确的评价体系也有利于调动教师对于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增强教师的意志力,提高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使教师们能够轻松地胜任工作,健康快乐地生活,这无疑有利于家庭、有利于学校、有利于社会。为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个教师都从自我做起,保持心胸开阔,收获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范飞,姜佳荣.浅谈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J].中国教师,2014(S2).
[2]谢培培,肖常青.浅谈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课外阅读旬刊,2012(13).
[3]郭艳妮.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10).
编辑 范昕欣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