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志辉(永春第一中学,福建永春362601)
2017年中考古代诗词备考策略
蒲志辉
(永春第一中学,福建永春362601)
诗词的理解性默写与阅读是2017年福建中考语文诗词考查的新动向,教师备考策略不足、学生落实不到位是这一版块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要做好备考计划,采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指导,一是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提问方式;二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尝试自主作答;三是教师提供答案,引导学生依据答案概括答题要点;四是归纳整理,总结答题步骤;五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度训练,灵活运用,达到熟能生巧。同时还要牢记要点,做到家中有米、仓中有粮,把诗歌的复习备考落到实处。
诗词默写;诗歌阅读;备考策略;注重题型;归纳整理;适度训练
2017年《福建中考考试指导意见》中,古诗词考查变化较大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古诗文默写,以前是单一的上下句填空,今年增加了理解性默写;二是明确了诗歌阅读的考查。在多次模拟训练中,考生在诗词理解性默写与阅读赏析版块上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备考策略不足,二是学生落实不到位。教师应怎样复习备考才能更高效呢?
(一)明确范围,强化默写
按照教学进度,大多数教师都是3月底或4月初结束功课,然后转入复习备考,迎接5月份的第一次市质检,教师如果没有提前明确诗歌默写考查的范围,学生就要多做一些无用功。《考试要求》非常明确的指出:默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的优秀诗文40篇,教师可以提前3个月把具体篇目印发给学生,学生按顺序在家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做到字字落实,不丢冤枉分。
(二)计划推进,落实到位
没计划、没落实,只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背背背,未必能篇篇默写落实到位,这也是学生丢分的原因之一。教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计划推进,落实到位,最迟在4月份就要营造考试氛围。4月份刚好开始第一轮复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一天一考。语文科代表提前一天公布要默写的两首诗歌目录,学生按要求出题并在试卷上标明出题者姓名,题型包括三个上下句的填空,三个理解性默写或迁移性默写。上课前由语文科代表收齐,上课时随意分发,学生拿到谁的试卷就作答,答完后就找命题者批改,未能满分者就要二次补考。有时也可以同桌互考或前后桌交换作答,也可以出其不意让出题者自己考自己。40首古诗词的默写在20天内就可以检测完,第二轮的默写改为一天四首诗歌,10天就可以完成,第三轮可以按册复习,也就是一册一考,这样才能在第一次市质检前完成诗词的默写备考。市质检是一次试金石,检测后就可以拾遗补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备考,就能做到人人落实到位,避免错字、漏字、多字。
诗歌阅读作为今年中考的一个新版块,根据样题,可见福建省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两种,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201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能力目标]中明确了古代诗歌的阅读考查目标: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今年中考诗歌阅读考查将体现这个特点,教师在备考中要仔细研读考纲,并结合其他地区的考查形式,明确诗歌阅读考查的内容和主要考点。2016年的福建中考中,福州、龙岩、三明三个市的中考卷中考查的诗词阅读,涉及到诗歌的内容情感、字词的锤炼、名句的赏析以及写作技巧,结合今年的指导意见和中考样卷,可以预判诗歌阅读的考查内容是以课标规定的40篇古诗词为考查对象,考点主要如下:①文学样式的了解;②基本内容的理解;③思想情感的把握;④关键词句的赏析;⑤写作方法的揣摩。在具体复习备考中,大多数教师目的性不明确,主要是以讲练习为主,不能针对以上五个考点进行有效训练,备考的盲目性必然导致得分率不高,因此教师在备考中要全方位准备,不留死角。
(一)注重题型,对症下药
1.客观题
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判断题,命题人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故设迷局,影响考生的判断:一是喜欢在一些字眼上下功夫,比如“全”“都”以及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等,以偏概全是其典型特点;二是故意曲解原意,主要体现在五官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相融等方面,例如把嗅觉说成味觉,把动态说成是静态,把虚写说成是实写,把直抒胸臆说成是委婉含蓄等;[2]三是故意在诗歌内容情感上做文章,要么拔高或贬低立意,要么增添内容,可在文中却找不到任何依据,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四是混淆糅合,把正误两种情况放在一个句子中加以表述,有时是上半句正确、下半句错误,有时却相反;五是张冠李戴,故意在人名、地名等方面出错。教师只有让学生对这些陷阱了然于胸,才能在备选项中做出快速判断。[3]示例:
下面对《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通过一问一答,引发出作者的思古之情。
B.“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悠悠”,不是指时间之漫长久远,而是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的“年少”指孙策,他当年十九岁就成为吴国之主,但已统率着数万大军,割据东南一方,连年抗击着敌人的进攻。
D.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与典故合二为一,直接抒发作者情感。
在以上四个选项中,B选项对“悠悠”的分析,后半句是正确的,前半句则是错误的,正确的意思是“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这是典型的混淆揉合,考生在分析时要注意关键字眼“不是……而是……”。而C选项是故意把“孙权”说成实“孙策”,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D选项是故意把“寄情委婉深沉”说成是“直抒胸臆”,考生在分析辨别时就要特别注意关键字眼并仔细思考,一切以有理有据为判断标准。
2.主观题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主要考查作家、文学样式、主要内容、情感抒发、字词赏析、写作技巧等几个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掌握各种提问方式,归纳各种答题技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储备相关知识,否则学生一遇到主观题就无从下手。在具体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一滴水的作用,教师就要多做准备,用一桶水来体现“导”的作用。
知识点搞不通,倒在最没技术含量的题目上,是诗词备考中的一大悲哀!痛定思痛,怎么办?其实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整理,了解40首古诗词的类型,就不会遇到这种低级错误。常见的诗歌分类就是把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这主要是按音律来分类。楚辞、乐府诗和唐代以前的古诗都属于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绝句和律诗则属于近体诗,律诗的结构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个部分,此外,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可以是与古体诗、近体诗并列的文学样式。如果按内容分类,还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讽喻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山水田园诗。学生有必要储存这些相关知识,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轻松应付填空题或选择题。
答题步骤不规范、答题方向错误是诗歌阅读中主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何让学生熟悉主观题的各种题型,并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做个有心人。教师可以采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指导:一是教师先介绍常见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提问方式;二是让学生根据例题要求自己尝试作答;三是教师在学生试答之后提供参考答案,然后让学生依据答案概括答题要点;四是归纳整理,总结答题步骤;五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度训练,灵活运用,达到熟能生巧。
(二)熟悉问法,归纳步骤
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不同,其提问方式和答题步骤也不完全相同,这里主要谈三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可用三课时或六课时进行训练。
一是对内容情感的考查,这是今年中考诗词考查的主方向,这种类型常见的提问方式: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例如:
阅读《观沧海》这首诗,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示例:这首诗写诗人登上碣石山顶,看见了大海吞吐日月、蕴含万千的壮丽景象,营造了气势雄浑、奔放豪迈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师在学生尝试作答之后引导学生概括答案中的几个要素,比如以上参考答案就包含了三个要素:一是对景物的描绘,二是对氛围的概括,三是回答抒发的情感,然后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答题步骤:①如果是写景,就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诗中的主要景物进行描绘,让画面再现,如果是写事,就紧扣诗句,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进行情景描述。②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具体回答作者因什么原因而表达或抒发什么情感。[4]在归纳出答题步骤后,教师可以再出3道题让学生作答,巩固答题步骤。
二是对语言赏析的考查,这是其他地区常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型又可细分为“炼字型”和“炼句型”两种,“炼字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你认为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例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句中,哪一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争”字用得最好,“争”有“争先恐后”的意思,在文中写出了春天刚刚到来,早莺不多,争着飞向向阳的枝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按五步教学法进行指导,答题步骤可归纳为:①解释该字的本义,再结合语境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对诗句内容加以描述。③总结该字对诗歌意境或情感的作用。[5]
“炼句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中哪一句最生动传神或历来被人称道或富含哲理性,为什么?例如: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哪一句最有哲理性,为什么?
答案示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日”“春”拟人化,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夜色未尽而旭日东升、冬天尚未过去而江上景物就有初春气息的画面,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师采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答题步骤: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或怎样的景象或景物的什么特点?③表达或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或蕴涵着什么样的哲理?
三是对写作技巧的考查,这种题型难度比较大,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写作方法,有何效果?试加以分析。例如:
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用典,用燕昭王在黄金台上置千金招纳贤士的典故,写出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委婉含蓄地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教师在学生作答、分析归纳后明确答题步骤: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方法,②描述了什么内容或描绘了什么景象,③答出该种手法的表达效果。[6]
要做好技巧赏析型的题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归纳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二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三是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描写和抒情;四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五是要掌握一些名家的语言风格;六是要牢记诗歌常用来评价语言特点的词语,如平淡质朴、绚丽飘逸、清新淡雅、含蓄隽永、简洁明快等。
除了掌握以上三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对40首诗词进行归纳整理,表格如下:
学生每天归纳整理两首诗歌,20天后就能整理完毕,形成一个简单的资料库,到最后关键时刻就一目了然,方便快捷。此外,教师还可以打印诗歌赏析的几个知识要点,要求学生经常复习,牢记心中并能结合具体诗句灵活运用。
不少教师在考前进行大量的训练,认为熟能生巧,但因为不得法,这种训练反而是低效的。学生只有储备知识要点,做到家中有米,才不会在答题时找不到用来表述的词语,也不会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可以在学生牢记诗歌解题步骤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考查类型出三个题目进行适度训练,做到活学活用。训练中要强调规范表述,一些套话必不可少,否则就无法获取高分。笔者认为,练要适度,讲要精析,教师不必搞题海战术,再说你怎样搞,也未必能搞到原题,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回归课本,好好整理,掌握技巧,扎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归纳、整理、精练是古代诗词复习备考的有效途径,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考生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1]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Z].闽教基(2017)1号,2017-01-18.
[2]李水兵.2007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指导[J].语文教学通讯,2007(2).
[3]肖伟,王馨,张寅平,狄洪发.古诗词训练[J].建设科技,2008(10).
[4]王素利.浅析诗歌鉴赏中的人物形象[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8).
[5]马世坤.品“诗眼”析“炼字”——解析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J].阅读与鉴赏(高中版),2007(9).
[6]王小溪.总结类型立足规范增强题感——浅谈语文备考冲刺策略[J].考试与招生,2010(4).
(责任编辑:石修银)
2014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初中语文导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MJYKT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