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生助管团队存在的问题

2017-06-15 09:07王琛江文雪乜玉强刘燕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高校图书馆

王琛+江文雪+乜玉强+刘燕

摘 要:文章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中,学生助管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勤工助学工作现状,组织建立高效的学生助管团队,并就学生助管团队的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高效学生助管团队;制度化管理

一、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现状

随着图书馆范围的扩大,工作需求量也增多,导致图书馆勤工助学人数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甚至其已成为馆内正常工作不能缺少的人事组成部分。以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为例,图书馆系统每学期约招聘70名勤工助学大学生,其人数约占图书馆员总数的49.6%,而仅华北理工大学主校区每次约招聘85名勤工助學大学生,人数几乎超过在职的专业图书馆人员。国内高校如此,在国外,有些图书馆的大多事务性工作也由学生完成,既可以大幅度降低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又能培训、锻炼及帮扶大批贫困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尤其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总人数约为正式工作人员的28.8%。

1.学生助管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机制不能正确地建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图书馆工作的滞后。正确分析了解问题的所在,有助于问题的改善与解决。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在岗波动大。根据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勤工助学工作主要以不定时勤工助学工作和固定时间勤工助学工作为主。不定时工作和固定时间工作均在学生课余时间,理论上无岗位缺勤,然而实际调查发现,由于课程的临时调换、班级学生会议的不定期召开、学期末学生的复习时间延长,均可导致学生缺岗,其他原因的中途辞掉勤工助学工作现象也时有发生。高校图书馆往往面对着刚开始适应工作的一位新人突然辞职后被另一位新人取代的尴尬局面,从而对图书馆的工作带来冲击。

第二,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忽略自身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一职,多考虑报酬收入,缺乏对待工作应有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意识,对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出现态度不端正造成的缺勤、纪律懒散及工作错误等情况。

第三,学生与馆员之间缺乏沟通。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学院,每周的工作时间短,工作任务重,工作时与馆员的接触时间较短,加上馆员对每一个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稀疏,使得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反映给馆员,无法及时改正,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第四,学生缺乏组织性,缺少学生领导。图书馆勤工助学机构不是学生组织机构,学生年级分布不均匀,学生临时负责人不具有威慑力,造成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管理困难,若是成立学生组织机构,会改善学生管理困难、学生在岗波动大、领导力不足等情况,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效率。

第五,学生工资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越来越高,学生勤工助学工资偏低,每个学生月工资平均在140元左右。据调查显示,学生的月消费水平约为1100元,部分学生认为,勤工助学付出的时间较多,得到的报酬过少,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学生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2)图书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岗前培训。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要具备简单的专业知识,在岗勤工学生需掌握图书的编号及图书分类方法等规则。由于勤工助学人员基本都不是科班出身,基本无图书馆专业学生,大多数馆内工作的培训由原来的勤工助学学生指导,具有局限性,缺乏系统的教育学习,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第二,无奖惩制度。勤工助学岗位不同,其工作量和工作性质也不同。大部分高校针对不同的工作并未对勤工助学的薪资进行调整,使得较为繁重的工作与轻松的工作的薪酬相等,造成了待遇不公,降低了勤工助学学生的积极性。此外,由于缺少一定的惩罚与奖励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的学生与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所得的薪酬并无差别,这也导致了勤工助学学生的积极性低下。

参考文献:

[1]伍 玲.对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2]陈若乒.我国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1(12).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高校图书馆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