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模型与验证

2017-06-15 15:43焦晓光王永志
制导与引信 2017年1期
关键词:偏压空穴电离

焦晓光, 王永志

(激光探测技术研发中心, 上海 200090)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模型与验证

焦晓光, 王永志

(激光探测技术研发中心, 上海 200090)

根据APD增益因子经验公式和拉通型APD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在偏置电压从0到接近击穿电压的全范围内,应用该计算模型对拉通型APD增益因子的估算是准确的。

增益因子; 击穿电压; 偏置电压

0 引言

拉通型APD(雪崩光电二极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动态范围和较好的温度特性,在主动、半主动激光导引头[1]、远距离激光雷达和激光通信等领域广泛使用[2-3]。

APD是一种内光电效应器件,并且具有内增益特性,1个光子可以产生10~100对电子空穴对,在其内部即可获得较大的增益。APD工作在反向偏压下,当反向偏压越高,结区的电场强度越高,电子空穴对被电场加速,获得动能,与晶格发生碰撞,就会产生新的二次电离的电子空穴对,新的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再次被加速,与晶格碰撞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形成“雪崩”倍增。

典型APD的反向偏压越接近击穿电压,增益迅速增大。而拉通型APD的增益随着反向偏压增大有明显的分段特征。

目前,本文从拉通型APD的半导体结构出发,分析了反向偏压对APD增益的影响,提出了增益因子计算模型,并开展了试验验证。

1 拉通型APD工作原理

1.1 拉通型APD结构

拉通型APD主要包括吸收层、过渡层、倍增层和接触层等四层基本结构[4],如图1所示。为了提升APD的带宽和噪声性能,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会增加缓冲层、电荷层等匹配层,这些匹配层对APD的增益影响不大,本文中暂不考虑这些匹配层的影响。

图1中,分四个区域:吸收层为P型重掺杂区,记为P+,厚度较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吸收光子,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过渡层接近本征半导体的P型弱掺杂区,记为P(π),厚度较厚,其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光子,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同时加速电子;倍增层为P型轻掺杂区,记为P,厚度较薄,主要功能实现电子倍增;接触层为N型重掺杂区,记为N+,厚度较薄,主要功能与P区形成P-N+结,为电子倍增提供高电场。

1.2 工作过程

拉通型APD工作在反向偏压下,如图1所示。电子的移动主要由电场决定,工作反向偏压下拉通型APD的电场分布如图2所示[4]。

其工作过程:光子入射到吸收层上,把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形成光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加速,在P-N+结区与晶格碰撞,产生二次电离电子空穴对,P-N+结区的电场强度较高,新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再次与晶格碰撞,不断循环,形成“雪崩”倍增。

随着反向偏压越来越高,接近P-N+结的击穿电压,P-N+结区雪崩倍增发生,APD的增益迅速增大;同时耗尽区越来越宽,在P-N+结被击穿之前,P及P(π)区被完全耗尽,即P区被拉通。之后随着反向偏压升高,APD增益开始缓慢增大,直到反向偏压接近标称的APD击穿电压时,APD的增益迅速增大。

典型的拉通型APD增益曲线如图3所示,M代表APD的内增益,具有明显的分段特性。

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模型

2.1 APD增益因子经验公式

APD的内增益是由雪崩增益决定的,而雪崩过程主要是电离碰撞过程,可通过计算电离积分来获得,其增益满足[5]:

(1)

式中:M为APD的增益;WD为耗尽区宽度;αn为N区的电离率;αp为P区的电离率;x为位置。

其中,耗尽区宽度和电离率主要与反向偏压、材料掺杂情况有关。仅考虑倍增区时,N区电离率与P区电离率接近时,增益因子简化为

(2)

式中:α为电离率。

式(2)中,αWD与反向偏压和击穿电压的比值有关,满足经验公式αWD=(U/UBR)n。因此,APD增益因子的经验公式为[6]

(3)

式中:U为反向偏压;UBR为击穿电压;n为结构指数,主要与材料和掺杂有关。

2.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模型

2.2.1 拉通前后电场分析

拉通型APD之所以呈现分段特征,是由于拉通前后的电场分布有明显区别。

在P区尚未耗尽之前(拉通前),P-N+结的电阻远远大于P区;随着反向偏压增大,P-N+结的电场不断增强,P区电场可忽略不计。电场分布如图4所示。

在P区完全耗尽后(拉通后),N+区也接近耗尽,P-N+结的电场强度已接近极限,此时反向偏压的增加主要使P区电场增加,P-N+结的电场增加量极少。电场分布如图5所示。

2.2.2 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公式

根据拉通前的电场分布,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与式(3)相同,即

(4)

式中:MRAPD为增益因子;URAPD为反向偏压;UBR′为P-N+结的击穿电压;Urth为拉通电压。

根据拉通后的电场分布,拉通之后,增加的方向偏压主要用于增强耗尽区的电场,结区的电场增加极小。假设结区增加的电势与耗尽区增加的电势之比为K,考虑APD的增益主要由结区电场决定,仍与式(3)类似,则拉通后的增益因子满足:

(5)

式中:K为拉通后结区电势增加量与耗尽区电势增加量之比。

式(4)和式(5)即为拉通型APD的增益因子计算公式。

3 试验验证

3.1 拉通型APD增益曲线测试

选取First Sensor公司型号为QA4000和AD1100-9的两款拉通型APD作为测试对象,其中QA4000为四象限探测器,是1 064 nm增强型,AD1100-9为单象限探测器,是905 nm增强型。

使用衰减片和光阑获得极弱的入射光,采用高压模块为APD提供反向偏压,采用nA级电流表监测APD输出的光电流。不断调整反向偏压,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APD的增益因子定义为输出光电流与输入光电流之比,当反向偏压为0时的光电流即为输入光电流,即

(6)

式中:MI为增益因子;IU为反向偏压下输出的光电流;I0为输入光电流。

根据式(6)即可获得增益曲线(M-U)。

3.2 结果分析

QA4000的M增益曲线测试结果与M增益计算结果(根据式(4)和式(5),选取三点对三个参数进行求解得到Urth=46,K=0.002 25,n=7),如图6所示。

AD1100-9 M增益曲线测试结果与M增益计算结果(与QA4000参数计算方式相同),如图7所示。

4 总结

本文提出的拉通型APD增益因子计算模型

能够覆盖反向偏压工作的全范围,且与实测数据符合度较高。利用这一计算模型,可以有效简化拉通型APD增益因子的测试,同时也可为拓展拉通型APD反向偏压控制范围和优化控制范围提供理论指导。

[1] 李建中,彭其先,李泽仁,等. 弹载激光主动成像制导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4):1117-1123.

[2] 周国清,周详,张烈平,等. 雪崩光电二极管线阵激光雷达多路飞行时间并行测量系统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2):62-67.

[3] 王平,耿天文,伞金刚,等. 基于APD的高灵敏度大气激光通信接收机系统设计[J]. 光通信技术, 2015,(12):51-54.

[4] Cortés I, Fernández-Martínez P, Flores D, et al. Gain Estimation of RT-APD Devices by Means of TCAD Numerical Simul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8th Spanish Conference on Electron Devices, CDE′, 2011:56-59.

[5] Campbell J C, Demiguel S, Ma F, et al. Recent Adcances in Avalanche Photodiodes[J]. IEEE J.Selected Topics Quan.Elect., 2004,(10):777-781.

[6] Melchior H, Lynch W T. Signal and Noise Response of High Speed Germanium Avalanche Photodiodes[J]. IEEE Trans.Electron Dev.,1966,(13):829-831.

Experimental Model and Verification of a Gain Factor for Reach-through APD

JIAOXiao-guang,WANGYong-zhi

(Laser R&D Center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0, China)

A novel calculation model of gain factor for reach-through AP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formula of APD gain factor and the structure of reach-through AP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By progressively changing the bias voltage from zero to near-breakdown voltage, the model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tive for gain factor estimation of reach-through APD in the range.

gain factor; breakdown voltage; bias voltage

1671-0576(2017)01-0033-04

2016-09-30

焦晓光(1985-),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激光雷达及光电探测器方面研究;王永志(1987-),男,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激光雷达及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研究。

O437.1; TN929.1

A

猜你喜欢
偏压空穴电离
收缩扩张管内液氮空化流动演化过程试验研究1)
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偏压对四面体非晶碳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学习大学物理课程中关于对正电子的理解
地形偏压隧道判定方法及设计施工措施
结构力学大小偏压在结构计算中的理解及运用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不同地质条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效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