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陈新民
摘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来创设历史的“场景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应有的历史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意识;历史人物
一、历史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历史意识”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何谓历史意识?学术界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历史意识是由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演化的背景、差异、过程等历史知识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1]。也有学者从历史教育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历史意识是指在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2]。基于初中学生的历史认知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认识,笔者认为,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在对历史的观察和感受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置身于历史场景来设身处地地看待和审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并进而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认识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根据上述对历史意识的内涵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就需要我们把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置身于当时当景,并辅之以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或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事件的经过与人物的体验,理解当时当景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历史意识,才能逐步学会客观、理性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有助于形成“同情之理解”的人文素养。
二、目前初中学生历史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从我们的教学观察和研究发现,对于刚刚开始系统学习历史的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将历史 “当代化”现象,即以一种自己所生活时代的眼光和意识去看待过去的人和事,而不能“走进”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代来揣摩前人的思想情感,不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前人的想法、决策和行为。造成学生这种历史意识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历史背景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教材文本和教师教学的问题。
(一)概要的历史文本代替了具体的历史叙事
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历史学习文本就是教材。教材内容的设计对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历史人物的介绍为例,由于篇幅所限等原因,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描述,如孙中山、毛泽东、陈独秀、张学良、哥伦布、华盛顿等,一般在小字部分做一些概要的介绍,还有的历史人物干脆穿插于历史事件的叙述之中,不做专门的介绍和评论。教材的这种叙事方式,以及相关辅助阅读资料的缺失,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所处的境遇、决策方式难以有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了解,因而也难以让初中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妨碍了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二)机械的历史记诵代替了深刻的历史体察
仍以历史人物教学为例。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我们发现,教师一般很关注历史事件本身的教學,而对历史事件中的“人”则关注较少,即使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也主要涉及历史人物身处何时、主要事迹、对历史的影响,而对历史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思想、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思想变化和表现、哪些因素影响了他的决策和结果、如何看待他在历史上的影响等问题则很少去深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只要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主要事迹和评价简单记忆即可。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缺少对历史人物的深刻体察,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三、初中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途径
下面,以“走近林则徐”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意识。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林则徐”先后两次出现在八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课和综合探究课中,主要介绍了他虎门销烟、“睁眼看世界”两件史事。那么,这些信息能够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林则徐,并能“走近”林则徐吗?显然是不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相应的教学处理。
(一)阅读具体材料 认识林则徐
介绍林则徐的书籍不少,如杨国桢的《林则徐传》、邵纯的《林则徐西出阳关》、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择取补充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林则徐发现自己对外国情况缺乏了解,便决定搜集广州、澳门外国人出版的新闻纸以及英文书籍,包括商业情报和传教小册子,物色聘用善译人才……林则徐认真翻阅翻译的资料,同时向他们征询意见,学习一些英语和葡萄牙语的词汇。通过各种渠道,林则徐对鸦片来源的认知逐渐丰富起来 [3]266……到了广东以后,林则徐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4]13。
材料二:1839年1月,钦差大臣赴粤查禁鸦片的消息传到广州,就像晴天霹雳,叫中外鸦片贩们目瞪口呆,恐慌万状……3月林则徐抵广州,经一个星期的考虑和布置,他就动手了。外国人不知林则徐的品格,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官僚,到任之初,总要出个告示,大讲什么礼义廉耻,实在还不是要价?价钱讲好了,买卖就可以照常做了。因此他们就观望,就讲价。殊不知林则徐不是那类的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了二月初十,外人尚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然后禁止一切的出入……虎门销烟共历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4]14。
材料三:1841年7月,道光帝将林则徐流放伊犁的谕旨送达镇海军营,群情激愤,怨声不绝。林则徐到伊犁后一直处在病中。养病期间,他密切关注国事,和关内故友、家人保持通信联系,并在书信中阐述对时局的看法。为了对新疆的边防有所了解,他致力研讨新疆的历史地理沿革,还研究屯田备边的历史经验,着重了解清代在新疆屯田的情况……林则徐抱病捐办阿其克苏垦地,认修龙口工程。他自备斧资,督率民夫,花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筑成水渠。水渠开通,阿其克苏垦荒大臻成效……林则徐奉旨勘察南疆,总数为五十七万八千余亩[3]536-613。
材料四:1844年清廷又相继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主和派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被重新起用,道光帝同意释放林则徐,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补。林则徐决心再一次效忠于他的封建朝廷……1845年12月又接到道光帝谕旨,命令他不必来京,以三品顶戴先行署理陕甘总督。病重的他本来打算返回京师调治身体,为感激放归起复的浩荡皇恩,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任命……1847年接到调任云贵总督的命令,要他不必来京,径直前往云南。林则徐接受新的任命……广西天地会起义的蔓延,使咸丰帝寝食难安,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迅速赴广西荡平农民起义。林则徐不顾自己的病体难以支持,便匆匆赴往广西[3]644-737。
这四则材料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林则徐“睁眼看世界”“虎门销烟”“发配伊犁”“得到起用”等几个重要的人生片段。学生从这些材料的阅读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林则徐所处的历史境遇,真切地感受到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的爱国情怀,从而为“走近林则徐”创设历史“场景感”。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材料,分别概述每则材料所表达的历史信息。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讲解,并且借助图片、影像资料,尽可能详尽、具象地展示林则徐的仕途经历。
(二)基于史实材料 评价林则徐
基于上述材料的阅读学习,我们设计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写出“我眼中的林则徐”,并结合史实说明。
学生在学习纸上写下他们的观点以及所依据的史实材料,学生的反馈信息整理见表1。
活动二:你怎么看待林则徐的这些性格与品质?
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中间主要产生了下列两个“声音”。
(1)“林则徐是一个优秀、称职的官员。”他不顾自己安危,不惧怕强权势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哪怕在身处逆境时也能心怀国家和老百姓。这反映出林则徐在民族危难时刻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责任感和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操。
(2)“林则徐太忠心了,如果是我,我才不会为昏庸的皇帝如此卖命!”林则徐禁烟有功却被皇帝贬职发配到遥远的新疆。当皇帝需要他的时候又起用他,在他病重之时还派他去广西镇压农民起义。
(三)分析背景因素 走近林则徐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林则徐的言行,我们又为学生提供了林则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材料。
材料一:则徐儿时,就亲眼看到父亲把米送给穷困如洗的三伯父,自己和母亲忍饥挨饿,还告诉他们说“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则徐十岁那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等人贪赃枉法事泄被革职拿办……在此前后,父亲每每教书回家,和妻子怒形于色地谈论[3]12-13。
材料二:林则徐在福建最高学府鳌峰书院学习七年,直到二十岁中举人为止。主持书院的山长郑光策是一个进士出身、“有心用世”的封建士大夫。他为人比较正直,愤于吏治腐败……在郑光策的引导下,林则徐开始钻研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知识,接触到各种经史典籍,眼界大为开拓[3]14。
材料三:“清朝中期,帝国走过全盛阶段而逐渐衰落,各种社会危机开始突显。当时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政治腐败黑暗,皇室铺张挥霍,官场浮化奢靡。”[5]25
材料四:“曾创造出‘康乾盛世的清朝,到19世纪上半期已经危机重重。政治腐败不堪,经济发展缓慢,军备严重废弛。此时的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要打开中国这个市场。”[5]109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会意识到,林则徐的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受到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及老师的影响。父亲和老师的教导在青少年林则徐心中就打下了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情怀的烙印。同时,儒学世家的家庭环境、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三纲五常传统文化教育,使得林则徐是个典型的中国封建官员,除了勤政为官,他身上还有着封建官员常有的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林则徐出生于18世纪末,去世于19世纪中期。很显然,这时候的清王朝面临的不仅有社会危机,还有民族危机。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处于这个时代的林则徐,必然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的精神。
总之,学生的历史意识是正确理解历史的关键。没有正确的历史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理解初中生历史意识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还要了解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有效的運用。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知识所蕴含的旨趣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10.
[2] 陈志刚.历史意识及其在历史教育中的价值[J].中学历史教学,2007(7):9.
[3]杨国桢.林则徐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5]朱明光,曹大为,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