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香
摘 要: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多些互动,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提问,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规律,并且这些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有效提问,能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的提问,从提问中思考问题,获得知识,获取无限的创造力,思维往往也是从提问开始,因为能够提出问题,所以表示在不断的思考当中。课堂提问不言而喻也是使学生进步的开始,好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的效果倍增。在如今的新课标带动下,历史与社会课堂上的教学提问质量也不断在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显得格外重要。
一、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有效课堂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重点内容,教师应对创建有效课堂的方法进行探究。现在频繁的教学安排,已导致学生对学科的内涵领悟时间减少,再加上学生认为历史已经距离我们很远,觉得和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没有关联,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就达不到教学的标准。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认真探讨,做好备课教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接受。
有效的教学才是有用的教学,不然就是白白浪费时间,教师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学不到有用知识,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有效提问来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有目的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反馈,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水平和質量能够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方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师针对教学目标设定问题
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才能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达到一语道破的效果,盲目的提问是对教学没有帮助的,只能分散学生的精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做无用功,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白白浪费时间。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应该先想出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做出课堂提问,使提问富有思考价值,能够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通过提问将知识前后联系起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总结归纳。好的提问能贯穿整堂课的内容,尽量避免没有目标的提问,没有实际意义的提问。
例如,在教学《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一课时,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人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起源?你们认为远古时代的人类是长什么样子的?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既能自然的引入课题,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勇于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三、根据教材标题进行提问
教材中的章节标题,基本上是对课时内容的精炼概括,教师通过对章节标题的直接提问,就可以最快的速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问题,教师使用这种直接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展现出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魅力。例如,在教学《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标题直接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对这个课题是怎样理解的,教师不必评价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可以直接引入课题,先让学生对“高度集权”进行思考,什么叫“高度集权”?为什么北宋会“高度集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题,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到答案。之后教师给出“陈桥兵变”的图解,师生共同总结陈桥兵变,宋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和之后的王安石变法等等内容。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拓展性的的问题: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和随后进行的王安石变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什么启发?通过这种有效提问,让课堂更有节奏,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四、通旧思新式提问
《论语》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在学习时要做到复习旧知识,努力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更扎实的将知识学到手。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也能运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这将会让课堂中的提问变得更有效[5]。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双方签署了什么合约,这份合约有何意义?由此来推出这纸合约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现代教学中如果没有提问,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感觉不到有问题存在,就无法深入去思考、去探究,从而达不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教师问题设计得好,设计得巧妙,就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迅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中思考、探讨并回答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学习上能不断进步,心理素质上也得到良好锻炼的过程。
结语
本文针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做出了以上几点观点,这几点方式只是增强课堂有效提问的一部分,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提问的设计和提问的意识,掌握设计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需要互动的必要性,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优治.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121-122,125.
[2]陈志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王晓红.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7):81-83.
[4]毛舟洪.浅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236-236.
[5]乐德超.抛砖以引玉 投石故激浪——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提问[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