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4 10:44谢晓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校德育微课

谢晓辉

(博罗县开放大学 广东博罗 516100)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文章结合高校教学实际,分析了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指出了该种教学模式在应用时应遵循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提高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效果提供启发。

关键词:微课 高校德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公共必修课,也是高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量特别大,而学生的社会阅历也较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低下。为此,学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不断改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求取得教学实效。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它的开发和使用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密切关注。所谓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将微课与高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相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一、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德育课的必要性

1.提高课堂教學的实效性

每学期,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总会遭遇实际教学时数少于计划时数的矛盾,这时,大量的教学内容就要被压缩或简单化,而实施微课教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课时紧张的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善用合同办事”框题的计划教学时数应有2课时,但实际教学时数只有1课时,而这部分内容多又繁杂,所以我事先将合同的概念、必备的条款等众多知识点用Mindjet 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绘制出来并以微课形式有序、直观地呈现在教学平台,便于学生更快地学习整合新旧知识,完成知识目标培养。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可以很好地做到既有内容又有形式,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也节省教师的精力,成倍地提高课堂效率,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文化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在学生心目中一直都是说教的、空洞的,并不十分受高校学生欢迎,课堂上沉闷乏味的情形实属常见,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微课,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知识点讲解,也可以是一段具有针对性的视频,其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笔者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八课“增强证据意识”框题时,就将几种证据串编在一个案例中,由学生自演自拍成一段视频微课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让学生观看,由他们亲自来判断并在学习平台上留下自己的断案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避免了枯燥的讲授、案例的堆砌罗列。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点,变被动灌输为主动获取,印象必定深刻,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微课的制作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微课形式新颖,制作有简单有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既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以笔者自身为例:从开始接触微课,不知如何做微课,到自己熟练做微课,中间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练。如搜集有关微课教学模式的各种先进教育理念,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和观念;在专门的微课网上借鉴别的老师的微课资源,下载相应的微课制作的软件,向专业老师请教学习制作微课的方法,这些都使我自身获得了一定的提高。此外,通过反复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抑或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让更多学生或同行通过观看指出我们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2]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倡导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本,微课的设计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设计微课。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他们的个人生活体验越密切,学生理解接受就越快也记得牢固些。因为这些生活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着力点,并且构成了学生新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更加强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经历的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例如,我将春晚小品与一周立波秀关于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话题制作成一段微课视频,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怪像:老人倒地,路人不敢扶,怕被讹上;有人遭遇危难,好心人出手相救,却被认定为肇事者……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发现,他们有的是亲朋好友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的是周围邻居遇到过,甚至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容易接受老师所讲解的知识。而未用该微课资源进行授课的班级,学生对于道德之美的感受就显得过于苍白,容易停留在传统的老师纯粹空洞的说教上。

(2)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整合微课教学资源。学生每一次的学习行为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为了提高微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原来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对新旧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科学地预设微课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旧知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有完整性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但目标明确,短小并不代表不完整。德育课的微课一方面在结构上要有完整性,即在结构上必须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需要配套的练习和反馈。另一方面,微课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也必须是完整的,即微课的内容是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

三、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引导

当微课资源发布在教学平台后,教师要统计学生的观看人次,统计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就班级参与的数据来看,它是呈一个急速上升的趋势。从刚开始的寥寥无几,到后面几乎全员参与,得益于教师及时采取了适当的监督及奖惩措施。比如,将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本学科最终结业成绩挂钩,用习题自测、小组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协作探究,用积累经验值换积分的方式鼓励他们多参与多发表意见。其次教师制作微课时要设计适当的问题,不能因为录制现场没有学生就省去提问的环节。适当地提问,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能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当然,这些问题也要像在课堂上的提问一样精心设计,层次多样化,才能达到效果。

2.微课的内容要精选

微课不是全堂课的浓缩,它应该是在充分分析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为目的。高校德育的微课应该注重课前预习新知、课上内化提升,而不是把微课制作好了只在课堂上放一遍,让学生自己观看,充当老师讲授的替代品,更不是一次性使用完就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微课的内容应该大于形式,制作微课要先考虑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接受,是否接近教材,而不是把精力全部都放在制作花哨的形式上。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教学效果明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校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将微课运用于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将微课应用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对微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度,对学生加以引导,以真正提高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有待深入开展的课题,今后笔者还将持续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献

[1]李青.微课程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J]. 教师, 2016(26):25-26.

[2] 陈丽莉,关于微课的开发与运用的几点思考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 - 科技资讯 - 2016, 14(13)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校德育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