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

2017-06-15 06:16李映红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李映红

【摘 要】本文从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出发,提出了重视整合学生需要与采取民主方式两个方面来制定班级目标的同时,处理好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关系的重要性。用整合非正式群体“首领”的手段来创造良好的班风和舆论,促进班集体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

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存在于班级中,由学生自由交往而形成的小群体,以班级中的伙伴群体为突出代表,成员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相同或相似的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自班级授课制在学校中实行以来,班级中就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在制度化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班级生活的过程。

作为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构成了班级人际关系的基础。它伴随着班集体建设的历程的发展而发展,即使在班集体形成之后,它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影响着班级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和整合性。它的发展变化能够反映出班级群体结构的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班级非正式群体对于班集体的建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在班级中形成合理的人际关系结构,促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相容、相辅、相促、共同进步的局面呢?

一、整合学生需要制定班级目标

班集体的目标是根据社会期望及班集体本身的任务而制定出的预期活动效果。班集体目标的制定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班集体有了自己的目标,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方向。确立怎样的目标、由谁来制定目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目标,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状态。如果在班级中的目标制定得当,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对非正式群體的发展就能起到良好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因此在班集体目标制定之前,需要对班级中存在的各种目标进行整合,使班集体的建设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作为制定班集体目标的依据。并通过分析判断,深入了解各种非正式群体及其目标,然后将各种目标整合,从中提取出合理成分进行综合。这样制定出的目标对学生具有普遍性,才有可能起到对班级成员的指导作用,并从一开始就把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调控在集体目标的调控之下。

二、采取民主方式制定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的内容对群体成员有着较大的作用,而目标的制定方式也影响着班级成员对目标的认可程度和内化程度。目标是外赋的还是自己创立的,这不仅影响着班集体建设目标的真实性,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对班集体目标的态度。因此在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动学生参与制定目标,这其中自然就包含了合理应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对班级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也在客观上具备了一定的参与能力。因此采用民主的方式发动学生参与确立班集体建设目标不仅能够集思广益,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成为班集体这座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工人”,而不是班集体建设中的“房客”,因此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建设班集体的内在积极性。只有人人参与制定目标,才能使学生把班集体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才能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真正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这样显示了班集体建设中的民主性,对于控制不良性质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有所帮助的。对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来说,参与到建立集体目标之中,不但把本群体的意向反映到了集体建设中,而且,同时感受到了作为集体主人的地位,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处理好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的关系

班集体中个体目标的存在是班级个体成员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作为生动的个体,他们必然有自身独特的需要、愿望和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组成的独立统一体。在集体目标中既要善于包容班级成员合理的个体目标,创造达到合理的个体目标的机会和条件,又要善于引导调节和修正个人目标,鼓励班级成员接受集体目标,促使班级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一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就是因为那些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有着一致的目标,而班集体建设的总目标不包括他们的目标,使得他们一开始就游离在班集体建设之外,从而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班集体的目标能够达到集体的导向性和个体的发展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这样的集体目标无疑对班级成员有巨大的吸引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具有离心倾向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对于已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要想方设法把班集体目标内化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总目标的导引下,不至于成为一支分化力量。

四、加强培养,整合非正式群体的“首领”

一些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能力强、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学生未被纳入班级正式的组织核心之中,于是他们便“自立门派”。而有的学生也可能觉得班级组织核心并不是他们心目中的真正核心,进而追随其他有能力的人。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的班级中,能够担任班级中组织核心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班级组织核心岗位的有限性也可能使一些希望成为班级干部的学生丧失这种机会,从而促使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寻找舞台。学生的交往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他们看重友谊,珍惜友情,讲义气,愿意为自己的领袖出力并听从其安排。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仔细观察,加强培养,整合非正式群体的“首领”;而对于那些性质不良的非正式群体的“首领”,则需要对其进行教育转化,防止其运用自身影响力对班集体建设起破坏作用;对于那些确有特殊才能又有人缘的“首领”,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把他们纳入班级建设中,使之在班级的正式舞台上大展拳脚,最终成为真正能够代表学生心愿、组织能力强的班集体建设的核心。

五、创设良好的班风和舆论

良好的班风和舆论作为一种强大的、无形的力量,给非正式群体特别是属性不良的非正式群体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使他们在环境的感染中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这些无形的班风和舆论所具有的评价作用在学生心理上具有巨大的权威性,也使得它比明确的班级制度更有潜在的约束力。特别是相对于教师的权威,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更惧于“群众”的压力。另一方面,健康向上的班风和舆论在提高班集体凝聚力的同时,减少了产生不良性质非正式群体的可能性。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起良好的班风和舆论,把学生潜意识中的意见激发出来,变成公开意见,把声势尚小、影响甚弱的局部意见变为声势浩大的反响。特别是在发现了非正式群体的一些不良趋势后,更需要抓住教育时机运用班集体的舆论力量矫正其行为,促进其向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策略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