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辉+王凤娟
【摘要】目前在国内的整个高校建设中出现3种概念,一个是国家扶持的重点公办高校,一个是普通公办高校,另一类就是民办高校。然而由于国家在整个宏观政策和教育改革大趋势下再加上毕业生基数的庞大,高校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民办高校中其中教育集团式的民办高校、股份制民办高校、民办教育家与政府资助相结合等类型民办高校背后都会有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支持系统,或是企业、组织或是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所以民办高校为国内外的各个领域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力量不容小觑。
【关键词】民办高校 毕业生 创业 就业 技能应用
据央视网消息:“在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0万所。其中民办高等学校742所,本专科在校生616.20万人。”在教育发展总体戰略研究方面,其中最为说服性的代表作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再加上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后产生的新形势背景下对于技能实践型培养占据主导地位及强有力的企业组织的专注支撑力量的民办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成为国家就业创业方面的主流力量,将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的差异点与特色分析
(1)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中国高考制度化的巨轮就开始了转动,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对内的教育改革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前景。所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办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结合我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办学经验后在资金、师资结构、学生管理方式、生源等问题进行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为后期在“十二五”期间对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部分第十三章(三十八)中提出的决议:“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管理体系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这就侧面要求提高各个高校的竞争优势,产生属于高校自有的培育特色,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高等教育,但由于民办类型的生源问题、基础设施、师资配备和资金周转等差距,使其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教育经历、学生自身的特点优势、未来职业的前景规划及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对点式发展的方向。
(2)民办高校以在校生及毕业生充当备用人才资源,企业或组织在处理社会事务问题上利用高校这一文化集中地,可以很主动并有效的对社会问题进行避免和解决。而企业与毕业生是一种顺接关系,这也很大程度提高了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率,对于缓解国内严峻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着重要并深刻的意义。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创业与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
(1)社会人士主观传统观念的影响及高校本身在招生过程中录取控制线较低,使得该校学生在对于影响力较强的公司进行职位竞争中显得较为被动的一种状态。无论是创业问题还是就业问题都是以社会环境所现有的状况为基础而导致的。而创业与就业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定位,在日趋浮躁的当今社会,学生本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就业素质的不高、专业扎堆再加上每年大学生整体的毕业基数的庞大使得在就业方面显得尤为被动。而在民办高校中突出的最大问题就是该校学生在心态上的不平衡和不夯实,是导致“生存难,前途茫”状况的重要原因。
(2)目前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对于职业培养方面自身定位模糊,分不清应当是技术学科的定位还是教育学科的定位,我认为应该在两者兼具的基础上对技术学科进行侧重点考虑,况且在民办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当中没有调节好学生生活素质、身心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不能够做到全方位,致使很多毕业生对于应用技术方面或是在理论阐述和处理生活或工作的事务方面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落实,从而造成在创业或是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形成属于自身的特色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弱,没有真正的脱离“大众化”的概念。
三、怎样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创业与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1)根据因果论,应该明确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才能选择好采取处理问题的方法。实际上,在民办高校的教育体制中,其竞争优势就在于应用技能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这在整个教育系统当中是非常突出的。应该将这一优势作为一种机制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向中去,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社会号召的背景下,我认为最能体现的就是在生产和制造领域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这两种“双化”概念,在民办高校中对于这两项技能的培养能力又是理想的,以此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和就业方面被动的局面。
(2)民办高校也要坚定不移的注重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这样不仅在上能够胜任管理层,而且在下能够保证基层,具有实现双向流通的作用,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形成以创新思维,以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3)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与号召,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的兴趣和学生在创业与就业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大胆创新的魄力,对于创业意识较强学生,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其市场调研能力和同行业内的竞争能力。在民办高校资金局限性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民办高校背后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保证学生在高校在校期间的技能实践,熟悉理论知识,为毕业后在自主创业和就业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四、总结
纵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一开始计划经济体制到现在的探索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阶段。再转移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来,其中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其中不难发现两者的共同点,那就是逐步的从政府层面到社会公众层面进行过度。由于政府对于创业政策的引导和社会观的悄然转变,高校应该对于目前在整个大学生创业的真实的准备情况和在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进行系统的整合分析,有效的去指引和帮助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施福升.民办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杨书兵.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和政策需求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视角[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