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角色定位之我见

2017-06-16 00:39朱夏瑜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失衡角色定位课程改革

【摘要】文化基础课作为职业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相较于专业课来说,文化基础课一直“地位低下”,不被重视,这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所背离。本文从文化基础课遭遇“冷板凳”的现象和原因着手,探讨了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如何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和教学改革,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间的关系,使其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现象;失衡;角色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传授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课程门类,文化基础课在普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语数外三大主科的重要地位,更是让其他科目无法超越。尽管应试教育有着重视理论、轻视动手能力等种种弊端,但是文化基础课的教育教导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职业教育中,文化课跟专业课一样也被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中,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课程内容设置的难度较普通高中较低,但是近年来,中职学校在技能教育、实践教学导向等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普遍对专业课的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加以空前的重视。但随着这个改革趋势的发展,过犹不及,从管理体制到课程设置,从师生观念到教学行为,都只重视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的“地位”一降再降,课时减少,内容大量削减,致使文化基础课很难进行系统的教学,其学科价值的整体发挥受到了很大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师也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那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学校、学生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找原因。

首先,与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有着很大关系。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学习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点技术”“混张文凭”“找个谋生的工作”。由于学校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不感冒”,文化基础课教师成了不受学生欢迎和不被学校重视的人。

其次,教育理念失衡所造就的结果。中职学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不得不降低门槛、扩大生源,导致了所招学生整体素质的低下。再加上职业教育所举起的旗帜是“学技术,好就业”,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一切功能便偏离到就业导向上来,也导致了课程设置和作用的失衡。

最后,这种认识的偏颇使学校和政府也改变了教育初衷,顺从了这种形势的发展。上至教育决策者,下至文化基础课,教师都产生了懈怠心理,政府一味地强调“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成了衡量一所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

总之,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进入了进退两难的瓶颈期。那么,作为文化基础课教师,在这特殊的“瓶颈”期如何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完成重要的教育使命呢?

第一,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教授文化课就像是在帮学生“打地基”,学生学习专业课就如同在地基上面建造房子,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会盖得牢固。所以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的关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者也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试行分层教学,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

第二,要做好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教育者。正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说过的:“为什么这样重视语文的学习呢?因为语文学不好的人,一定学不好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也不会发展,做工作也会遇到困难。”文化课并不像专业课和专业技能那样容易看得清摸得着,可是它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弹性学制、课程整合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相关教学,达到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第三,要做好教学实践的创新者。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也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和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课的学习,结合新课堂教学改革方法,可以采用活动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形式,如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课堂上分组讨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通过适当增加一些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多朗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一些应用文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强化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清醒地认识到忽视文化基础课所造成的危害,正确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间的关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J].北京成人教育,2001(8).

[2] 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3]刘保林.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改革的途径[J].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王义道.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5]沈国培.中等专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面临困境亟待改革[J].甘肃科技,20108).

[6]杭国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作者简介:朱夏瑜,女,河南许昌人,助教,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失衡角色定位课程改革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