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落实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2017-06-15 14: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腕带入院身份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落实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杨婧 范颖 施巧妹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落实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佩戴腕带可对答的住院患者18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016年1—3月入院的9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宣教和查对制度,2016年4—6月入院的92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入院宣教和查对制度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结果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对照组为23例,观察组为89例)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使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得以落实,有利于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身份识别;依从性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检查用于正确的患者[1]。我院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普遍存在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等方面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完善患者身份识别流程,落实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Bundles of Care)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首先提出的,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2]。它是针对某一护理问题采用一系列的经过循证论证过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这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一种新思路。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护理部安全质量控制小组对落实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和准确性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184例佩戴腕带可对答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016年1—3月入院的9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5.22±8.58)岁,文化程度:文盲和小学41例(44.57%),初中30例(32.61%),高中14例(15.21%),大学7例(7.61%)。2016年4—6月入院的9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2.00±9.66)岁,文化程度:文盲和小学45例(48.92%),初中23例(25.00%),高中12例(13.04%),大学12例(13.04%)。两组资料均来源于同一个医院,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016年1—3月,由两名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组员随机跟踪调查护士执行护理操作9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23.02±1.99)岁,职称程度:护士26例(28.26%),护师64例(69.57%),主管护师2例(2.17%)。2016年4—6月,再次随机跟踪调查护士执行护理操作9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25.88±2.02)岁,职称程度:护士34例(36.96%),护师53例(57.61%),主管护师5例(5.43%)。两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职称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入院宣教和查对制度:(1)在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中规定,使用患者姓名及住院号进行身份确认是患者安全有效的接收治疗护理的基本保证,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床号来辨别患者身份[3]。(2)患者入院后,在标识腕带上正确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等内容,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对填写信息进行核对。告知患者要求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同时告知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将标识手腕带佩戴在患者手腕上,避开伤口、皮疹等部位,松紧适宜,不至于脱落或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情况,转科及出院时由护士负责解除。(3)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依靠核对床号和姓名的方式来确认患者身份,做到“三查八对一注意”。 (4)查对患者姓名时,应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由患者复述姓名,进行双向查对,并核对腕带上的患者信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入院宣教和查对制度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首先,由各科室院安全质控小组成员组成针对身份识别持续改进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其成员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士3名及工作5年以上护师6名。并邀请院外专家对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集束化护理管理概念、管理方式、流程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在院内各科室对患者身份识别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患者身份识别依从性较低的问题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其原因包括:(1)思想认识不足,护士宣教不够到位,患者不能理解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腕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2)患者存在抵触患者角色的心理,因不想暴露自己患者的身份而不愿佩戴腕带,认为腕带的佩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自己心理压力;(3)部分患者认为佩戴腕带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认为只有动物和罪犯才有手环,给患者佩戴腕带是让患者低人一等,“尊重的需要”是他们不愿佩戴腕带的原因;(4)佩戴腕带不舒服不方便,影响日常活动,特别是洗澡后腕带的潮湿感让他们感觉很不舒服;(5)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未核对腕带信息,致使患者认为腕带戴与不戴没有区别;(6)患者多,治疗工作多,腕带信息是手抄版,影响了佩戴的时间,且时有腕带信息填写有遗漏,个别有错字,个别手写无法辨识,材质易断易脱落易卷边,字迹易模糊,重复书写导致工作量加重[4-5]。根据2014—2015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三查八对一注意”的核心工作制度以及现状调查后的原因分析,通过查找文献,制定出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1)制定腕带使用管理制度,完善腕带使用流程。(2)使用腕带材质良好,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在使用中不能随意调换或擦除,腕带必须能够提供确切、全面的患者身份标识,标识应与患者医疗档案相一致。(3)将腕带查对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常规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查对流程,在操作时应做到“三必须”,即必须以礼貌的态度询问患者姓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腕带基本信息,必须对患者身份进行再次确认。通过示范、培训、考核等方法,将对患者的身份识别全面落实到每一项护理操作中[6]。(4)通过分层培训,加强全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认识与重视。并将腕带的使用作为宣教的内容,并制作宣传图示,提醒护理人员及告知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5)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腕带佩戴的督促管理,重点把握3个时间段:在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能够及时佩戴腕带;在入院后的第2天,继续强化患者佩戴腕带的意识 ;在患者出院时,应了解患者的感受,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反馈改进[1]。(6)护理人员做到早交班观察患者手腕带的字迹是否清晰,周围皮肤及手部血运情况。(7)各科室由护士长或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成员指导和督促该科室手腕带的使用和核对,随时抽查。每月院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人员检查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并给予指导与纠正,同时汇总交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2.3 研究工具 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质量考核标准(100分)”,并提交我院护理部,由各专家讨论审核通过。主要考核项目包括“腕带”佩戴(20分),身份识别与查对(40分),转科时核查(30分)和结果(10分)。原则上对同一病例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医嘱执行和转科管理内容,如该病例未涉及转科管理内容,则另选转科管理病例检查。转科管理原则上必查5例,不足5例时,按实际例数查。其得分结果包括应得总分,实得总分及得分百分比,其中应得分数=总分-未涉及项目;实得分数=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比=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1.2.4 评价方法 采用隐蔽性观测法,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组员两人一组对护士给患者实施治疗护理操作的全过程进行隐蔽性观察,予以剔除受干扰者,观察频率为一周随机5项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口服给药、基础护理、抽血、监测血糖等等),为期四周。观察时间为护士上午工作时间(随机选择周一至周五其中一天)09:00-11:00。

1.2.5 评价指标 根据院患者身份识别率敏感性指标,制定出“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质量考核标准(100分)”得分百分比≥90%即为合格,得分百分比<90%即为不合格,并通过院内专家审核通过。

1.2.6 统计学方法 采取双人录入数据的方式,经检查数据无错误、遗漏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的达标情况比较

根据“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质量考核标准(100分)”,采用数字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身份识别情况进行评价,经过3个月的集束化管理方案的干预,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合格例数明显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中,184例佩戴腕带的患者,对照组有12例发生腕带脱落,15例腕带信息模糊,6例迁床患者未及时更改床号信息,1例发生身份识别差错,而观察组无1例腕带脱落,腕带信息模糊,身份识别差错,迁床患者均及时更改床号信息。见表4。

2.3 2016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患者身份识别率比较

对照组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合格者仅为23例,身份识别率为25.0%,而观察组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合格者为89例,身份识别率为96.74%,从图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身份识别率高于对照组。见图1。

3 讨论

通过完善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患者腕带的规范管理,分批展开护士培训,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患者身份识别核查合格率明显提高,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也有明显的提高,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7-8]。

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的前提,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护理安全的保障。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可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有利于切实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利益,减少医疗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显示,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的,而偱证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强调了任何护理决策都需建立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护理行为的科学性、有效性,并达到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在学习集束化护理管理,遵循偱证护理步骤进行护理技术和流程改进的过程中,提高了每位质控员的偱证护理素质,有效地推进了偱证护理在临床上的开展。同时,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优化了护理流程,真正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到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9]。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比较(例)

表4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图1 身份识别率比较

在长达3个月的督促落实,护理人员充分认识遵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重要性后,改变原有的习惯性思维,自觉把规范化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运用于日常工作中,让护士形成良好的查对习惯。同时争取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和配合,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查对工作中,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

4 展望

在美国,患者身份识别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一种共识。移动工作站及具有扫描功能的手持终端PDA的使用也已成为趋势,但国内医院管理中,对患者身份识别仍停留在护理层面,缺乏科学的、自动化的、简便的识别系统[4]。单纯靠手抄手腕带,人工识别患者身份,查对治疗护理工作,受到影响因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如过敏史、血型的更改,字迹辨识度不高,新手腕带等。应用各种现代化质量管理工具,如引进PDA信息系统,使用条形码或二维码核对等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对治疗护理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姚鹤玲. 护理干预在患者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07-108.

[2] 陈冬梅,卢月珍,林艺珍,等. 集束化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9-791.

[3] 许美芳,叶志弘. 住院病人身份管理模式现状及展望[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9-60.

[4] 吴柳华,容庆丰,韦又芳,等. 开展品管圈降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11(28):102-104,128.

[5] 邱丽玉,徐伟英.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9):15-16.

[6] 张福利. 品管圈在优化患者身份识别流程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106-107.

[7] 白慧萍.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143-144.

[8] 杨显会.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67-168.

[9] 单君,朱健华,顾艳荭. 集束化护理理念极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Effect Evaluation on Bundles of Care Management on Compli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Patient Identif i cation

YANG Jing FAN Ying SHI Qiaomei Safety Quality Control Group, Fujian Provincial Institutional Hospital, Fuzhou Fujian 35000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undles of care management on the compliance of implementing patient identif i cation.Methods184 cases of admitted patients wearing wristbands who could respo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between January and July 2016, with 92 cases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1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2 cases from April to June 201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ventional admission education and check system, and the bundles of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admission education and check system administered respectively.Results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2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89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Bundles of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identif i cation system, which is helpful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bundles of care; identif i cation; compliance

R472

A

1674-9316(2017)11-0159-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1.096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安全质量控制小组,福建 福州 350001

猜你喜欢
腕带入院身份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不同腕带对择期手术患儿佩戴依从性的研究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Misfit×Swarovski
Misfit EKOCUCLE腕带
“电人”腕带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