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城市进程速度的加快和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学生大量涌入城市中学接受教育,农村普通中学生源参差不齐。学生在學习中常常出现偏科现象,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十分不平衡。农村中学生特别是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上,一般都只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做题,而在生活实践中很少用到,在这两门学科的学习中找到优秀的学生是很难的。这就为农村中学开展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如果仍采取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的情况。它严重地违背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基于此,“走班制教学”应运而生。
关键词:农村中学;走班制;课程设置
走班制教学主要是指学生不在固定的一个班级中进行所有学科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前往不同的班级接受知识。走班教学主要有四种教学组织形式:第一种,学生对《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的必修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必修科目的分层走班学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对这三门学科进行分析,选择典型科目进行走班教学,以此应对农村师资有限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在走班教学中选择升级或者降级学习。第二种是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科目,进行跨年级、跨班级学习。第三种是学生在课余时间,为了开阔视野、拓展交际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第四种是学生为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选择一些有教师挂牌上课的班级进行学习,还可以到某些特长培训教室参与教学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走班制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特长爱好等为基础,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走班制教学要想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对学生学习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一般可以从国家课改方面来分析如何有效设置农村中学走课制下的课程。
国家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强调课程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需求,充分体现出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强调课程内容不是局限于课本的固定知识,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地方课改的精神与国家课改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农村走课制课程的设置也要把握以上教学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定位。
第一,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走班制的实施中,学生仍是班级的中心,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是走班制开展的核心。因此,在走班制课程设置中应该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学习、独立发展能力的个体,在尊重学生学习成果、个人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此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走班制课程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第二,发展学生的整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个体,但是在个体发展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课程不能仅仅为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更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学生知识层次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协调发展。因此,走班制课程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内化能力作为设置的依据,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学生尽管在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作为发展个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走班制主要是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的新型教学形式。在走班制课程设置中,也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面对全体学生,以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为出发点,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弹性的结构、多样化的内容来组织课程。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在学生共性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个性化教育。
第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是富有生机活力的群体,他们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每一个学生都是创新发展的个体。走班制在学生特长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其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优点、特长来选择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内容。
总而言之,走课制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是建立多元、个性的课程体系,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教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