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起承转合”结构运用

2017-06-13 01:53程颖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摘要】古人有丰富的关于篇章结构的论述,“起承转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古人对文章内容的形式和谐统一的追求,也表现出中国人在文字使用过程中的智慧与艺术修为。本文浅析了“起承转合”的源起和内涵,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案例两方面探讨“起承转合”结构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通过“起承转合”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从而更充分的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起承转合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

一、“起承转合”的源起和内涵

从现存文献看,作为诗学问题的“起承转合”之说,最早见于杨载《诗法家数》于“律诗要法”一段首列“起承转合”四字,并以“破题”“颔联”“颈联”“结句”与之对应。有学者对于几种文体的“起承转合”结构做过分析,如下表所示:

起 承 转 合

宋元经义 冒题 原题 讲题 结题

宋试论 论头 论项 论腹 论尾

律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八股文 起笔 中比 后比 束比

此表虽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可以看出從宋元经义、宋试论、律诗到八股文就“起承转合”结构经历了稳步的发展。

二、从“起承转合”结构看英语课堂教学

如果将汉语中的“起承转合”结构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同样能总结出一些模式。如“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特殊”模式、“主张-反应”模式、“提问-回答”模式等。例如英语课堂教学采取“问题-解决”模式,通常就是考虑教学安排分为情景(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评价(evaluation)或结果(result)四个部分,这正如汉语中的“起承转合”结构一般。

三、“起承转合”结构在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及积极影响

“起承转合”结构作为一种整体思维方式的表现符合学生一般心理认知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把握此心理结构,抓住时机起、承、转、合,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1.“起承转合”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起”:(1)通过“读”将学生领进教学内容;(2)充分做好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承”:(1)学生提出质疑,师生合作探究答疑;(2)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讲解。

“转”:(1)由一个突破口转向教学重点;(2)推出难点及扩展内容。

“合”:(1)迁移运用法;(2)开放留白法。

2.“起承转合”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1)对课堂:“起”要精妙,凝神激趣;“承”要自然,抱而不脱;“转”要顺畅,浑然天成;“合”要有力,回味悠长。

(2)对学生:避免了相对枯燥的教学套路,消除学生对英语陌生感知的厌烦心理,顺应思维接受规律之道,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

(3)对教师:重视积累,深入挖掘教材,全面了解学生。能够寻找到学生、教材、教师的最佳结合点。

四、课堂教学中“起承转合”结构的内涵

1.教学层面何为“起”,如何“起”。“起”指围绕目标,导入新课。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课堂导入对于教师来说就像学生写作文的开头一样一般较为棘手。如何有一个完美的课堂导入成为许多教师探索的重点。巧妙的导入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何时起,如何起?也很讲究。一般来说,在学生从下课到上课的开始,心理上需要一定的缓冲过程,密切观察学生状态,如果学生进入状态较早,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果学生还处于游离状态,可以通过“朗读课文,导入问题”的方式将学生思绪引入课堂,通过大声朗读熟悉课文内容之后,带着开放性的问题快速进入教学内容。这种方式需注意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多,一两个为最佳,避免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同时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避免使学生失去信心。传统课堂往往以“巩固旧知,温故知新”的形式进入新课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自然导入新课,而且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是对上节课的提炼与总结。“情景导入,对话内容”不失为引发学生强烈学习期待的好方法。通过制造悬念,实物引趣等方式,使学生在迫切的探究心理驱使下,产生广泛自由的联想。

2.教学层面何为“承”,如何“承”。“承”指自然承接进入教学中心内容部分,此部分是整堂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扩展和不断深入,担负着讲解重点难点的重要任务。在结构上,也是承接导入,启发更深入的“转”。自然承接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合理设计问题,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承”部分教授重点难点,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状况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另一方面,重点难点要突出层次性。“承”自然也不是单纯的研习课本,探讨问题那么简单,同时又是为“转”做铺垫。

如何“承”?首先教师要意识到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切勿本末倒置,只顾自己津津乐道,而忽视听者的情绪反应。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抛出问题,推动课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例如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能根据每个单词的含义粗略拼凑出这句话的意思,但却不知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句法结构,这时“适时点拨,层层引入”便可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3.教学层面何为“转”,如何“转”。“转”是指深层次剖析教学内容,由形而下的示范、讲述、论证提升至形而上的高度,抽象出由“起”和“承”而推理出的判断。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与剖析。“转”部分一则体现教师的积累和学科素养,二则为学生质疑提供广阔自由的平台,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如何“转”?“多元解读”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可采用先放后引,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研讨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深层理解的碰撞与价值。

4.教学层面何为“合”,如何“合”。“合”指课堂的结束部分,是对整节课堂内容的回笼和总结,可以说是本节课堂教学的谢幕,亦是下节课问题思考的起点。因此“合”的质量成为了衡量本节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

如何“合”?运用“拍合回应,言尽启新”的结尾方式与导入相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结尾简洁明了。“含蓄隽永,适当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富有余韵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的热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促使学生探索无限的可能。

五、课例呈现课堂教学中“起承转合”结构

以新概念课文“Seeing hands”为例,呈现“起承转合”结构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些人具有特异功能,能借助手阅读的趣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承转合”结构呈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

“起”:作为课堂设计者,可以让同学们分组合作,蒙住彼此的眼睛用手去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从而抛出问题“Is it true that people can really see with their hands?”(人真的能用手看到东西吗?),“Is it true that people have the curious talent?”(人真的有特异功能吗?)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形成正反两方,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顺其自然将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里。

“承”:作为课堂设计引导者,将课堂讨论环节设定为短暂的辩论赛,双方代表就抛出两个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理由陈述,教师可借助黑板将双方理由进行记录,注意记录过程尽量提及课文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为深入学习教学内容做铺垫。

“转”:作为教学过程的调控者,不对双方观点做出评价,自然进入课文学习,让学生在课文中思考各自观点的支撑点或更正点,因为有了前期铺垫,很容易课文结构及含义进行理解,教师需层层深入,以点带面,透彻分析全文。

“合”:作为兴趣的推助者,以一例美国新闻报道中发生在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故事提出建议“Perhaps manki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is still superficial,Whether curious talent as an breakthrough point is a deeper exploration of human beings?”(也许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肤浅,是否可以以所谓的“特异功能”为切入点,更深层的探究人类奥秘?)通过“适当留白”,不下定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探索欲望。

课堂流程与“起承转合”结构对应图如下:

“自主、合作、探究”是西方語言课堂教学的有效结构,但是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呈现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对于中国学生学外语的思维特点来说,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开放性思维会变成异想天开,自主性创作也会变成泛滥自由,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承转合”结构正好补充了西方语言教学模式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短板,促进了学生课堂思路的条理性。这样的课堂每个环节自然承接,如行云流水般从容,同时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课堂内容的步步引导与深入,使课堂真正实现自由与约束相结合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强.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 (01).

[2]徐盛桓.关于英汉语篇比较研究——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4).

[3]杨玉晨,杨忠.问题-解决与起-承-转-合——英汉最小语篇模式兼容性探析(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05).

作者简介:程颖(1981-),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英语教育,学士。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