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彬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
摘 要:高中生创新能力及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与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息息相关,但因高考分数并不涉及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常常被忽视。为此,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现状;解决措施
现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信息技术,为此,世界各国都给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同程度的关注。信息技术纳入我国中小学课程之中已数十年,部分省份已预计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内容,这些都是重视信息技术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教育课程作用的发挥。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度存在差异性
在进入到高中学习之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性。因为高中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及家庭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有些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后才接触到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不是很了解;另外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比较早,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异性将会加大授课的难度。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授课的课时较少
通常情况下,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主要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多,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基本为一周两节课,这也导致信息技术授课内容的大小,对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程设计欠缺合理性
目前,高中生信息技术教程的设计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所具备的连贯性特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重复性学习,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有所打击,也妨碍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丰富。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一)认识发展规律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解比较枯燥乏味,对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上机操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一现象,并与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时尽量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领下主动学习。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教师设计好教学计划后,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教学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知识。
(二)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将其他学科所学知识应用于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能力。如此还可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学生也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故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制作有关课件,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再对课件加以讲解及评价,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高中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设计因材施教的授课内容。除了课堂上的正常授课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模块的相应内容进行研究,如此可以丰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对计算机钻研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对课堂分组的形式进行有效利用,以此来缩短学生间存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距,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此提升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知识及理念的更新
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授课教师要对最新的技术进行掌握,并在授课过程中传授最新的知识,使课堂知识具有先进性。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对一些新型的软件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的特性,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在课余生活中主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灵活性
对于一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情况,教师应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些学生喜欢网络游戏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消遣,而有一部分学生却在网络游戏中学习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对于网络游戏本身来说,也并非全无益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网络游戏的娱乐性加以利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游戏对抗,以此提升课堂的活跃气氛,同时也使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此,信息技术被作为时代前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对于信息技术有着一定的興趣,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利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教师还要对授课内容及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濮阳莉.从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6.
[2]肖广德,黄荣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课标的考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6.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