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张弛 孙宾
摘 要: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荆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荆州葡萄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基于取得的详实数据和相关信息,运用SWOT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阐述荆州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与劣势、发展机会与面临的威胁,并构建荆州发展特色农产品的SWOT分析矩阵,进而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SWOT 荆州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132-02
1 荆州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概况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深远悠久。而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的荆州更是一座隐藏在江汉平原腹地的世外桃源。荆州农业的发展伴随着五六千年以前的大溪文化一直延绵至今,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生物资源都是荆州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荆州农产品历来以最常见的水稻、油菜和葡萄为主,自近年荆州农业进行转型发展以来,葡萄已经成为荆州特色农产品的一面旗帜。2013年荆州农业总产值为253亿人民币,远高于第一产业其他行业,而到2016年底,农业产值已达516亿人民币,可比价增长速度达到18.2。其中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而葡萄销量也正以每年30万吨的趋势向上增长。
2 荆州发展特色农产品的SWOT分析
特色农产品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工艺特色或产品品质,有一定产业基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荆州发展特色农产品有优势,也有劣势,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必定面临着挑战。
2.1 S元素分析
荆州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这种气候类型为葡萄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近几年来,葡萄产业在荆州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为荆州农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荆州农业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荆州除了光能充足、热量丰富、地势平坦等自然因素以外,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农用土地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据荆州市农业局资料显示,至2016年年底,荆州总人口1265万,农村人口882万,其中从事农林牧渔工作的人口占比2.1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众所周知,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由农业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我们的农业科技还并不成熟,耕种模式还处在半手工半机械的状态,因此,充足的劳动力是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在农用土地资源方面,至2016年年底,荆州地区耕地总面积1972万余亩,人均1.56亩。耕地面积基数大,资源充足。
(2)大棚种植技术的运用有效抓住了葡萄出口空档期。在我队去往荆州对荆州金秋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秋农业)、科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合作社(以下简称科润)、四季果园生态农庄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后,我们发现,由于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会导致葡萄易感病,且不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荆州地区发展葡萄产业主要是抓住南北市场50天左右的空档期,使用大棚种植技术使葡萄可以提前20多天进入市场,抢占市场。
(3)特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拓宽营销模式。如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大多集中在初加工产品阶段,附加利润值不高,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因此,深加工农产品会是今后的一大发展方向。以金秋农业为例,金秋农业1998年创立,在经历了强烈的市场竞争后另辟蹊径,除了最基本的葡萄直销模式,金秋农业还将葡萄深加工,涉及到酵素汽水、美妆用品、果酱、果糕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营销产业链,自六月上市以来,营销收入近50万元。
2.2 W元素分析
与普通农产品相比,特色农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附加值小,生产商利润可观,安全性高,老少皆宜。但是,在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制约因素。
(1)病虫害严重。荆州虽然光能充足,利于葡萄积累糖分,但是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极易导致葡萄染菌,这也是南方不易发展葡萄产业的一大原因。
(2)劳动力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走访金秋农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金秋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和当地农民或农业大户签约,在葡萄成熟季以一定的市场价收购农民种植的葡萄然后由工厂统一加工销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以及部分农民观念不强,为了获得更高利润提前采摘未成熟的葡萄或者给葡萄喷洒化学药剂的情况,从而影响葡萄品质。结合我们对公安县一些重要乡镇的问卷调查报告可知,农村现有劳动力知识水平普遍处于小学、初中阶段,绿色食品观念相对淡薄,对新型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有待提高。
(3)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企业规模小。目前荆州特色农产品企业大都处于起步阶段,辐射小,带动能力差,基础建设有待完善,缺乏新技术,出口的特色农产品大部分以初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利润值不大,市场竞争力不高,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特色资源的流失。
(4)品牌宣传力度不够。荆州现今的特色农产品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或者对于品牌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以至于消费者没有形成对该产品的概念及强烈认同感,产品难以走向市场、扩大份额。
2.3 O元素分析
据2016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相关内容可知,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產业增加值382.72亿元,增长3.8%。由此可以看出,荆州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
(1)特农产品良种培育技术大力推广。针对荆州葡萄生长期长、易感病的特点,大力推广部分企业已掌握的大棚种植技术,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加大南北市场空档期期间的市场投放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葡萄的良种培育,使原本只在北方生长的葡萄在南方“安家”,或者利用杂交技术培育一批新品种(例如已知公安县研发的新品种:阳光玫瑰)。这不失为荆州葡萄抢占南北市场的一大机会。
(2)农业政策的改革。2017农业政策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2017年6月份国务院提出的六项减税措施,增值税率从13%降到11%。采取了部分行业实际税率降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扣除力度不变的全面减税优惠,对一般农产品发展虽无较大影响,但有效确保了税率简并这一重大增值税改革的平稳过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微调,2016年以前,农民的补贴主要有三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现在的农业三项补贴已经合并成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主要用于耕地地力的保护和粮食的适度规模经营。
(3)特色农产品发展迅猛、特农企业不断涌现。近年来,荆州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除了拥有高深资质的重点龙头企业(如:福娃集团、白云边股份)之外,还发展了一批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如科润)“公司+基地+农户”(如金秋农业)为基本格局的农民农业合作社。这种以合作社形式发展起来的企业大都是在近几年内成立且发展迅速,为荆州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成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2.4 T元素分析
特色农产品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威胁。
(1)优势农业资源的流出。随着现代化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城市生活,城镇的规划建设也在逐年扩大,有关数据表明,荆州的农田面积正以每年1万亩的趋势缩减,而每年向外转移的劳动力人口也达到了200万人,其中青年人占绝大多数。构成农业三要素之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严重流出的情况使得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收入不够稳定,对特农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
(2)环境生态危机。严重依赖化肥、农药、农膜的化工农业已经对我国的土地、水、植被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监测,单位面积上,中国化肥的使用量是国际公认安全上限的1.93倍,环境生态危机威胁着城乡公共健康以及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机制体制尚不健全。水土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山水林田缺乏统一保护和修复;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尚不完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农业生态补全机制尚不健全,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污染成本低。农业奖惩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的不健全都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产品的发展。
(4)休闲农业资源重复,无突出特色。以荆州近年正在发展的农家乐为例,大多规模较小,组织形式较单一,且分布比较散落,没有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配套服务不够齐全,管理不够规范,不易形成自己的特色。
3 荆州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
在上述关于荆州特色农产品发展的SWOT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荆州特色农产品有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横取其轻”,本着规范管理,扬长避短的原则,以整体优化的方式,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化威胁为机遇,变劣势为优势,相应发展措施如下。
(1)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特色是让消费者心里产生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感觉,感觉是会变的,但品牌是不变的。所有的特色都是为了打造一个有特色的品牌,加大品牌投入,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广告牌、网站宣传推广等方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最突出的印象,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种认同感。
(2)发展原汁原味特农文化。独特的乡土地域文化是支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一大卖点,坚持真、善、美的主题化原则,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才能在众多的休闲农业资源中脱颖而出,创造“回头客”效应。
(3)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片面追求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忽视生态保护会使生态链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农业,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统筹兼顾,从而使整个生产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4)规划好符合实情的发展模式。荆州特农产业发展的现状是企业自己在摸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缺乏系统的导向性。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有一定成效,但在长远看来,发展有局限,且难以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在这一方面,相关政府可以带领企业制定相关发展计划,在主打创新技术、高档农产品的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主打休闲农业农产品企业实施规模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休闲娱乐一条龙的发展计划,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5)推广生物防害技术。针对葡萄易染菌,易患病虫害的情况,部分地区采用了生物化肥防害的方法以此减少病虫害的侵扰,但是生物化肥造价高,遍及范围不广,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威胁。而生物技术防虫害的方法在减轻虫害的同时又能减少农药的用量,且资金投入不大,可谓“一举三得”,从源頭保证了农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沛沛.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2] 陈强.人口流动、特产输出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3] 王亮.特色农产品营销的文献综述及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