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朋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人、发展人和最终实现人的共同富裕。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质的价值取向,它既关注人的物质需要,也关注人的精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体现。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及仁爱价值上。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人本价值中的“人”是沿着人民——个人—— “命运共同体”的路线而不断发展的。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7)04-0016-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功探索。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毛泽东时代主要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邓小平时代开启了探索人民致富的道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探索人的解放与发展,实现人本价值”是一条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红线。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对“人本价值”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把握,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人本价值的本质
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物质只能满足人的生命所需,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更需要有精神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物质需要以满足自己的生存,但是唯有人才有精神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认为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前提和基础,人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开始交往,在交往中产生精神需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准则和价值理念认同。从这一点可以得知,人的精神需要主要是针对人与人交往形成的社会而言,主要特点是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主客互为一体,这与物质需要的主客体泾渭分明是显然不同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物质需要是具体的、历史的,精神需要是一定物质需要的反映。人的物质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精神需要也随着物质需要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不变的物质需要和永恒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单一维度,体现的是物质对生命的满足,而精神需要不仅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而且主体自身也需要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同。从这个层面看,精神需要是双向维度,既有主动的满足,也有被动的认同。从需要层面看,物质需要是对生命存在的满足,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是相同的,是作为有生命个体存在的第一需要。但是在活动方式上,人的物质需要和动物的物质需要有着质的区别,即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改变自然界获取物质,而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物质,所以人的物质需要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动物的物质需要活动是被动的,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与动物在物质需要方面的不同活动方式是二者的第一个本质区别。当人的物质需要满足基本需求以后,又产生了人与动物的第二个本质区别——精神需要。综上分析可知,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中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价值。
虽然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人的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产生的物质基础,对精神需要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的物质需要并不是精神需要发展的唯一因素,人的精神需要还受着历史、文化、民族和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发展并不平衡,二者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任何精神需要都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的精神需要反过来会影响和制约物质需要发展,健康的精神需要会推动物质需要的自觉发展,不健康的精神需要则会制约物质需要的发展,如邪教、极端宗教教义等思想就是制约社会发展、反现代化文明的精神需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本价值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辩证统一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正好切合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靠自由自觉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生存,这种生存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动物式的风餐露宿,也不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物质满足,否则自由反而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和惩罚,因而人要追求的是幸福自由的价值;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交往中寻求有意义的存在,既能满足他人需要,又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但也不能以侵犯他人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满足,因而人要追求仁爱、平等的价值。人本价值复归人性,其本质是对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肯定,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复归,人本价值的确定有助于战胜“崇神”和“拜物”的思想。中世纪以“神”为中心,人为神所控;在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为物所控。这种“崇神”和“拜物”是神本价值和物本价值的体现,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思想,是对人本价值的否定。这一点,也正好说明人本价值是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体现。
二、人本价值的主要体现
从毛泽东时代实现了人民的解放、邓小平时代开启了探索人民的致富道路,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再到习近平同志形成“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将人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而且解放了生产力,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本价值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上不断实现着人的“自由、平等和仁爱”价值。
(一)人的自由價值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1 〕96,这说明自由是人的重要本质。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而奋斗,自由价值不仅是人的基本价值,也是人的最高价值。自由作为人的基本价值指的是人首先摆脱自然的奴役,解决食不果腹的生存问题,然后追求人自身彻底解放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归根到底,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人的解放有三个维度: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从社会中解放出来,从自身解放出来” 〔2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从身体到精神都被束缚,人身不自由,生活赤贫。自由的价值在旧的时代首先就表现为要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寻求人身解放并追求自由生活。人的解放不是自由的完成,而是自由的起点,追求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才是自由的目标。从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国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利用的基础上,所以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将人的活力释放出来,才有利于人的创新,并使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发展的新时期,自由的价值含义是注重对个体的重视,要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关注个体自由的实现。充满个体活力的社会才有希望,才能创造出向自由王国转化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综上分析,笔者认为自由不仅贯穿人本质发展的始终,而且具有阶段性的不同含义和内容。
(二)人的平等价值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平等和自由无论如何“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3 〕。平等和自由密不可分,人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才有资格追求平等。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在旧中国,人民不仅在经济上处于不平等,而且在封建主义压迫下,连基本的人身都因为不自由而不具备平等的资格。在旧中国,人民的平等价值追求就是消灭一切剥削阶级,从经济地位上和人身解放上实现平等。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的自由是实现人的平等的第一步。马克思认为,消灭阶级只是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起点,无产阶级不仅要追求人身、人格的平等,还要追求物质的平等。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平等还必须依靠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分工消失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必须也只能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生产力表现出来的效率,决定着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平等状况” 〔4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建设时期,平等价值的追求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追求机会平等和人格平等上。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实现更高平等价值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也成了在生产力落后时期人民对平等价值追求的内涵之一;追求机会平等意味着重视个体价值,关怀每个个体的成长,这是激发个体活力的重要前提;追求人格平等是要保护每个个体权利得到保证,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体现。在今天的改革攻坚时期,机会平等和人格平等的价值追求有利于防止特权阶层出现,保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社会生产力发达阶段,人民对平等价值的追求,必然会转向物质的平等——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归根结底也是人的平等价值追求。平等的人本价值理念也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其内涵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三)人的仁爱价值
西方的博爱思想是由基督文化的“爱神”推及出来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思想观;而东方儒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一种由生命到亲情并推至众人直至一草一木的爱,是“将情与理、差异性与普遍性结合起来,使人人都能感受到仁爱” 〔5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仁爱思想更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是一种朴实的符合人性情感发展的爱。人性是复杂的,需要“仁爱”这种由人推及自然的爱,将社会与人及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期实现“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的共产主义 〔1 〕120,这才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在旧中国,“仁爱”只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群众的“装饰”和剥削需要的工具。由于统治者实际体现出来對生命的漠视,人民群众只能过着贫困而没有生命保障的生活。在旧的阶级社会,人的仁爱价值是唤起人民对生命的重视,要求改变自己生活境遇的愿望。这种仁爱的实质是一种有阶级意识的爱,表现为团结一切被剥削者,合力推翻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但是,物质的平等是仁爱的基础,发展生产力才是实现仁爱的保障,所以在新社会,仁爱的价值在于重视个体价值,体现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服务理念,服务个体发展,关心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做好社会的保障和帮扶,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新时期,仁爱是施及万物的爱,是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爱,是维系整个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
三、人本价值中的“人”
人本价值中的“人”是指个人、人民还是一定时期的“命运共同体”,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理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单一的结论都不太确切,存在解释缺陷,难以体现出历史发展脉络中人的本质发展。笔者认为,个人、人民、“命运共同体”都指称人,均与人有关,但这三者与人的指称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下有不同的联系和含义。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人本价值中的“人”是沿着人民——个人——“命运共同体”的路线不断发展。
(一)阶级社会中“人”指称人民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和“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民是指“人”的大多数人,是“人”的部分概念,“人”是整体概念,这一点是二者相联系之处。二者相区别的地方在于:从阶级属性划分看,人民就是被压迫的阶级,是被奴役的人,而人则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从中可以看出,在阶级社会中,“人”和“人民”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也有很大区别,“人”在量上指所有人,“人民”只包括部分人,在质上“人”超越阶级对立,“人民”则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6 〕,所以“人民”的概念是不能跨越的阶级鸿沟。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人本价值中的“人”不能指称全部的人,而应指称“人民”,否则就是抹杀阶级对抗,麻痹人民意识。如在旧中國,“人”指一切中国人,“人民”则指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人民。人本价值的实质是民本价值,人本价值的精髓是一种打破阶级压迫和奴役、人民追求解放和人身自由的价值精神所在。
(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中“人”指称个人
在新中国,国内的阶级对立消灭了,摆在人民面前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私营经济仍是不可缺少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社会中也存在着新的阶层分化。在新的形势下,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而要发展就必须调动社会上的各种积极因素,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让每个个体都充满活力并勇于创新发展。这样来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本价值中的“人”指参与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个人,而不能泛指所有人,因为“人”的因素比较复杂,有个体差异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呈现出不同阶层的分化,单一的“人民”概念不能囊括所有人。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要调动社会每个阶层成员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必须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人的活力,而个人的活力最终会形成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马克思对人类解放和发展的思考,也是从个人价值和命运开始的,他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7 〕只有充分地释放个人活力,社会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8 〕的第三阶段。
社会本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作为社会的细胞而存在,所以社会的希望建立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本价值的实质就是要充分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让个人充满活力,不断创新。人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人的活力不同,重视个体价值,让活力强的跑得更快,充当发展的领头羊,这也是由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三)未来社会中“人”指称“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9 〕265。邓小平同志讲的共同富裕,不是通过限制先富起来人的财富实现的平均主义富裕,而是一种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这种富裕是通过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均富思想。第二个100年目标实现后,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也必将是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本价值中的“人”不再是指“个人”,而专指在中国社会居住的不同民族、种族、国籍和各阶层人士组成的新的“命运共同体”,关注的目标从个人价值的实现转向了整体价值的实现。在这个时期,“个人”和“命运共同体”既相一致又有差别,由个人组成“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在保障个人发展的同时,还将协调所有个人的发展,从而促进“命运共同体”整体价值的实现。如果不重视整体发展,一味只注重个人发展,必将形成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級,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9 〕1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是实现“命运共同体”整体利益价值的发展,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实现精准扶贫。人本价值中“人”的指称由“个人”转向“命运共同体”,促进所有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命运共同体”的联动发展下,阶级将逐渐消失,社会阶层差距也将缩小,矛盾虽然存在但程度将会弱化,这样也才会形成更加和谐、更加发展的局面。
总之,上述人的三大基本价值理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在阶级压迫社会,自由的价值理念是首位,没有人的解放,平等和仁爱追求就失去了基础,平等和仁爱在这个时期只是人追求自由的助推器;在和平发展时期,自由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平等是社会有序发展的保障,仁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期,自由、平等和仁爱融为一体,共同成为社会生活的本质。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三元.论马克思关于自由的三种形态〔J〕.学界,2012(1):56-6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5.
〔4〕王 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平等思想的理性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0-22.
〔5〕张改娥.博爱与仁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0-2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