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成
摘要:隨着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社团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因此,各大高校为了创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团建设工作中去,有效开发出能够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平台,培养现代高校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将进一步从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方面去分析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学生社团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46-01
当前是一个知识文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高校高层领导要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只有教师授课一种方式,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大力宣传推广先进思想政治内容,在校园内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更多学生去掌握了解最新思想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出自我学习价值。
一、学生社团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
高校通过大力建设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解放,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不同特点的社团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只要通过在活动中渗入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文化内容,就能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科学观,并有效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1]
(二)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核心载体,通过建设大学生社团能够有效组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促使校园文化不断朝着高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进步,从而在校园内创建出和谐文明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让全体师生感受到先进的文化气息。此外,通过开展社团活动能够有效营造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
大学生社团活动往往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身的需求爱好去选择参与活动,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例如,各个社团组织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作品展览以及社会实践考察活动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密切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深化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培养自身良好的创新探究能力,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二、依托学生社团建设,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
(一)强化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校园学生社团的宏观调控工作,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组织体系,并且将校系两级社团组织纳入到共青团日常工作中,为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提供重要基础条件。与此同时,高校要不断增强社团的校园服务能力[2],通过创建出多元化的组织结构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服务。只有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才能够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培养优秀的社团干部
优秀社团干部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出社团干部的能动性作用,引导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各项社团工作中,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因此,高校要积极培养社团干部人才,通过定期组织他们参与专业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起先进的政治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完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
(三)全面发挥共青团主导作用
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是高校青年开展各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机构。因此,高校要全面发挥出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去组建起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出共青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指导作用,明确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目标和性质。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的指导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切实落实好各项活动措施,为活动开展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3]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成功打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就必须不断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投资力度,积极创新工作观念和思维,为社团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高校要充分发挥出共青团组织在建设学生社团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明确社团发展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连生,胡继冬,孟秀丽.演化博弈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及其管理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3(7):106-109.
[2]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4(5):139-141.
[3]]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5(4):177-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