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少维,刘旭,曹治,周伟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欧阳少维,刘旭,曹治,周伟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3例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自知力及治疗态度(ITAQ)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T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护理干预;社会流浪精神病;依从性
社会流浪精神病是指由于走失等各种原因,导致精神异常患者离家出走流浪于社会上。流浪精神病患者多伴有行为异常、肇事、暴力倾向、毁物伤人等行为,甚至造成刑事案件,统计发现[1]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肇事犯罪率为正常人群5倍左右,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及社会治安,加重社会负担。相关药物治疗对精神疾病患者尤为关键,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精神疾病病情具有复杂性、特殊性、未知性等特点,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极差,常有留药、拒药、藏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恢复[2]。本研究选取本院83例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方法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所有均符合《中国神经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酒精及药物依赖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平均(47.39± 3.73)岁;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5~62岁,平均(48.41±3.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行环境营造、督促用药、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用耐心、理解、真诚、支持态度对待患者,消除其对医院陌生环境恐惧感,从生活、治疗各方面协助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放松警惕,接受医护人员,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协助患者适应病区及病房环境,最大可能引导患者多提供自身信息,便于尽快联系其家属、更好掌握其病情,并采取相关措施;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多陪伴患者,以缓慢、忠恳或非语言行动表达对其支持、关心,用积极鼓励语气与患者交谈,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及克服困难勇气;治疗一段时间患者意识有所改善后,对其进行精神病相关知识讲解,并告知其治疗注意事项、目的及重要性。(2)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多在外流浪一段时间,卫生及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较弱,因此应对患者给予营养补充,鼓励其摄取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并对其自身卫生进行清洁,更换衣服;遵医嘱给药,对患者躯体进行观察,及早发现轻度外伤、皮肤感染等躯体并发症,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必要时予以专科会诊,并做好相应护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协助其实施沐浴、头发、皮肤、更衣等,督促个人卫生,对患者点滴进步予以表扬,使其获取成就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关心。(3)病室环境保持安静舒适,减少或避免外界刺激,密切关注其病情,防止患者出现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视情况决定是否实施专人陪护,避免其周围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或危险物品;协助患者辨识周围人际资源,扩大其人际交往半径,并对患者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使患者获得相应社会支持;对取得联系的患者家属,进行精神病相关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减少或避免再次流浪的发生,并对其讲解治疗方法及服药重要性,使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判定标准[4]:拒绝服药、不遵医嘱服药或藏药为不依从;可在医护人员督促下被动遵医嘱服药为部分依从;主动遵医嘱服药,且不擅自减少药量为依从。总依从率=(部分依从+依从)/总例数×100%。应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5](ITAQ)对患者护理前后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进行评分,总分22分,分值越高,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分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ITA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ITAQ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IT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ITAQ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ITAQ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1)t值P值干预前4.91±2.86 4.98±2.93 0.110<0.05干预后18.95±5.27 13.49±6.34 4.271<0.05 t值15.175 7.896 P值<0.05<0.05
研究显示[6],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总和高达1亿左右,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日趋发达,人口流动性增加,近年来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呈上升趋势。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各种因素极易发生各种躯体疾病,有调查发现[7]流浪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发生率远高于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给其自身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自《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规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帮助及关切有显著改善,进而使更多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获得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遵医嘱服药为临床治疗精神疾病常用治疗方案,但多数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对治疗具有较强抵触性,甚至部分患者认为是家属联合医护人员在企图谋害自己,因此须对此类患者予以一定护理干预,纠正其想法,正视疾病并接受相应治疗。常规饮食及督促用药等常规护理难以纠正患者观念,无法使患者从内心深处主动接受治疗,导致其抗拒心理强烈,依从性差。护理干预为新型现代护理模式,其将以往的以医生为中心换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在关注疾病同时,更重视患者自身感受及其所处环境,关注患者心理需求,使患者心理康复及生理康复同时进行,进而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高(P<0.05),提示对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富有同理心的与其进行交谈,将患者作为有价值的人来对待,做到真正关心、尊重患者,重视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及人性化关怀,消除患者陌生恐惧及戒备心理,使其接受自身疾病,并主动配合治疗。此外,应经常组织患者玩扑克、听音乐、看电视、下棋等活动,丰富患者精神生活,鼓励患者洗衣、叠被,指导其实施简单劳动,纠正懒惰习惯,从而训练其动手能力,通过创造劳动价值,进而提高患者自身价值观,提升其自信心及自尊心,改善患者冷漠、孤僻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较治疗前比较,两组ITAQ评分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TAQ评分较高(P<0.05);提示对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进而促进患者精神及心理康复,这与王玉玲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对有暴力倾向及攻击性强的患者,应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避免伤害患者及自身,应从各方面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强化对心理学、人际交往、社会学、营养学等方面知识学习,从而更好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促进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态度及自知力,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陈进良,罗文轩,欧阳国华,等.流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支持水平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4):253-254.
[2]李秀红,田秋菊,薛雅卓.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7):655-657.
[3]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范瑜,鲜玉霞,李娜.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2):342-344.
[5]刘彩秀.住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38.
[6]崔萌,王重阳.城市流浪精神患者与非流浪精神患者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E01):19-21.
[7]陈进良,国效峰,陈晋东.流浪精神病人的研究介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1):56-58.
[8]王玉玲,程新强,胡雄.流浪精神病患者院内康复模式探讨[J].中国康复,2015,31(3):236-237.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OuYang Shao-wei,Liu Xu,Cao Zhi,Zhou Wei
(Guangzhou Municipal Bureau of CivilAffairs,Guangzhou,Guangdong,5104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with social wandering.Methods83 cases of social vagrant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Ma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42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treatment compliance,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ITAQ)score.ResultsThe total complia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95%,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60.9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s of ITAQ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ITAQ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ocial vagrant psychiatr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improve the 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Nursing intervention;Social mental disorder;Compliance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