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爱娇 严德良(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估的探索
游爱娇 严德良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标准与评估,是实施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作为地级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围绕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地方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实践,提出课程的质量标准,并为此探索评估做法。以期获得同仁们关注,共同推动课程的纵深发展。
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标准;评估;探索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目前新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初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标准”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施行对学生的发展能真正起到作用的评价标准。“质量标准”和“评估”互相联系,课程是否真正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需要用“有效评估”去检验、去促进;而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又是课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保证。2003年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级各部门通过召开研讨会开设观摩、研讨课等形式推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为没有课程标准,缺乏合理有效的质量标准与评估,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并制约课程的发展,甚至导致有些学校已经停止了对课程的探索。因此,如何衡量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制定评估体系是当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为此,笔者作为地市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结合实践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估提出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但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开发具体学习内容,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国家还没有出台课程标准,地方管理滞后。因此,学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决定权非常大,作为综合性课程,需要学校做出整体的规划与调控,年段具体落实、教师有效指导,真正落实课程,才能有质量可言。
(一)课程质量标准取决于学校课程规划与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强调学校必须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课程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能否开设,学校必须进行规划。
首先,义务教育阶段常常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确定阶段要充分征集师生的意见,达成共识,每学期每班确定1-2个主题活动。课程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各年级、各班级的主题,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其次,制定学校总体实施方案要注意课时安排,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第三,确定实施机构与人员,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指定具体科室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对各处室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落实;第四,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第五,明确各年级教师指导工作进行具体的布置,人员分工、课时安排、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建档工作安排;第六,评价机制,教师参与指导课程的质量和数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纳入教师工作总量,作为学期和年终考核奖励的依据之一;第六,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
在课程总方案的基础上,还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对学年、学期课程做出规划,制定年段实施方案,对指导思想、实施意义、课程目标、课时安排、活动内容、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评价奖励等进行具体的细化,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二)教师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标准的保证
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基础上,指导教师要针对学校规划的主题撰写活动方案,所形成的活动方案是教师有效指导的依据。首先要对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这关系到如何有效实施。因此,教师要对课程目标、活动领域规划、主题安排、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时间安排、活动督导与管理等进行设计;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高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总结阶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后及时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年段或学校组织汇报会或学生成果展示评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指导,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定的质量。
(三)学生得到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标准评估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参与实践、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创新精神。学生是否有效学习主要看是否实现了课程目标,这是课程达到质量标准的终结表现。
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课题的选择、团队建设、方案制定、资料收集与处理、研究方法应用情况、交流分享、成果展示、评价与反思等环节的表现情况是质量标准的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评估,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发展,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广大学校、教师尽快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特点与规律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进步,促进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作为课题组教师地方管理,如何通过有效评估,促进课程质量,以下是课题组教师探索的一些做法:
(一)深入学校,对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价
课程是否得到落实,课程质量如何,课题组教师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规定学校、教师、学生上交相关材料,课题组教师通过看材料进行分类检查,具体如下:
(二)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
检查方式多样化,课题组教师还可以采取听介绍、听评课、召开座谈会、组织问卷等方式进一步进行评估。
(三)结合对应的主题,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能力测试
通过看材料,听介绍、召开座谈会、听评课等模式,此外,课题组教师还可以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具体方向如下:
1.选择部分学生对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介绍——考察学生的统筹规划、表达能力;
2.针对具体的主题实践活动制定活动方案——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针对具体活动过程所应用的方法,选取部分学生撰写问卷调查表、访谈提纲等或者现场实践——考察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4.针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介绍——学会分享与反思。
(四)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学生主题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探索
一个主题活动完成的如何,课题组可以通过设置内容进行评估,也可以倡导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过程和成果的交流展示中,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给予同伴支持、鼓励和反馈,同时指导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
鉴于目前较多的评价是对学生某节课的评价,为了更加全面、完整的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课题组探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达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研究成果的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包办学生的作品评价,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空洞或单纯的表扬,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题组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过程性评价及作品评价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价。
首先,通过分组功能与协作模式建立研究性学习团队。线上与线下的分组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线下的研究活动得以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空。同时配合WIKI等协作模块,让学生分组一起设计和修改研究方案,让学生取长补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所有修改过程都在线保存,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固化,让学生的点滴成长得以记录。
其次,通过在线作品评价让学生互评、家校互动起来。利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功能,通过制定相关的评价量规细则,自动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的作品与别人作品的对比,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作品。教师也可把评价量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部分实验学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作品评价,让家长也参与投票,拉近了家长与学生、老师间的距离。
正如实验学校李老师的《制作毕业纪念册》活动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制作纪念册,学生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作制作纪念册,通过合作、探究、反思等多个环节,并据此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自己,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
在第一课时让每个学生制作1件自我介绍作品。第二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组内互评功能,推选出组内最佳作品的学生负责牵头整合组内各学生作品为小组作品。在最后汇报展示环节,把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1人负责演示,1人负责汇报,小组其余学生在平台评价其他小组作品,组织组间互评。最后,当教师把小组评价量分结果公布时,每个学生都对即时产生的小组评价数据充满期待。这样的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充分利用评价数据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坎坷,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们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越完善,其质量标准更加明确,课程实施也会更加到位。因此,教师们今后要注意从课程方案规划抓起,认真思考课程标准,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估手段去验证课程,推动课程的实施质量标准不断得到提高。
[1]吴乐乐,曹雷,柏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5(8).
[2]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7).
[3]牛金成,周卫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表现评价[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0).
(责任编辑:邹开煌)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标准及评估研究”(项目编号:FJJK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