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体质 教研工作要创新

2017-06-10 20:21孟文砚
体育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厅体质江苏省

摘 要:本文对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年来,江苏体育教研根据江苏省四大工程所做的四项主要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探讨了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及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江苏省;10年;体育教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19-02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并明确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指出“多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体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并明确指出“以县为单位编制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在中央文件的强劲东风下,各地区各学校纷纷加大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力度。

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9年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发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

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6部门制定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

2012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制订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此后又制订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2—2015)》,由此江苏省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四大工程的序幕。这四大工程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体育教师素质促升工程;农村场地器材保障工程;体育艺术2+1工程。

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江苏体育教研积极参与四大工程,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研究体育课,在指导“强化体育课”上下功夫

江苏历来重视体育课堂教学,重视通过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体育课的观摩、展示、竞赛、评比时要求各市、县、区层层选拔,要求承办展示或比赛的学校提供真实的教學现场,创建研究的活动氛围,要求评委要有研究意识,要通过点评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还围绕“强化体育课”进行了先进经验的宣传和推广,一方面进行基于传统、立足于本土化的创新,将体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向农村辐射,丰富了送教下乡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进行基于网络、着眼于信息化的创新,通过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平台和江苏学校体育网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生动现场进行直播,既扩大了受众面又宣传了苏派体育教学的特色。

2011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我们进行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并开展了“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体育教学”活动,为了给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强化体育课”的抓手,我们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了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编写了中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这两本备课用书成为引导体育教师“透过学生的身体活动进行教育”将每一节体育课上成合格课的备课指导用书。

二、培育教师队伍,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江苏教研积极参与省厅教师素养提升工程。首先江苏各级教研部门都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倡导“问题即课题”的思路,鼓励开展行动研究,并在课题的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其次我们以省内名师工作室为基础,以省特级教师团队为核心,通过省内外教研活动培养优秀体育教师,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江苏体育骨干教师梯队。这支队伍在历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和全国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大显身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促进了参赛者的专业成长,也鼓舞了其他体育教师积极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踊跃地参与各级各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再次,江苏体育教研重视实践创新,不断改善和优化培育教师队伍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拓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宽度和高度,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有温度的指导和服务。例如,从五届体育教师能手比赛到后来的两届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我们都注重了创设比赛活动的育人环境和富有研究氛围的实践现场,都注重了以实践课的完整过程作为考核和培育教师教学素养的主要依据,都注重了体育教师多种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都注重了在比赛中进行展示、点评、研讨、培训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不但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的平台,也为广大观摩教师乃至评委搭建了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平台。

三、创建特色,以项目引领体育教研创新

江苏省教育厅朱卫国副厅长在2016年全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学改革创新要从具体项目入手,努力形成校校有项目、广大教师人人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学改革氛围”。

首先,我们围绕省教育厅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开展了创建江苏特色体育项目活动。先后培育了地理环境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游泳)、历史传承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排球)、领军人物引领的特色体育项目(如武术)、响应国家号召的特色体育项目(足球)、跨学科横向整合的特色体育项目(如童谣操)等,这些特色项目着眼于文化传承,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创建和持续发展形成了有特殊风格、有显著成果的体育项目,彰显了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其次,在省教育厅启动基础教育数字化工程学习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江苏体育教研努力建设e学习平台,不断丰富e学习资源,我们致力于把江苏学校体育网办成服务基层学校和一线体育教师的体育教研电子刊物,不仅依托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举办了网上公开课“名师课堂”,而且开辟了“慕课”和“空中课堂教学研讨”,体育教师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很方便地观摩“名师课堂”并参与空中课堂的研讨。再次,我们着力创新和发展“长三角体育教研发展共同体”项目,在长三角一市二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下,沪、江、浙三地的体育特级教师、体育学科带头人和一线骨干体育教师在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中进行思想和理念的对话、过程与方法的研讨、实践和操作的互动。在这里,没有输赢的得失,没有功利的负累,也没有条框的束缚,我们在交流、互动和合作中达到了和而不同、包容共享的境界。

四、创新教研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

首先,我们明确了体育教研机制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创新体育教研机制的核心是一切从师生的需要出发,以体育教师为主体,创造性地实现区域体育教研的与时俱进,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去润泽每一位学生。其次,我们在机制创新的路径上下功夫,立足于校本教研,大力推进区、县体育教研创新,出现了铜山、张家港、赣榆等先进典型,并逐步形成大市体育教研的集约发展和整体推进。再次,我们在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努力为本地区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服务。十年来,我们参与省教育厅基教处的课程实验工作和高中课改基地校工作,参与省教育厅师资处的培训工作,参与省教育厅体卫处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参与省教育厅技术装备办公室的四配套工程,努力当好参谋,抓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不断破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难题,主动为基层学校服务。

江苏省教育厅朱卫国副厅长在《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十二五是江苏基础教育大建设、大发展、大创新和大提升的五年”,中央7号文件发布以来,江苏教育的大建设、大发展、大创新和大提升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體质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才有了江苏学校体育包括体育教研在内的大发展、大创新和大提升。

当然,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江苏体育教研也不例外。首先是学校间的不平衡,在城市,有些家长十分看好的学校,校长和教师面临升学压力和安全压力,学校体育总是被弱化、被挤压;在农村有些面临布局调整但尚未实施的学校,校长和教师面临生源大幅减少、场地器材老旧,学校体育总是被忽略、被边缘化。其次是学段之间的不平衡,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化和高中体育教学的专项化一般来说落实得较好,而初中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却总是被打折扣,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情况也较普遍。再次是认识和行动上的不平衡,有的把贯彻文件精神放在嘴上,行动总是跟不上;有的落实文件精神一阵风,风头上红红火火,风一过依然如故。多年的体育教研实践告诉我们要均衡地搞好本地区的体育教研必须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调动上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其中特别是学校校长的积极性。

十年来,江苏的各级体育教研员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方面我们要有大局意识,努力为本地区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决策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研究崇尚求真、指导力求科学、热心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服务。我们要甘当人梯,乐于帮助热心体育教研的体育教师登上更高的学术平台,我们要甘做铺路石,为广大体育教师铺设一条通过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将本地区的体育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有滋有味”。

本文作者简介:孟文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处级调研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10013)

猜你喜欢
教育厅体质江苏省
河南省2021年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揭晓
光荣在党50年
吃火锅的发现
兼加体质
第五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A Brief Analysis on Original English Movie Application to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