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曼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秉持科学性、创新性、简单性原则,可以采取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建立兴趣小组、完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浓厚学习氛围,开阔学术视野,完善培养机制。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88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Secondary College
ZHU Xiaom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nshan, Liaoning 114051)
Abstract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people's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new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set up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w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need to uphold the scientific and innovative, simple principle, can tak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ork leading group, op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clas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est groups, improve the inno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ways to complet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an enrich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broaden academic horizons, improv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l system; college
1 構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就业稳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处于叠加期和转型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面对发展问题,需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能力等为基本内容,注重理论运用与实践,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当前,各高校应根据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及其职业发展特点,结合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开展研究,通过搭建科技竞赛平台,整合学科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品质,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拉动创新,力图将创新创业融入学院工作的主渠道,探索并建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目标。
2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就要全方位的做好工作。当前,各个高校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其多停留在实操层面,未能及时总结上升为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理论。高校二级学院应结合实际,加强理论研究,从领导机构设置、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学生专业团队扶持、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评价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2.1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包括创新创业活动在内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活动的第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原理必须是科学的。不论何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都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创新创业工作的决策应该是科学的。第三,创新创业工作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必须是科学的。秉持科学性原则,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学生未来投身创业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创新性原则。坚持正确的导向,体现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整合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理念和新空间,创新创业工作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体系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
(3)简单性原则。创新创业活动是一项不可完全复制的工作,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对目前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在有限理性支配的视角下,创业者就会选择简单性原则。[2]
2.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途径
2.2.1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各系主任、分团委书记、班导师、辅导员为小组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学院辅导员作为学院创新创业联络员积极完善并架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负责无缝对接各班创新创业联络员。
2.2.2 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
结合学院的专业设置,根据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班。通过实践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创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有利于打造一流创新团队,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2.2.3 建立兴趣小组
充分发挥班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作用,引导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形成多个兴趣团队或创业团队,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项目组织、指导学科竞赛等,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到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系、教研室、课题组等进行深入调研,开展符合学院学科特点的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加强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数,鼓励学生发表学术性论文,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
2.2.4 以科技竞赛为依托,提升创新创业意识
(1)本着“立足专业、突出特色、长本领、强素质、促学风”的原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打造学院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以专业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科技竞赛活动,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 创新创业大赛等,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
(2)加强科技创新实践类社团的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使科技创新实践类社团保持良好态势发展,起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等。
(3)建设学院的拔尖人才库,宣传并号召同学坚持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好准备。
2.2.5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利用入学教育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和政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举办科技讲座和创业论坛,邀请高年级科技创新优秀学生和进行创业的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专家、学者等,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讲座和创业论坛,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建立了创业QQ群、微信群,加强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建立奖励资助制度,形成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参加校级及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团队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通过以上途径和措施在全院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创造出高水平科技成果。
2.2.6 建立完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建立并健全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对学院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专业教师、团队指导老师、学生团队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坚持以实践成果为导向,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定期检查考评。
3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可以改善一系列问题:如,部分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等。通过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在现有工作基础之上,整合学院资源,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形成“以赛促管、以赛导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机制,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专业思想稳定,学习氛围不断浓厚。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收获团队友情,提升精神面貌。优秀学长、杰出校友、专家教授全方位、多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加深学生的专业认知,更深体会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学科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专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动力强劲,学习和科研氛围浓厚。
(2)学术视野开阔,创新人才不断涌现。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训练了基本技能,拓展了科学思维和视野,在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创新性、代表性人才不断涌现。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3)学术梯队紧密,培养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举办科技竞赛,搭建平台,打通了低年级学生走进高年级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进入实验室训练的渠道。参赛团队在活动中增强交流,培养感情,为日后的学术交流打下基础;同时推荐表现优秀的学生进入老师带领的学术团队,搭建师生交流的桥梁;通过科技竞赛,使学生认识到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及途径,有效地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交叉综合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品质。
新时期,高校应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成为“集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不仅仅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还要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砺练学生品行情操,通过科技育人、实践育人,最终达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JG16ZXJYB022)的階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张子睿,李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引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