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艳
摘 要:“填鸭”:师在前,生在后,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麻木;“启发”:生在前,师在后,激励学生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教师解惑。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既不能一味地“填鸭”,也不能不管不顾地“放纵”,而是分层“启发”,在体验的过程中渗透指导,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升。
关键词:引导;扶助;自主探究;主体意识;合作能力
中国画源远流长,融汇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长久以来,教师手把手教中国画已司空见惯,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学生自主的猜想、实验、观察、归纳、推断,也没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这样用笔?为什么如此调墨?因此,国画教学逐渐变成一种技艺的简单传承,令人担忧。
在新课标下,更多的教师尝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尝试着开放课堂、放手管理。然而,自主学习也有软肋,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小学生意志力的薄弱性、家庭娇惯的难以独立性等,多种因素导致教师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困难重重,部分老师在公开课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常态课上仍采用“注入式”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极为不利。我认为,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既不能一味地“填鸭”,也不能不管不顾地“放纵”,而是应分层“启发”,在体验的过程中渗透指导,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升。
一、创设悬念、激活思维、开放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1.创设悬念,激發探究国画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是个系统工程。浙美版教材中涉及国画内容共20课,教师必须加强纵向联系,熟悉单元教材及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寻找教学切入点,寻找知识的关联。如果教师自身把握了国画教学的主线,形成知识体系的前后链接,那么就可以将国画知识点巧妙点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悬念,让学生自主发现,而不是教师灌输,这必然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切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2.激活思维,自主运用绘画技能表达心中所想
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不会操作到会操作,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这一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完成。所以教师应该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体验水墨特性,在自主运用水墨中积累经验,从而学会举一反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3.开放课堂,营造体验式学习的最佳环境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造型表现”领域占了较大比重,国画艺术特点介绍和国画技法学习非常受重视,其次是“国画名作欣赏”的比重逐年增加;到了五、六年级,综合探索增加了比重,教师势必引导学生从更宽泛的角度理解国画艺术,势必开放课堂,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用国画艺术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二、创设情境、渗透学法、巧设作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要学
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例如,一堂山水课中,我先让学生在投影上欣赏一幅教师范画,“一不小心”碰翻了纸杯,墨水浸染了画面,同学们都惊呆了,我装作束手无策,故意问学生:“还有补救的办法吗?”很多孩子给我支招,七嘴八舌中我们一起完成了一幅崭新的画作,气势宏伟。旋即我引出课题《泼墨山水》,学生恍然大悟般笑了起来,笑声中我们慢慢沉浸到泼墨山水中……
2.有序渗透技法,使学生会学
学生对于水墨画平时接触得没有油画棒那么频繁,水墨画一气呵成难以修改,再加上水墨渗透性强,不好掌控,因此许多孩子心存畏惧。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教会孩子画青菜,他们只会画青菜,教会孩子画荷花,他们也只会画荷花,技法上缺乏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很难实现。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教材编排意图,以技法的有序性指导为主,表现对象为辅,系统地进行国画教学。
3.精心设计作业,促学生乐学
水墨画习作讲求一气呵成,难以修修改改,而水墨技能的掌握又是熟能生巧的,想要提高还需勤练,精心设计作业,促学生乐学,就很重要。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课堂练手、课外练眼”双重作业,即随堂练笔课内完成,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因材施教;课外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美术馆等渠道进一步欣赏国画艺术,拓展水墨知识。毕竟课堂上老师能让学生欣赏的作品数量有限,只能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欣赏方法,例如,水墨画蕴含许多程式化的画法:勾、皴、擦、点、染等,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课外欣赏中去发现,让他们自主去学。
三、独立思考、合理分工、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之间的扶持力,能有效弥补教师难以同时兼顾学生各种差异的不足。因此,新课标对合作教学模式也是大力倡导。但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如果教师呈现教学情境后立即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可这时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也没有形成个性化的独立方案,就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看热闹的场面,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
美术课堂改革多年,为学而教的本质越来越凸显。在国画教学领域,且把“拉”着学生的手改为适当的“携扶”,把课堂交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伙伴带给学生,把时空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爱上中国画,继承中国画,发扬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