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6 22:48邓伟程孙宏吉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语文教学

邓伟程+孙宏吉

【摘要】导学案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环境下产生的全新的教学方案。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现代教育理论、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语文导学案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倍加造中学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年规划中,从备教案向备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旨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语文;倍加造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导学案被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倍加造中学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年规划中,有“导学案”的语文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参与讨论,并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展示交流小组成果,最后教师进行补充,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学生与教师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也避免了学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状。

一、语文导学案运用的合理性

(一)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

语文导学案的产生是有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支撑的,它是依据当今世界上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等而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语文导学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校也努力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

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导学案的出现不但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明确了教师的引导地位。学校从备教案向备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最终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师引导,学生间合作探究,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三)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

初中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在语文学习中,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自主掌握知识,获得教师的肯定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导学案的运用是适应学生学习理念的合理选择。

二、初中语文导学案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注重讲解

部分老师重教轻学,使用“导学案”导学时换汤不换药,仍然以讲解为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一味地传授,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这样的学生久而久之就总是等着教师的答案,最终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忽视自身的引导作用

倍加造中学教学方式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依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学习,导学案的目的是让教师去引导学生该怎样学习,而不是让教师偷懒。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对很多问题和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调学的重要性,学生学情不同,应尊重差异,共同进步

倍加造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习惯,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创造浓厚的情景氛围,让每位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使各具个性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语文导学案的运用策略

(一)课前使用

导学案要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对导学案中内容有所了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以自学为主。学生自己预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自学的过程。

(二)课中使用

对学、群学是以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为主。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利用课堂时间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通过组内或组间讨论,以互帮互助、兵教兵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有效的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三)课后使用

1.反馈达标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学生板演、口述、讲解,师生点评。教师设定情境,激发兴趣,学生或在组内展示反馈或在全班展示反馈,教师对每个学生或小组的展示情况予以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展示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2.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改变。就我个人观点来看,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真实的。不作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而应该水到渠成。我们需要的是原生態的课堂,是真实的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学案的教学方法需要随时贴近学生实际,不断在发展中完善自己。

四、结论

1.导学案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合理性。2.时代的发展赋予导学案不同的角色,要不断创新,使导学案不断完善,适合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3.倍加造中学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也要及时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和大纲要求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样的导学案才算是师生智慧碰撞的结晶”。

附注:本文是山西大同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伟程,山西大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孙宏吉,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