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强度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文献综述

2017-06-09 17:49邱蔓
财税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摘 要 对国内外关于碳排放强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未来关于碳排放研究的新的突破点,推动碳排放研究的新的发展。

关键词 碳强度;收敛;文献综述

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的冲击效应,可以为我国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李艳梅等(2010)以1980-2007年为样本期,构建因素分解分析模型,计量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演进和碳排放强度变化所产生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造成碳排放增加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碳减排效应的因素惟有碳排放强度降低。张秋菊等(2012)通过计算中国1997年—2007年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应用LMDI方法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而能源结构的贡献率为最小。南晓莉等(2014)采用2000年-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数据,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研究这两者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基本是由效率份额引起的,特别是东部效率份额作用的结果。结构份额其作用相对于效率份额来说较小。路正南等(2016)首次将中间投入强度及投入结构引入到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中,运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将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投入替代率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中间投入强度效应。结果表明,能源投入替代率加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中间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抑制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人口、经济都存在很大差距,不平衡现象明显,各地区的碳排放状况因此也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学者对碳排放差异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李国志等(2010)对我国30个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STIRPAT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文章分析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性不断扩大。杨骞和刘华军(2012)通过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的测算,结果发现,中国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大于人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三区域划分标准下,碳排放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唐建荣等(2013)基于泰尔熵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整体呈现出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走向中国各区域碳排放效率长期存在差距,西部地区的减排行为对中国整体的碳减排目标实现举足轻重。董峰等(2014)在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泰尔系数等方法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区域差异性,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导致区域内差异的主要原因。曹洪刚等(2015)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其以人口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西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

国内在区域碳排放差异的研究中以省际和中东西部的角度为主,而以八大综合经济区为划分区域来研究中国的地区碳排放差异情况则较为少见。

收敛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收敛理论的发展,有学者将收敛理论用到碳排放领域,研究碳排放的收敛性。国内对碳排放收敛性的研究不多,大多集中于以碳排放效率、碳生产率、碳排放量等为衡量指标。由于测量方法、测量指标及时间间隔的不同,研究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以碳生产率为衡量指标的如魏梅等(2010)首先利用DEA模型对中国1986-2008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之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碳排放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不存在收敛性。李强等(2014)通过构建基于序列的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模型,测算1998—2010年中国省际碳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全国总体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区域进行收敛性检验。许广月(2010)通过构建碳排放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1995-2007年省际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存在条件收敛,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俱乐部收敛。彭文强和赵凯(2012)对中国1995-2010年碳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的碳生产率存在绝对收敛,中部和西部不存在绝对收敛,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条件收敛,其中东部收敛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对于以碳强度为衡量指标的收敛性分析的研究较少。根据相关文献的查询,有孙耀华等(2014)运用空何面板模型研究1998-2012年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收敛性特征。本文研究表明,省际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倶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特征。胡宗义等(2015)于传统收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PS收敛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198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属于A、B、E收敛型包含的省份是拉动我国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类型。

基于以上文献,本文认为未来关于中国碳排放的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突破:一是运用测算及其分解方法对2000—2015年我国29个省市(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不包括西藏,重庆并入四川)碳强度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定量测算,并且对总体差异按照八大区域的地域划分标准进行结构分解。二是以碳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经济收敛理论中不同的收敛检验方法,对2000—2015年我国碳强度區域差异的收敛性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路正南,郝文丽,杨雪莲.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03:240-245.

[2]唐建荣,陈淑艳.区域性碳强度收敛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8:99-109.

[3]胡宗义,唐李伟,苏静.省域碳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与动态演进[J].资源科学,2015,01:142-151.

[4]孙耀华,仲伟周.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视角[J].经济管理,2014,12:31-40.

[5]唐建荣,陈淑艳.区域性碳强度收敛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8:99-109.

[6]刘亦文,文晓茜,胡宗义.中国污染物排放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04:78-94.

[7]董锋,徐喜辉,龙如银,韩宇.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1:1526-1533.

作者简介:

邱蔓(1996年5月-)女,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