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智 陈省平 宁曦 刘亚婷
摘 要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构成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从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形成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的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里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来展开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两个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第一课堂表现出强劲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的势头,客观上需要与第二课堂实现有效对接和双向互动;第二课堂所塑造的宽松、协作、个性化的氛围是非业务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为例,探讨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形成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的育人模式,培养德才兼备、富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海洋卓越人才。
1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1 跨校区组建学院
多校区办学实现了学校规模的扩大,也为学科交叉发展、优势互补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山大学整合校内外相关力量,于2008年在跨校区的条件下组建成立海洋学院,2016年更名为海洋科学学院。由于位于珠海校区的海洋大楼仍未启用,受办学条件所限,学院目前本科生一、二、三年級在珠海校区完成学习,四年级学生大部分从珠海校区迁至广州校区,研究生培养则主要在广州校区完成。多校区办学给学院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年级分布脱节,缺乏交流;师生分住不同校区,缺乏指导;教育教学资源分散,难以整合。
1.2 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贯穿于整个海洋科学研究过程中。当前海洋科学更加强调整体观、系统观点研究思路,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十分明显。基于此认识,学院积极构建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体系,以期实现对理论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协调发展。以实验实践作为载体,整体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能形成系统内驱力,强化两者的协同性,以期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培养目的。
1.3 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
针对海洋科学属于交叉应用学科的特点,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学院系统制定了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一年级按大类培养,学生在接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教育的基础上,掌握海洋科学核心知识,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按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四选一”分流,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注重创新科研能力训练;三年级开始,面向学术前沿、行业应用等不同需求,设置个性化、高品质的选修模块,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科研团队,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完成论文答辩,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因此,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充分对接、相互补充和互动交流尤为重要。
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探索实践
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此,学院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目标引领下,针对交叉应用学科的特点,结合多校区办学实际,学院始终坚持和强化第一课堂的基础和中心地位,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管理等策略,深入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协同育人。
2.1 协同教学
基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脱节等现实情况,学院通过组织新生家长会等途径,努力促进家长育人理念的优化,形成“学院-家庭”之间良好的互动,强调学院和家庭的“一致行动”和“志同道合”,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共同体。积极利用新媒体资讯平台,借助朋友圈功能,打造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及时发布海洋相关资讯和学院信息,反映师生精神面貌,畅通“学院-家庭”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学院的自豪感和对学科的认同感。目前“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微信公众号月均阅读量近2万,在中山大学近百个院系微信公众号中稳居前五。依托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大学教师和社会各界贤达之士的立交通道,注重在课程中穿插野外实习教学,开设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综合实验与实践等课程,并在“综合实验与实践”中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构建“学院—社会”协同平台,以此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基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脱节现象,以及跨校区的现实情况,学院实施双班主任制度,为大一学生各班级同时配备专业班主任(由专业教师担任)和副班主任(由行政教辅人员担任),每学期开展3~4次班级活动;实施师生午餐会制,面向大一和大二学生,每2~3周举行1次,每次安排2~3位教师以及6~8名学生参加;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生,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四年级直接进入各自导师的科研团队,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建立专业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互补关系,在培养熏陶学生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同时,让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关注学生心理、思想、学业、升学和就业,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2 协同学习
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推动协同学习。学院安排专门实验教辅人员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负责动员、引导、组织、策划、指导、保障低年级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创新训练,通过组织低年级本科生到科研团队实验室观摩交流,举办海洋大讲堂系列讲座,组建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实施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等方式,开展以学术和专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推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形成协同学习模式。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科研创新目标而合作,以此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养成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并促进整体和个性的协同发展。
实施团藻促学计划,推动协同学习。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学院根据導师推荐和学生自荐,从学习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博士生助教、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中,择优选拔出一批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负责与低年级学习困难的本科生结对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线上或线下方式解疑答惑。团藻促学计划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既有线下大众化的“团藻大课堂”,也有线上个性化的“团藻小微课”;课程类型也分为一对多、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即对需要提高成绩的普通学生采用一位组长对多位组长的上课方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一位组长对一位组员的方式,对基础薄弱、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采用多位组长对一位组员的方式。团藻促学计划通过朋辈互助的方式,开展以辅导课程学习为主的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在年级间和年级内的交流互动,形成协同学习模式,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作用。
2.3 协同管理
通过目标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为了避免“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提高效率,学院将“目标管理”引入育人领域,确定一系列明确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具体工作目标,并明确设定实现目标的时间限制,以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目标体系:在严格考试考核要求的前提下,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考试不及格率5%以下,大二、大三学生参与课外科研训练80%以上,大四学生100%进入教授科研实验并完成毕业论文,升学和留学比例65%以上,最终就业率97%以上(含升学和留学),体测达标率达98%以上,学生因学业因素非正常身亡事件零发生;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野外实习实践、精品学生活动等途径,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学院每年分别发布2次本科生学业情况分析报告、科研训练分析报告和就业质量报告,确保育人工作能紧紧抓住“关键少数”,达到“时间聚焦”,以此培养德才兼备、富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海洋卓越人才。
通过制度化,形成协同管理模式。学院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研究制定了本科生综合测评、本科生推免、奖学金评选、职员工作规范等的实施细则,明确本科生事务委员会、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党员发展等工作指南,并强化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让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形成学院主导、制度保障、协同管理的育人格局。学院通过本科生事务委员会听课、师德考核小组听课、院领导听课与巡考、学生评教等途径,构建课程质量反馈控制体系,面向一、二、三年级所有专业课程全覆盖,实现对第一课堂完美教学质量的不断追求;通过举办海洋科技文化节、“海精灵”学生志愿者协会、“两岸四地”海洋夏令营、海?阳体育计划等方式,培育并支持学生组织开展与第一课堂紧密相关的多元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有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通过师生午餐会、班级活动、海洋大讲堂等制度,进一步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形成良好互动机制,使协同育人效益最大化的。
3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成效分析
3.1 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据不完全统计,以本科生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省部级竞赛中获得奖励10余人次。每年举办1次全国性海洋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促进学生涉猎广泛的专业知识,被评为中山大学第三批“顶尖课外学术竞赛项目”;每年举办1次为期半个月的海洋科技文化节,文理交融,寓教于研、寓教于乐,被认定为中山大学第四批“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海精灵协会”被列为中山大学示范性院系学生学术社团,践行“进社区、进小学、进医院”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海·阳体育计划”让学生自觉主动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中学院男子排球队在2013年夺得全校冠军,女队在2015年夺得全校冠军,实现竞技水平与团队精神的完美结合;“团藻促学计划”让施教者发挥榜样力量、锻炼表达能力、涵养领袖气质,让受教者提升学习能力、减轻学业压力、舒缓心理压力,为学院整体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精品化、品牌化的活动不仅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培养熏陶社会责任意识,还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磨练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技巧、管理能力、领导素质。
3.2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截至2016年7月(春季学期结束),在校本科生中,大二(2014级)参与课外科研训练学生66人,占年级总人数(68人)的比例为97%;大三(2013级)参与学生66人,占年级总人数(76人)的比例为87%。学生反映在“开放式、研究性”实验中学到的科研思维不仅对课程很有启迪作用,而且在后续自己的工作中也让他们受益匪浅。其中突出代表是2009级学生郑伟涛(现强生公司任职),在校期间领队参加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创新公益世界赛,夺得世界八强佳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2 届(首届)、2013 届、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45%、98.75%、98.73%、97.18%;深造率逐年提升,分别为37.88%、47.5%、44.3%、59.15%。其中突出代表是2013届毕业生万蕊雪(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共同)2015年以来已在《Science》发表5篇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施一公教授;2015届本科毕业生刘耀,任职于外交部地区业务司;2016届本科毕业生张宁远,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深造。
*通讯作者:陈省平
参考文献
[1] 汪帼英,李颖,黄龙舟,陈省平.跨校区条件下交叉学科院系的组建与发展[J].科教导刊,2016.1:20-21.
[2] 陈省平,韩墨香,郑意文.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前沿,2014.4(3):99-103.
[3] 李俊,韩墨香,宁曦,陈省平.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5):31-33.
[4] 陈省平,宁曦,韩墨香,李俊.分层次、多学科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85-188.
[5]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海洋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