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雄
摘要:数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百科之父,支撑着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数学这门学科,并积极培养我国的数学人才。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其中,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形式,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这是与传统数学教学有本质区别的。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老旧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往往只是呆板地听课和记笔记,而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因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数学探究式教学则是一改以往老旧教学方式的缺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学生放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这个内容上,我国的教育界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虽然很多国内外的学者都进行了界定,但是仍旧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总体上而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三方面内容有关,第一个内容是教师的指导,第二个内容是学生的自主性,第三个内容是探究的问题和情境。只有把这三个问题进行有机结合分析,才能够有效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具体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让学生对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而达到加深学习印象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也让他们有一种数学研究的美妙感觉。
二、实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业的发展。高中数学作为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被广大教师和家长所关注,与此同时,人们往往认为数学课堂的开展流程就是“讲解例题一习题练习一布置作业”,认为数学就是一门做题的学科,这种理解方式是非常片面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思想。以往,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围着教师转,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因而总是被动吸收知识,课堂的参与程度非常低,但是探究式教学则是让学生彻底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这个数学知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从而做到数学基础的扎实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探究式教学的相关改进策略
1.数学教学中的选题必须要科学合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选题就是最为重要的开端,教师必须要把握好选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望,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做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分析问题的内在动力,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但是,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探究性问题的准备不够充分,选题不具有科学合理性,与此同时,提出的问题可探究性也不达标,展示型的数学问题太多,开放探究性的问题比较少,这就让学生没有机会进行数学探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提升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深刻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做到科学选题,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只有精心设计和研究具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切实提升探究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
2.师生课堂角色需要定位好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讲课的进度也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还有部分教师的讲课没有计划性,讲到哪里就算哪里,这就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和教学进度的落后,与此同时,学生往往也沦为了知识的被动接收器,他们的数学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近些年来,教育界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合作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教师更加尊重学生,并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学生也更加信任教师,能够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心中的想法,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探究式学习理论的提出,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做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和评价者,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并让他们自己去进行知识探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探究的目标,从而更加精准地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并最终掌握相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策略。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整套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以主人公的形式参与的,学生扮演着数学课堂的主导角色,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配合好学生的学习工作,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之中,从而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营造出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3.教师必须要重视探究过程,避免探究教学的形式化
在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中,我们需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且需要把师生合作这个环节重视起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紧密配合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为广泛的开展载体就是课堂讨论、数学小组合作交流和课堂数学辩论,在很多高中数学课堂中,这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形式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认可。然而,在相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探究性课堂并不算成功,课堂的形式化比较严重,往往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他们更加注重探究的结果,而不是探究的过程,这就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往往觉得太过于紧迫,因而探究效果不好;其次,数学课堂可能比较热闹,但是真正思考的学生却很少,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监督和指导;最后,教师过于注重结果的对错,而忽略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数学教学之中,从而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营造出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相关的课堂开展方法和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补充和完善教学思路,为提升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