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

2017-06-10 00:03蔡水珍刘喜斌金天李哲君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合作交流杠杆

蔡水珍+刘喜斌+金天+李哲君

摘 要:本文以“杠杆”为教学内容,以概念精准和逻辑严密为教学设计的原则,展示了教学设计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根本,既要注重物理学科“三基”的培养,还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杠杆;教学设计;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75-4

1 引 言

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習环境,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科知识实现同步健康的成长[1]。

2 “杠杆”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2]

《杠杆》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虽然与前面的内容关联不大,但却是物理学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知识的基础。同时,杠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并且无处不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的物理,对于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力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逆向思维,但是依旧有认知上的困难。

2.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杠杆,了解生活中的杠杆及其作用;

②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③了解杠杆的分类,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杠杆的基本原理;

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③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②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杠杆实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③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密切的,将物理规律与生活结合,在兴趣提升中学好物理。

2.3 重点、难点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难点: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学生学会寻找力臂及画出力臂。

2.4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仪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杠杆器材。

2.5 教学设计思路

《杠杆》是一节将实验探究与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此教学设计先通过演示实验及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杠杆的本质及其相关因素,之后再进行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6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2.7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杠杆上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称为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写成公式是________。

2.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3∶2,要使杠杆平衡,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

3.在下列器件中:

①夹面包的镊子;②托盘天平;③独轮车;④定滑轮;⑤理发剪刀;⑥铡刀。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________。(只需填序号)

二、选择题

4.下列工具中,不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是

( )

A.用十字镐撬石头 B.翻斗车卸货

C.用刨子刨木头 D.用铲子铲煤

5.在使用杠杆时,力和力臂的关系是( )

A.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一定大于零

B.有力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可能为零

C.有力臂,但不一定有力作用在杠杆上

D.力臂越大,说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

三、简答题

6.如图2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为900 N,此重力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向上的力有多大?省力吗?

3 教学反思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就是认识物理现象及规律,这存在着一个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这一节课设计的实验教法,可让杠杆的内容及特点集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且使学生能正确、牢固地掌握杠杆的基本因素及力臂的画法、还有杠杆的平衡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喜爱学习物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使大多数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及其原理,且会制作简易杠杆。所以,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各种物理现象,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哲君,等.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J].物理通报,2015(S2):54-58.

[2]祖仁,等.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2-77.

[3]邓璐,敖胜美.对《杠杆》教学的思考和几个片段的教学设计[J].湖南中学物理,2016(4):62-64.

(栏目编辑 邓 磊)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合作交流杠杆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情感引领 让孩子“心花路放”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