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菊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目前中职教学方式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微课特点,对将微课引入中职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进而,深入剖析了中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将微课引入的实施方法。最后分析了中职学校微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期待能共同解决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課 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33-02
1.引言
近年来,微课这种短小精悍的新型教育教学资源,以它独有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正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1]。近几年教育部门大力发展微课,长沙市也举办了多期中小学信息化培训,微课的学习与制作也是培训中重要的内容[2],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微课在中职学校应用的比较缓慢,正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3]。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想谈一谈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2.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为工具,经过视频画面和声音解说的形式进行知识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4]。它的特点包括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较少、自主学习为主、资源容量小、制作简便等。
3.将微课引入中职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教育仍基本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若能将微课引入,将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1)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而8-10分钟的微课视频,正好在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2)中职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只对新鲜事物感兴趣。8-10 分钟的微课视频更形象生动,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水平参差不齐,一旦跟不上节拍,就会步步跟不上,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没有信心。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直到理解为止。
4)微课知识点讲解后,剩下的课堂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培养中职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是为他们将来走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五笔打字、文档排版、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设计等。基本上都是操作为主,比较适合引入微课,教师将操作过程进行录屏,在录屏过程中同步进行解说,不用再添加其他设施设备,容易实现。
微课的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powerpoint动画效果设置”课时,用微课来辅助学习,设置龟兔赛跑的闯关游戏,使同学们在轻轻松松的童话故事中深入理解什么是动画效果的设置,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进行微课制作中,在具体使用微课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微课只是辅助手段,对学生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学生们不能理解时,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非常重要。
2)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一定要选好教学内容,注意对知识点的提炼;要把握好时间,根据教学目标将计算机操作精心细微化,比如文档排版知识点,微课制作可以分解成字体设置、段落设置、页码页脚设置等。
3)微课制作过程中要先明确主题,教师在计算机上边讲解演示边录屏,录屏的同时进行录音,先语音提示后移动鼠标到需要操作的位置,点击操作,操作过程不宜过快,提高录制效果。
4)最好在微课引入时能出奇制胜,用好的引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录制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微课作品。
5)微课在改善教学效果上也许短期内不会有太多的成效,一定要坚持,不能轻言放弃。
5.面临的困境
目前中职微课资源稀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职业学校专业众多,涉及各行各业,微课在内容上除了要符合专业岗位要求,还必须跟上时代企业用工的变化,搜索材料难度大,制作非常困难。同时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十分有限,教师每天在处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维持课堂纪律方面已经焦头烂额,无法将全身心投入到微课的制作中,加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微课在中职学校不能广泛应用,所以更加需要有效组织,团队合作,做出高水平的中职微课群。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更好的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积极作用。虽然我们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无论有多忙,多累,一切对学生有益的事情我们都应努力去做,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重新回归到学习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庞娜.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2015,河北师范大学.
[2]何丽丽.浅谈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6年第1期:162-163.
[3]赖箐箐.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5(11):63-64.
[4]张玉英.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5):98-99.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