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杏
【摘 要】本文从创设情境、适时质疑、设置关卡、善于表扬四个步骤阐述中职数学趣味课堂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 趣味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48-02
与普通高中学校相比,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的基础也较为薄弱,尤其对于数学这一科目而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单一的课堂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作为中职教师,如何营造轻松、愉悦、充满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是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趣味的数学课堂离不开一个好的导入。中职教师如仍采用较为传统的谈话式导入新课程,如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这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在潜意识产生抵触心理,这会对课堂氛围和授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导入是教师让学生进入到新课程情境的关键一步。
例如,在教学《概率》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法进行课程导入,在统计学当中,有一位天才少年找到了双色球的中奖号码规律,一共赢得了 156亿,预测中奖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这位天才少年是怎样知道中奖号码的呢?其实一点也不难,看似随机的中奖号码其实都有着一定的规律,这位少年计算出了其中的中奖号码概率,来提高自己的中奖率。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导入,使课堂更有趣味性,对所学内容《概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直观的展现到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曲线与方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出一段篮球视频,让学生观察这一段篮球视频中篮球的运动轨迹,再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为学生画出篮球在运动时的轨迹方程,从而引入到新课程当中。
通过趣味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思维殿堂中,给学生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状态开始新的课程学习。
二、合理设问,激发兴趣
当有一个好的课程导入时,学生想要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已经被教师带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保持这种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呢?教师可通过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趣味课堂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梳理本堂课的重难点,列出相关的问题,从基础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用一则小故事来让学生进入到思维的情境中:从前有一个人在路边买了一匹白马给自己的儿子做生日礼物,花了 1560 元,但这位父亲把白马牵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喜欢白马,就要去退掉。这位父亲去退货时,卖家对他说:这样吧,这匹马你也不用退了,我就送给你了,但是你要把这匹马上的马钉买下来,这位父亲一听,只需要买钉子,那该有多便宜啊,就问店主这个钉子怎么卖呢?店主说,每个脚掌上都有 6 个钉子,一共有 24 枚钉子,第一个钉子我只卖给你一分钱,第二个钉子我卖你两分钱,以此类推,每一个钉子都是前面钉子的倍数。这位父亲一听,就同意了,说这样自己很划算。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认为父亲这样买划算吗?教师把认为划算的学生分为一组,认为不划算的学生分到另一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说说自己认为划算的理由,不划算又是在哪里呢?在学生经过计算之后会发现卖家给出的交易方式反而要让这位父亲花上更多的金钱,所以不如第一种划算。
通过一则趣味的小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趣味悬疑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给学生带来了疑问,使学生想要在课堂当中一探究竟。在学生了解到第二种方式划算时,教师再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如此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效。
三、设置关卡,总结提升
当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基础概念,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后,教师就要设置相应的随堂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下,教师让学生完成的随堂练习通常是课后的练习题或是练习册上的章节题目,这种方式较为乏味,难以让学生产生做题兴趣。此时,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方式来设计随堂练习,如关卡式的练习模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习题闯关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定义与方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 5 道题目的关卡,由易到难,让全体学生来观看课件,可以对学生说:哪些学生可以成功闯过五关,就可以获得老师给的小奖品一份。物质的奖励会让学生更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一章节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待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给椭圆下定义,接着求出椭圆的方程......循序渐进,在完成不同题目时,答题失败的学生将被淘汰,最后坚持下来的学生,教师给予奖品。通过该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可以形成一種良性的竞争,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促进学生快速的提升自己,这种趣味的闯关方式会让学生期待每一堂课的闯关环节,使课堂趣味性更加浓厚。
四、善于表扬,提升自信
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师创设的悬疑情境、关卡会充满成就感,此时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教师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但教师也要明白,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创设趣味课堂的同时,要充分了解到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提升自信心。遇到学生答错的情况,教师也应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表扬,对学习成绩落后但取得进步的学生也应给予肯定,尽量照顾到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增强集体凝聚力,助力学生共同进步。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不仅要在导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更要有一个好的课程总结,课堂总结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前,可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给学生一个自评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与交流本堂课的收获与疑问。最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教师在最后给学生留下一幅立体图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是什么?
总之,创设中职数学趣味课堂的核心在于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趣味元素融入到课堂当中,以情境化引入铺垫趣味教学,以博杂化视野丰富趣味课堂,以个性化魅力渲染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趣味中成长,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责编 莫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