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举
因声求气,这个概念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提出的,他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因:依据;声:声律节奏;求:探求;气:诗的精神和情感。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把握诗的精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却常常被人忽略的鉴赏诗歌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因声求气这种方法呢?我们当然先要从声入手,即要从朗读入手。我这里提出一个三步朗读法,简称三读。一读是要读准字音,二读是要读好节奏,三读是要读出感情。
读准字音是第一步,也是因声求气的基础,不可小觑。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里要读将,是请的意思。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里读将,是拿的意思。如果字音读不准的话,意思全变了,更不要说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了。
因声求气的第二步就是要读好节奏。诗歌的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我们要注意三点,一是音节的节拍,二是音节的长短,三是音节的轻重。
音节的节拍,就是我们常说的停顿,一般来说,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看下面这几句诗,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划斜线处就是音节应停顿之处。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节长短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能感到韵律感比较强。如果按平短仄长去读,就可能是这样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就非常难听了,毫无音乐性可言。
音节的轻重指的是音节的音量的轻重上的差别。诗歌朗读中,读得重的音就是重音,读得轻的就是轻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情态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需要重读的地方是我们必须要读出来的。轻重的交替不仅能表现诗歌的韵律,更能表现诗歌的情感。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就是重读,突出了喝酒之多。
最后一步朗读就是要读出感情。音节的高低长短轻重,组合成诗歌的感情基调,并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和音色。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悲凉,就要读得比较缓慢、回旋。表达的情感比较轻快、愉悦,就要读得比较快捷、弹性。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恨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急的感情“气短声促”;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朗读时气沉声缓,能感受到诗人的伤感之情。烹羊宰牛且为乐,朗读时气满声高,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之情。当然,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个过程。我们通过读來体会感情,带着感情再去朗读,对诗歌又有新的感觉和理解,如此反复对照循环,诗歌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三步朗读法是三个过程,不是读三遍,需读多少遍,要因人而异。掌握了方法后,更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诗歌鉴赏能力。
总之,读而出声,才能体验诗歌的节奏;读而出声,才能领略诗歌的声韵;读而出声,才能感受诗歌的精神,这就是因声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