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与血脂、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

2017-06-07 08:21屠亦文郝瑞福戴彦成
河北中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湿质代谢性收缩压

孙 鼎 屠亦文 郝瑞福 方 泓 戴彦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上海 200032)

论 著

代谢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与血脂、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

孙 鼎 屠亦文△郝瑞福1方 泓 戴彦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上海 200032)

目的 探索代谢性高血压不同中医体质、血压、血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体检中心代谢性高血压患者398例,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体质、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χ2检验。结果 各型体质与BM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平和质与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平和质与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均呈负相关(P<0.05);舒张压与HDL之间存在负相关,湿热质、阴虚质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甘油三酯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痰湿质和平和质可能是代谢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甘油三酯、HDL可能是代谢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且在湿热质、阴虚质人群更为突出。

代谢疾病;并发症;高血压;病因学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同时罹患多种代谢性疾病,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的动脉高血压指南[1]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强调了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分层,评估因素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上述危险因素可以初步区分为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两大方面,正因为这些危险因素共存于整个高血压的进程并加重靶器官的损伤。1993年Poolare首先提出了代谢性高血压的概念[3]。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祝之明于2005年提出代谢异常与血压升高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因果关系,又排除了内分泌疾病、肾脏病、大动脉炎等其他形式的继发性高血压,通过干预代谢紊乱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称之为代谢性高血压[4-5]。传统医学在干预代谢疾病及控制血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改善高血压症状及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对血糖、血脂谱、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系数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本研究侧重于探讨代谢性高血压不同中医体质与血脂指标、BMI之间的相关性,也即脂代谢与代谢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中医干预代谢性高血压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体检中心2013—2015年就诊患者符合代谢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共398例,男352例,年龄22~83岁,平均(44.6±11.7)岁;女46例,年龄24~73岁,平均(53.6±10.5)岁;痰湿体质者152例,湿热体质者79例,气虚体质者52例,平和体质者50例,阴虚体质者45例,阳虚体质者9例,血瘀体质者5例,气郁体质者4例,特禀体质者2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2013年)[6]:①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②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③高血压:血压≥17.33/11.33 kPa(130/85 mmHg)和(或)已诊断高血压并接受治疗;④空腹甘油三酯(TG)≥1.7 mmol/L;⑤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上述5项至少具备3项。同时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8.67 kPa(140 mmHg)和(或)舒张压≥12.00 kPa(90 mmHg)。

1.2.2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参照目前较为公认的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标准(试行)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7],加入舌脉信息,制定《中医体质分类与评定表》,并由副高以上资质的中医内科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体质辨识,将入组患者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9种类型。

1.2.3 BMI分类标准 参考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BMI的分类标准[8],将不同BMI患者分为轻体质量(BMI<18.5)、健康体质量(18.5≤BMI<23.9)、超体质量(24≤BMI<28)和肥胖(BMI≥28)4组。

1.2.4 纳入标准 符合代谢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思维和言语表达准确,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并独立完成填写,并且患者知情同意。

1.2.5 排除标准 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完成量表者;合并有急性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重度心功能不全、全身性感染等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观察指标 一般情况:身高、体质量及BMI、血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2 结 果

2.1 BMI与不同中医体质的关系

2.1.1 不同BMI代谢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398例患者中超体质量者最多,为228例,其后依次为肥胖者、健康体质量者和轻体质量者;所有体质中以痰湿质为最常见,为152例,占38.19%,其后依次为湿热质、气虚质、平和质、阴虚质等。

表1 不同BMI代谢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例(%)

2.1.2 不同中医体质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阳虚质9例、血瘀质5例、气郁质4例、特禀质2例,此4种体质类型因例数达不到统计学要求,会造成误差,降低结论可靠性,故本研究仅对另外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平和质、阴虚质5种体质共378例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由于BMI是分类变量,故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型体质与BM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中医体质血压的关系

2.2.1 不同体质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体质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s

注:1 mHg=0.133 kPa;*P<0.05

由表2可见,不同中医体质的收缩压、舒张压经正态性检验,除平和质的收缩压P=0.079以外,其余各体质的收缩压、舒张压P均<0.05,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选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发现各体质类型间收缩压、舒张压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不同体质两两间收缩压、舒张压统计学结果 见表3。

由表3可见,痰湿质与气虚质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平均收缩压低于气虚质;痰湿质与平和质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平均舒张压低于平和质;气虚质与平和质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平均舒张压低于平和质。

表3 不同体质两两间收缩压、舒张压统计学结果

注:*P<0.05

2.2.3 不同体质与收缩压、舒张压相关性分析 见表4。

表4 不同体质与收缩压、舒张压相关性分析

注:*P<0.05

由表4可见,各组收缩压、舒张压经正态性检验,除平和质的收缩压P=0.079以外,其余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的P均<0.05,不符合正态分布,故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痰湿质与收缩压成负相关性,而平和质与舒张压成正相关性。

2.3 不同中医体质与血脂指标关系

2.3.1 不同中医体质间TG、HDL比较 见表5。

体质类型nTGHDL痰湿质1522.92±0.171.13±0.19湿热质793.07±0.341.08±0.30气虚质522.43±0.181.15±0.03平和质502.49±0.231.03±0.02阴虚质452.50±0.201.14±0.04χ25.73111.486P0.2200.022∗

注:*P<0.05

首先进行各组数据的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各型体质间TG、HDL不符合或不全符合正态性检验(P全部或部分<0.05)。对于TG、HDL,选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发现各体质类型间H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分别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体质间TC、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不同中医体质两两间HDL比较 见表6。

表6 不同中医体质两两间HDL比较

注:*P<0.05

由表6可见,痰湿质与湿热质H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HDL较湿热质为高;痰湿质、气虚质与平和质H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HDL最低。

2.3.3 不同中医体质与TC、HDL相关性分析 见表7。

表7 不同中医体质与TC、HDL相关性分析

注:*P<0.05

由表7可见,平和质与TC、HDL均成负相关(P<0.05),其余指标与不同体质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

2.4 血压与血脂指标 由于受试者的血压与各血脂指标都是连续计量变量,故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2.4.1 血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分析 见表8。

表8 血压与实验室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注:*P<0.05

由表8可见,舒张压与HDL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其余指标和血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

2.4.2 不同中医体质血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分析 见表9。

表9 不同中医体质血压与血脂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r(P)

注:*P<0.05

由表9可见,湿热质收缩压与TG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湿热质舒张压与TG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

10月30-11月1日,美国环保协会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在当地举行了“加强亚洲海洋保护国际合作”公开论坛和研讨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建立一个海洋保护人员的国际平台,通过不同国家参会人员的经验分享,共同寻找新应对重要挑战的解决方案。

3 讨 论

近年研究发现,血压升高只是高血压相关疾病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多种代谢危险因素通过损害内皮、肾脏及血管平滑肌均可导致血压升高[9]。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重视对代谢指标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减少靶器官的损伤。本研究通过对398例患者已有的数据加以分析,可以确定中医体质与代谢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3.1 不同中医体质与BMI的关系 398例患者中超体质量者最多,所有体质中以痰湿质为最常见,其次为湿热质,但是各种体质与BMI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和湿热质被认为与多种代谢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兆禹等[10]研究了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的差异,发现不同证型组间相比,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脂含量或肥胖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火亢盛组为甚,其次为阴阳两虚组。尽管上述结果与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所出入,但中医体质可能是导致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王琦等[11]选用昂飞(Affymetrix)人类全基因组芯片进行痰湿体质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痰湿体质者在外周血中有区别于肥胖非痰湿体质者的基因表达特征。而从本次统计结果分析,尽管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但是与BMI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结合本次选择的人群为体检人群而非肥胖人群,该结果进一步证实痰湿质合并肥胖人群可能存在其特有基因,而该基因直接导致了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而这种基因在普通人群中未必具有存在的普遍性。

3.2 不同中医体质与检测指标的关系

3.2.1 体质与血压的关系 不同体质之间血压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痰湿质平均收缩压低于气虚质,痰湿质、气虚质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平和质,而体质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痰湿质与收缩压呈负相关性,而平和质与舒张压呈正相关性,上述结果和中医对高血压病机的认识基本相符,但是本研究得出结论显示,目前公认的导致高血压常见因素中,痰、浊、瘀等体质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与血压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假设:痰瘀、湿浊等病理产物的形成和体质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仅有体质因素的存在而无病理产物的形成,则未必直接导致血压的升高,由此可见,体内代谢产物的形成可能在代谢性高血压进程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2.2 体质与血脂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脂的各项指标中各种体质两两比较仅HDL存在统计学差异,痰湿质的平均HDL较湿热质为高;痰湿质、气虚质与平和质的HDL比较显示平和质的HDL最低。本研究HDL的统计结果显示,HLD是惟一与体质相关的血脂指标,并且在痰湿质人群中最高,这一结果与目前对血脂与体质关系的分析基本一致。王健平等[12]对505例健康体检者体质与血脂指标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痰湿质者TG、LDL偏高,HDL偏低。邓小敏等[13]的研究提示,痰湿质组中血清TC、TG及HDL显著高于平和质组,而HDL显著低于平和质组。上述结果与本研究有一定的差异,考虑可能为研究对象群体差异所致。张云飞[14]探讨了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发现高血压各证型均可见TC升高。上述结果与本研究有一定的差异,考虑可能为研究对象群体差异所致。

本研究分析体质与血脂的相关性显示,平和质与TC、HDL均呈负相关,可见,在相关性方面,痰、浊、瘀等体质因素与血脂之间同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合本研究对象,考虑HDL可能是痰湿、湿热等体质在血清学指标上的一个表现,但对于体质形成及体质改变时其相应的变化可能并无明显相关性。

3.3.1 血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 对398例患者血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舒张压与HDL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由此可以证实脂代谢对血压的影响,考虑血管损害的形式与代谢紊乱的病因有关,血脂异常使单核细胞黏附并迁移至内皮下导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与单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摄取LDL-C形成泡沫细胞,进一步发展成脂质斑块,使血管纤维化和钙化,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有关[9]。冯娜等[15]研究了代谢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痰湿壅盛型患者的腰围、TG高于其他证型,而HDL-C降低最显著,TC升高以痰湿壅盛型为最,痰瘀互结型次之。由此可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和腹型肥胖。可见,在高血压的进程中,尽早对血脂进行干预,对于控制血压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3.2 不同体质血压与血脂指标相关性 结果显示,湿热质、阴虚质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TG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余敏英等[16]研究显示,原发性血脂异常者,平和质和湿热质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上有差异,由此可以证实体质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体质血压和血脂的相关性,可能在对代谢性高血压病程及代谢产物形成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尚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究。

本研究证实了体质因素和代谢因素的影响贯穿高血压病程始终,同时也提示了体质与代谢产物存在一定的差异,需重视痰、浊、瘀等代谢产物对病程的影响。然而,由于体检人群平均年龄段偏低,处于中年者相对较多,与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代谢性高血压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受到研究样本量的局限,部分指标之间比较仅显示出数值上的趋势而无统计学意义,尚有待于大样本数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1] Mancia G,Fagard R,Narkiewicz K,et al.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J Hypertens,2013,31(7):1281-1357.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2.

[3] Lind L, Lithell H, Pollare T. Is it hyperinsulinemia or insulin resistance that is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and other metabol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 J Hypertens Suppl,1993,11(4):11-16.

[4] 祝之明.代谢性高血压:—个值得探索的问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1):859-860.

[5] 祝之明.代谢性高血压—新的高血压类型及其面临的挑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604-605.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 (3):156-161.

[7]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8]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1-4.

[9] 祝之明.代谢性高血压: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实践[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38(1):1-5.

[10] 王兆禹,罗珊珊,王雨平,等.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差异比较[J].中医杂志,2001,42(7):428-431.

[11] 王琦,龚海洋,高京宏.肥胖人痰湿体质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特征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11):851-853,858.

[12] 王健平,朱燕波,姚实林,等.505例健康体检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关系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6):21-25.

[13] 邓小敏,唐丽丽,陆斌.痰湿体质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及体质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4):432-433.

[14] 张云飞.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7,48(7):626-628.

[15] 冯娜,刘春华,卜献春,等.代谢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0):1418-1420.

[16] 余敏英,黄李平,凌江红,等.湿热体质与平和体质原发性血脂异常者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84-86.

(本文编辑:董军杰)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CM constitution, blood lipid and body mass index in metabolic hypertension

SUNDing*,TUYiwen,HAORuifu,etal.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Longhua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003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mong different constitu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in metabolic hypertension. Methods 398 patients form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to classify into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CM constitution, blood pressur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Enumeration data was analyzed by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measurement data which accorded with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by One-way-ANOVA,and the other measurement data didn' t accord with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BMI (P>0.05). The constitution of phlegm-dampness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5).The normal constitution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5). The normal constitution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olesterol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P<0.05). 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DL (P<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riglyceride in constitution of yin-deficiency and constitution of damp-heat (P<0.05). Conclusion The constitution of phlegm-dampness and normal constitution may b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etabolic hypertension. The triglyceride and HDL may be risk factors of metabolic hypertension, and which in the people of constitutions of yin-deficiency and damp-heat are more prominent.

Metabolic diseases; Co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Etiology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603715);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三年行动计划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提升项目(编号:ZY3-JSFC-2-1005);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编号:13401905300);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34y132)

孙鼎(1985—),男,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治未病。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4.005

R544;R544.1;R544.104

A

1002-2619(2017)04-0500-06

2017-03-04)

△ 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上海 20003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78

猜你喜欢
湿质代谢性收缩压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