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韩梅 郭晨涛
[摘要]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带来一些挑战,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纳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全纳教师的素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全纳教师培育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全纳教育;听障;全纳教师体系;天津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 G76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4-0089-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4017
1994年,全纳教育首次被提出,便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一股国际教育思潮。世界各国在推进全纳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全纳教师队伍,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纳教育以培育教师为基础,高素质的教师对一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全纳教育和全纳教师
(一)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以“入学和质量”为主题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通过了《薩拉曼卡宣言》,并首次提出“全纳教育”一词。澳大利亚学者贝利(Bailey)将其定义为“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普通学校中,在同样的班级内学习同样的课程,使所有学生融合在一起,让他们感觉自己和其他学生没有差异”[2]。英国牛津大学学者汤姆林森(Tomlinson)认为:“全纳教育意味着教育体系是全纳的,但学生并不一定非要在一个一体化的环境内,委员会的全纳学习概念不完全与学生完全纳入到主流中相一致”[3]。汤姆林森的观点比较中庸,他认为教育体系应当是完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完全纳入并不是唯一的选择。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对全纳教育进行了定义: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这一概念较好的诠释了全纳教育的理念。首先,全纳教育是一种多渠道学习,促进相互包容和合作的过程;其次,全纳教育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最后,全纳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是教育的一次综合改革。全纳教育的中心思想即接纳所有学生,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其相互包容和合作,从而建立一个全纳社会。
(二)全纳教师
全纳教师(inclusive teacher)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关键,全纳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一国全纳教育的发展水平。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全纳教师的培训教材《全纳班级中对学生需要的理解和回应——教师指导用书》是全纳教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书中指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应当努力减少剥夺,重视学生的参与权和教育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鉴别需要,安排合适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教师应适应多样性,探索适合特殊需要学生的考试评价;做好学校合作,学校文化,社区合作等,这些为全纳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导。美国教师联盟将全纳教师定义为“能够并且愿意在普通班级中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教师”[4]。
全纳教师以全纳教育理念为指导,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运用各种方法满足求知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促进各主体相互合作和发展的新型教师。第一,全纳教师应当树立全纳教育观,即接受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第二,全纳教师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经严格考核达标后方可成为一名全纳教师。第三,必须以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方式教学,对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额外的辅导。第四,应重视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构建合作体系,通过合作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总之,全纳教师应当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未来教师的发展都应朝着全纳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听障全纳教师现状
(一)我国听障全纳教育教师授课的课堂现状
目前,我国全纳教师的授课模式为“普通专业教师+课堂手语翻译”,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缺点:首先表现在普通专业教师缺少特教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其次,手语翻译人员专业性不强,手语表达欠准确,课堂信息量传递丢失严重。手语和口语一样,也存在方言,学生有时难以理解教师的内容,知识接受程度低。由于全纳教师手语表达的准确性较差,不能真实的表达知识内容或表达的知识内容不全,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
(二)天津理工大学全纳教育的教师状况
天津理工大学目前采用的模式为双教师制度,即“普通专业教师+资源教师”。其中,普通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课后个别化辅导,普通专业教师、资源教师相互配合,共同为听觉残障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服务。
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天津理工大学的全纳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师的聘任上,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能力评价体系,导致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第二,普通教师职称评审体系比较完善,而资源教师没有职称晋升标准体系,这大大打击了资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全纳教师素质的提升;第三,全纳教师缺少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无法充分挖掘其自身职业潜能,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不利于其职业目标的确立和职业技能的提高;第四,学校给予资源教师的补助非常少,缺乏工作量认定标准。
资源教师在聋生全纳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一系列政策对资源教师的工作给予认定,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否则影响资源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全纳教育质量的提升。聋生和健听学生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差别教学是教师在融合教育教学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建设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规范考核、奖励等机制,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承担融合教育工作。
三、国外全纳教师培育的先进经验——以加拿大为例
(一)国家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推动全纳教师的发展
加拿大属于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不设立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由各省负责,主要通过《教育法》和《学校法》对教育包括特殊教育进行管理[5]。以安大略省为例,安大略省颁布了《教育修正案》《特殊教育项目和服务》《安大略省聋哑学校》《安大略省学校的公平和全纳教育:指导政策发展和实施》等一系列促进全纳教育和教师发展的法案,明确提出了要保障每一位学生受教育权,规定了教师的职责,为全纳教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在管理方面,特殊教育由省政府管理,聯邦政府仅管理土著居民教育和军事教育[6],各省政府都设立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全纳教育的发展和培育全纳教师。各省还设立培训机构和咨询委员会,指导和推动全纳教师开展工作。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在该省设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和研究学生的特殊需求,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供经验和指导,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经费方面,由各省教育部负责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制定政策方针,给各学区提供资金和信息支持。在一些省份,大约65%的经费由省政府支付,剩下的35%由地方政府税收解决。有的省(如新不伦瑞克省)的经费由政府全额负担,特殊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7],对全纳教师的资金投入也逐年递增。政府不仅重视教师培训方面的投入,而且在全纳教师科研方面也特别重视,鼓励全纳教师探索发现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纳教育发展。加拿大在法律、管理和资金投入方面,为全纳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完备的教师培训和严格的准入制度促进了全纳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的质量,为此,加拿大制定了完备的教师培训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在加拿大,由普通师范院校负责全纳教师的培养工作,设立全纳教育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课程包括特殊教育,凡是希望从事特殊教育的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在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后,接受一年的培训。在校接受一年的培训,主要学习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培训后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8],上岗之后还要继续接受培训,通过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有效提升了全纳教师的素质。蒂蒙斯(Timmons)提出加拿大全纳教师的三种培训形式:一是在本科生教育计划中增添一门或几门全纳教育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准入教师计划的必修课程;二是通过教育学士课程全面渗透全纳教育的理念,即所有课程都将全纳教育作为基本目标之一,所有大学教师都必须接受全纳教育实践培训;三是将职前教育置于学校情景中,把全纳教育实践作为他们实习课程的必要要求[9]。这三种模式相互配合形成了完整的全纳教师培育体系,为加拿大全纳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师。在加拿大,教师每隔三年要制定并上交自我发展规划,5年中需要学习完成14门专业课,课程范围涵盖特殊教育、课堂技术应用、教学策略等[10],这种制度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更好的满足了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加拿大政府严把教师入口,制定了严格的准入门槛,授权地方和民间组织对全纳教师的素质进行评估,同时还对全纳教师的培训机构以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形成了完整的评估体系。正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全面持续的培训和制定严格的准入、考核标准,加拿大全纳教育才取得了不断地进步。
(三)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推动全纳教师的全面发展
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学习过程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加拿大全纳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全纳教师被社会认可接受。平等、合作、创新的教育理念得到贯彻实施,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加拿大教师在制定特殊课程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估,确定其需求,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教学,针对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课后提供单独辅导。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可以有效吸收知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对有聋生的全纳班级授课过程中,通过简化教学过程,放慢讲解速度,使用文字图片,采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安大略省政策规定,每个小学一到八年级的所有学生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要参与日常体育活动,每天至少持续20分钟中度到剧烈的身体活动[11],这就要求全纳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训练方法,有效帮助特殊群体进行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机能恢复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加拿大是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这要求全纳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文化,更好的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需求,提供教学支持。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在加拿大得到充分体现,尊重每位学生的权益,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而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全纳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保证全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全纳教师的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加拿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首先,老教师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以老带新,使新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新老教师相互合作,交流思想,促进彼此发展。其次,父母或者监护人积极参与,父母作为孩子利益的维护者,要向老师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和需求,积极支持老师工作,增加彼此信任,提高老師的责任心。然后,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全纳教育的发展,这些组织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提供技术帮扶和信息建议,比如加拿大听力协会(The Canadian Hearing Society,CHS),无声加拿大(Silent Voice Canada)、鲍勃聋童基金会(Bob Syndrome Foundation of Canada)等。非政府组织(NGO)和非盈利组织(NPO)的广泛参与,促进了加拿大全纳教育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全纳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最后,加拿大规定,每个学校都应有校外的社区活动室,在第一课堂教学后,教师安排社区的第二课堂教学,社区的所在地积极配合支持教师工作。从学校到社会,加拿大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全纳教师得到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为全纳教师的前期培育和后期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对构建我国听障全纳教师体系的启示
(一)完善全纳立法,加大经费投入
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资金投入是加拿大全纳教师取得成效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吸收其先进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师培养之路。第一,针对目前我国有关全纳教师相关法律较少、立法层次较低、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的现状,将全纳教育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完善全纳教育立法,提高立法层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全纳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二,完善全纳教师资格认定。1994年8月23日,我国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①,尽管提出了如何培育特殊教师,但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方案和认定标准,仅仅停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未能得到真正落实,有关全纳教师培育的法律尚属空白。第三,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全纳教师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由国务院牵头,教育部统一规划,财政部、民政部、残联等积极参与,各省市教育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第四,加强教育经费投入與管理机制建设,合理配置教育经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培育全纳教师的学校的投入,形成长效投入机制,确保全纳教师培育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完备的法律环境和稳定的资金投入下,全纳教师发展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构建以培养全纳教师为宗旨的教师培育体系
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全纳教师是推动全纳教育发展的保障。第一,应充分发挥师范类院校在培育全纳教师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师范院校数量众多,截止到2015年,师范类大学共有143所,但仅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全纳教师。因此,要充分发挥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全纳教师方面的作用,扩充全纳教师队伍,提高全纳教师素质。第二,完善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将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作为必修科目,加强对基础技能的分类培训,比如手语和盲文等基本技能。第三,建立统一严格的教师认证制度。全纳教师认定主要有两种模式:双证式和单证式 [12]。双证式是指教师同时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和特殊教师资格证,采用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为美国。单证式指普通教师在资格认定的过程中包含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培训,代表国家为英国。目前,我国普通教师资格认定发展较为成熟,持有证书的人数规模庞大,但特教认定还尚属空白。因此,我国适宜采取双证式的认定模式,在普通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上,教师如果想从事全纳教育工作,必须再通过培训学习取得特殊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在学习完规定的普通课程之外,应学习特殊教育课程,掌握特殊教育的技能和方法,才可以取得全纳教师的资格证书。第四,加大对全纳教师的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目前,我国刚毕业的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职前培训针对性不强,他们虽然在入职前接受了培训,但和普通教师的培训没差别,有的甚至还没有入职培训,未能真正发挥职前培训的重要作用。为此应制定统一规范的职前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强对教师的岗位培训。重视职后培训,教师职后培训主要针对在职教师的学历提高、教学适应、教学理念和手段更新以及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的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13]。以正式培训(如学历进修和短期培训)、非正式培训(如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等手段为依托,不断加强对全纳教师的职后培训,从而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只有严格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为全纳教师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推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三)以全纳理念助推全纳教师综合全面发展
全纳理念下,要求关注每一位个体,满足差异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对全纳教育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对全纳教育的理念还没有把握到位,因此,以全纳理念来指导教育发展和教师培训尤为重要。第一,在培育全纳教师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全纳理念,将全纳理念浸透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特殊群体的发展,促进他们之间相互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第二,加强对全纳教师的通识教育。一名合格的全纳教师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应当掌握包括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自然理念、情感教育等在内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通识教育可以拓宽全纳教师的思维,促进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切实保障每位学生的发展。第三,搭乘“互联网+”,创新全纳教师培养模式。可采用互联网授课、网上论坛、在线讲座、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手段不断促进全纳教师素质的提升,通过持续的学习交流,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新学习模式,使全纳教师的发展与学生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培育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发展目的是推动学生的发展,全纳教育正是倡导这种理念。
(四)积极搭建支持网络来保障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全纳教师的发展,只有得到各方提供的积极支持,才会形成稳定的发展机制。建立全纳教师支持系统十分必要,全纳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个系统的支持(如图1所示)。第一,学校积极支持全纳教师的工作,营造有力于全纳教师互助发展的学校氛围。主要通过“传帮带”方式,老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新教师开展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上多给予新教师帮助,使其能够适应并逐渐稳定。学校领导也要给予适当人文关怀,通过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和文化活动,增强教师的归属感。第二,家庭支持是全纳教师工作的动力,只有取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和信任,教师才会得到工作的满足感。家长应积极支持和配合老师工作,定期和老师交流,互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家长之间也应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的系统,交流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缺点,积极探讨对策建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帮助老师改进工作。第三,政府不仅要在法律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全纳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于全纳教师一般都是在特殊教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社会歧视,因此,政府要加大宣傳,要做好协调引导工作,推动全纳教育理念的深入。第四,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和社区参与两个方面:首先,社会组织要积极协助全纳教师开展工作,为全纳教师提供意见和指导,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打造校外课堂,减轻教师压力。其次,社区要配合老师开展社会活动,提供活动场地,由于在班级中存在特殊群体,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开展社会活动显得十分必要。老师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比如和同龄群体进行游戏或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可以使学生们敞开心扉,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融入社会。此外社区志愿者也可以到学校,到家庭进行辅导工作,帮助特殊儿童学习,使他们更多的接触社会,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全纳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系统的全力支持,只有四个系统发挥自身力量形成合力,才会推动我国全纳教育和全纳教师的发展。
全纳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到《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转变,全纳教育的理念已逐漸被世界认可接受。全纳教师是全纳教育实施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②只有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全纳教师,才会夯实全纳教育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全纳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纳教师还未形成完善的培育体制,为此应在立足本国国情的情况下,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加快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听障全纳教师素质的提升。
注释:
①《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
②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1993]3号)。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以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
[2][3]Harry Daniels.Special Education ReFormed:Beyond Rhetoric? [M]. London:Farlmer Press,2000:8,10.
[4]NEA Represent Assembly.NEA Policy Statement on Appropriate Inclusion[R].www.nea.org/home/18673.htm.
[5]蘇雪云.加拿大特殊教育立法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4(12):81-86.
[6]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8.
[7]朱宗顺.特殊教育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3.
[8]谢明.融合和全纳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主题——加拿大、美国特殊教育考察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03(6):46-47.
[9]Dr.Michael Fox.A Review of Inclusive Education Programming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Student Services Administrators.[EB/OL] http://www.gnb.ca/0000/publications/mackaye.asp,2016-11-30.
[10]熊琪,周媛,雷江华.加拿大全纳教育的实践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08(1):39-40.
[11]秦姣姣.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学全纳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5:28.
[12]雷江华,姚洪亮.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探微[J].中国特殊教育,2005(7):42-46.
[13]赵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现状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4):57-6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brings up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teacher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quality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s teacher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inclusive teacher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ring-impaired inclusive teacher and problem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with inclusive teacher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of inclusive teacher education.
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hard of hearing; inclusive teacher system;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责任编辑:平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