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2017-06-11 18:07姚孟良
中国商论 2017年28期
关键词:互联网改革

姚孟良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互联网下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研讨,分析互联网对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的影响,如何适应互联网环境,对新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 改革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184-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市场经济实践中的不断应用,电子商务得到快速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被广泛应用,这些都促进了会计内容的不断变化。本文研究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出现的新变化,为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1 会计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会计人才培养是对会计人才培养训练的过程,现如今会计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互联网专业界限更加模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传统的会计工作将会消失,会计不再做“会计”,会计专业也变得不专业,社会需要“通才”。这给我们的会计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我们的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本文就互联网下会计人才培养专业进行讨论。

2 互联网对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影响及人才培养对策

基础会计学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初学者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基本理论部分的核心是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等式、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的核心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展开的会计核算循环过程和基本方法。由于互联网技术兴起,实体店、商场的销售部份被网络销售代替,其结算方式也由现金或银行结算变成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生产方式也由生产、储存、销售变成产销一体的协同生产,几乎不需库存,加上电子开票系统,电子报税系统广泛使用。所有这些变化对基础会计学教学内容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会计影响如下:(1)会计主体影响,在传统会计环境下,会计人员大都由企业雇用,会计人员比较容易理解会计主体性,他们明白会计主体就是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而在互联网下会计人员可以共享,代理记账,网络记账成为新宠,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观念较模糊。(2)货币计量有新内含,传统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商品,它具有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四大职能,互联网下,其支付手段发生较大变化;互联网金融兴起,也改变了金融成本。(3)会计分期也发生变化,传统会计下,由于考虑会计工作量,在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率之间进行平衡,一般是一月结一次账,而在互联网下,会计结账期可以变短。(4)会计账、证、表都发生变化,首先原始凭证变成网上原始凭证,入库单也是机制、支票等结算凭证是手制,有的没有;会计报表由网上报表,采用通用代码编辑。(5)没有平行登记,在传统会计环境下,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会计工作分总账和明细账,由不同人同时登记,这样一方面进行内部监督,同时通过月未对账,能查出账簿登记问题,而在计算机处理账务情况下,没有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其内控主要通过凭证审核。(6)财产清查制度也发生变化,在互联网财产物资可以通过条形码技术将商品、材料扫描进采购、存货系统,自动生成相应凭证进行总账系统,月未自动盘存商品,也就是采用永续盘存制盘点,实地盘存制在传统会计下,平时材料、商品入库已根据相关凭证登记入账,但由于难以分辨同种商品不同成本而没入账,月末以存计销而形成一种财产清查制度。

针对互联网技术对会计学基础理论产生影响,应加大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同时开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知識学习,同时应学习数据采集,条码技术学习。

3 互联网对财务会计影响及对策

目前财务会计主要按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会计处理业务和方法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传统会计中存货计量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存货按一定方法流转,要让存货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这样计算的成本才精确,这在互联网下没有必要,因为互联网下存货就通过供应链系统进行管理,在ERP下供应链与财务系统就集成在一起。加权平均法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而采用的一种简易计算成本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结果不精确,所以在互联网下发出存货采用个别计价法更方便。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销售占比越来越大,而网上销售可实现直销,商品由厂家直接发往消费者,这样网络营销企业销售会计核算业务也发生变化。直销商品成本结转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在途物资

而传统销售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互联网下财务会计的估计方法更科学合理。财务会计课程中有许多会计估计方法,这些会计做计方法在传统会计下出于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考虑,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由企业根据实际选择一些节省工作量的简易方法,在核算时没有满足精确性要求。如坏账准备会计准则规定可以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在互联网下,会计上应收账款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系统进行账龄自动管理,通过设置不同账龄下坏账比率,可自动计算坏账数额。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实际利率法下投资收益。在传统会计下固定资产折旧往往为了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往往以本月月初固定资产原值乘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来计算,而不是采用使用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计算折旧。而在互联网下会计折旧则采用使用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这样可使会计折旧计算更准确。

(3)互联网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影响。为推动企业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财政部于2010年发布《财政部关于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于是产生会计报表元数据的概念,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许多领域有其具体的定义和应用。元数据是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或者说是用于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资源等对象属性的数据。

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研究出现网络销售新业态,各种网络居间企业出现,会计导致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业务出现,当机器人销售出现后会出现会计业自动化。因而会计人才培养应反映这种变化,会计人才应知道有关商业智能相关知识,应对网络直销知识有相当了解,并对跨境电商软件使用有相当了解,如速卖通使用。同时还应学习网上报税,网上通关知识。结合互联网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应对会计人才开设元数据相关知识讲座,开设大数据分析课程、并对数据采集技术,射频技术进行讲解。

4 互联网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4.1 在互联网下传统成本核算日益简单化和自动化

在传统成本会计中,我们进行成本核算主要有三种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它又分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在互联网下可只保留品种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必要,在传统成本会计下货物与成本不同时结转情况,在网络环境下不会出现,同时约当产量法计算不准确,可改成工序作业成本法,这样计算结果更准确。

4.2 互联网下作业成本成为新庞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管理系统。作业成本法以成本对象(产品、服务、客户等)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理论原则,以作业为中介,确定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归集到作业上,再把作业成本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从而摆脱了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分配复杂而高额的间接费用和辅助费用的困境,使间接费用和辅助费用分配得更为合理,以便较及时、准确、真实地计算出成本对象的真实成本。

动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执行动因、(均衡)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

在互联网下,加强作业成本学习,将作业成本与供应链结合起来。通过工序、节拍引入,分析工序、节拍成本变化动因进行明细科目设置,通过ERP软件核算各种动因成本和工序成本,最后在成本分析模塊中进行作业成本分析,为降低成本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ERP会计软件和SAP会计软件应用,将上述会计与互联网新技术结合,通过ERP、SAP会计软件学习,学生对互联网下会计理论、实践变化有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周宇.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财务报表质量的改进[J].会计师, 2007(06).

[2] 孙文刚.论资产负债观的确立[J].齐鲁珠坛,2005(06).

[3] 李艳花,刘辉,詹德超.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浅析[J].河南科技,2006(10).

[4] 贾小能.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6).

[5] 杨乐,徐芳.对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7(09).

[6] 杨海燕.论资产负债观的确立[J].经济师,2007(02).

[7] 武海英.作业成本法在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8] 涂南,张丹橘.产品的制造成本——以某中国电子制造厂的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为例[J].价值工程,2011(23).

[9] 刘意怀.发电企业作业成本法实施设计[J].财会研究,2011(16).

[10] 孙守礼.ERP在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财, 2011(07).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