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蒙
摘 要:美术是小学一门艺术类课程,也是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开展,提高小学生美术鉴赏和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82
美术作为小学一门必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美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发挥美术学科的功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引导处理问题,提高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很多初次学习画画的学生往往会将画画的很小,没有顾及纸张大小和绘画位置,这是因为学生还不了解构图的真正意义,虽然教师也讲解了构图原则,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对这一原则并不是特别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构图的内涵,提高学生掌控画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8开大小的纸张,在纸上尽情绘画,将整张纸画满,将图画的大一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眼、手、心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在涂色教学中,教师要强调细心和耐心,主张采用油画棒勾勒线条,用水粉涂色的方法,让学生遵循“大胆落纸、认真收拾”的原则,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对称、均衡、呼应、变化等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但是在涂色与色彩搭配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多加干涉,而是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深入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动手操作是美术教学的又一重要部分,也是美术学科中体现最为充分的一部分,尤其在手工粘贴画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绘画、剪、粘贴都不可缺少,所有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训练学生的自信心。
二、注重学科联系,构建高效课堂
美术虽然是一门艺术类学科,但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作为美术教师,要深入挖掘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艺术与文学的互补不容小觑,要想学好美术,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纵观我国古今伟人,有的既是文學家又是画家,如:郑板桥、唐寅、王维等,这就足以说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与文学内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将决定其绘画能力的高低。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文学内容,鼓励学生为古诗配画,为故事描绘场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教师应经常告诉学生“书画不分家”的道理,仅仅画得好,字写得不漂亮也不行,对于写字不好看的学生,应督促他们经常练字,如果画有有字,字写得漂亮,那么这幅作品的评分也会大大提高。所以加强语文和美术的有机整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春天的色彩》时,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找春天》放在一起实施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感受春天的味道和气息,发现春天的特点,然后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来形容春天,之后再尝试用五彩的水粉来描绘春天的色彩。通过两门课程的整合与联系,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强化课外拓展,深化审美思想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所有的学习都依赖于课堂,那么就无法深入拓展学生思维,为此,小学美术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范围,而是要延伸到课外。实际上,课外活动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样化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思想。首先,要注重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化,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在教室中进行剪纸、手工、装饰等各种比赛活动,举办学生的作品展览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开展多样化美术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感触能力有所提高,全面升华学生的艺术情感。其次,要注重美术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找到生活中蕴含的美,并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同时要合理运用生活化方法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 意识。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享受生活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放大生活情趣,让学生从中发现美的元素,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重视评价方式,促使主动学习
在传统美术评价中,教师一般只给学生一个分数或等级评价,面对“优”的学生固然高兴,但是却不知道好在哪里;反之,学生不知道不好在哪里。这样的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意义的指导。教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多方面、多角度给予更加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有目的的进行改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美术艺术的美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比如,一名学生的作品整体较好,但是构图方面显得不够生动、不够生活化,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幅画面真的好美,构图合理、线条传神,真的有引人入胜的感觉,但是画面下半部分的线条有所欠缺,草地面积稍微大了一点,如果能在草地中加入一条弯弯的小路,那么就更加完美了”。果然,当这位学生第二次上交图画的时候,画面布局更显合理,整幅画更加美观。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美术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为学生的以后的发展奠基夯础。
参考文献:
[1] 胡德梅.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6(08):212- 213.
[2] 杨永舟.细雨润于无声——浅谈小学美术中的渗透教学[J].小学生,2015(10):98.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