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辅助,要借助微课的多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深化学生的阅读感知;借助微课的整合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41-02
1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开放性,教学形式也缺乏灵活性。在信息技术时代,要走出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教学,其中,微课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微课就是指采取以视频为载体的记录方式,录制的关于小学语文某个知识点或者是课堂教学某一个环节的微视频。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自主化的阅读中来,从而让他们的语文阅读更高效。
2 借助微课的多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如果对阅读内容缺乏兴趣,便不可能有效地投入到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去。对于静态化的閱读文本,小学生往往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微课由于融合了精美图片、动听音乐、有趣的视频等,具有多元化传递阅读信息的特点,能够引发小学生多感观参与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借助微课的多元性,让阅读内容生动化 小学生对于生动化的阅读内容会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微课对阅读内容进行优化,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内容生动起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引发起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制作微课。
如在制作《安塞腰鼓》这一篇课文的微课时,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利用文字介绍安塞腰鼓的相关资料,在这里向学生说明安塞腰鼓的特点;
第二部分,利用视频资料向学生呈现安塞腰鼓的表演;
第三部分,给学生播放《安塞腰鼓》这一篇课文的配乐朗诵。
这样通过这个微课就把课文中原本零散的资料整合化。这个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
可见,利用微课元素多元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多感观参与到阅读体验中,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文本阅读兴趣,为他们在课堂上实现高效的文本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借助微课的生动性,让阅读内容趣味化 微课资源具有生动性的特点,能够把枯燥的文本内容趣味化。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的微课,从而让阅读内容趣味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这一篇课文时,给小学生制作微课,首先,在微课中呈现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每一幅都非常生动,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其次,在微课中呈现一些民间剪纸艺人创作剪纸作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步骤与方法;最后,对这一篇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剪纸作品内容进行呈现,与课文内容进行结合。
通过微课有效地把课文内容进行生动化的处理,通过处理以后的课文内容,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趣化,从而激发起文本阅读的兴趣。
3 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深化学生的阅读感知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感知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感知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素养。微课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把原本学生体验不到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深化学生的阅读感知。
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拉近阅读距离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很强的广度性。但是,有一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比较远的,这样就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阅读距离,自然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如《草原》这一篇课文对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及风土人情进行了描写,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致。小学生在读到这一篇课文时,很容易对草原产生向往之情。但是小学生是没有去过草原的,仅仅凭课文中的文字介绍,他们并不能够有效地对这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触摸。因此,在本课的微课制作中,就利用微课给学生呈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及草原的风土人情这两大内容,通过这两大内容,把文本中的静态文字进行了动态化处理,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走入课文所描写的生动场景中去,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针对小学生阅读感知不强的阅读内容,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呈现,能够有效地把静态的文本文字动态化、生动化,从而有效地拉近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
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推进阅读对话 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对阅读内容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阅读的质量。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语言优美、构思精巧,给小学生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但是静态的文字描述不论多么生动,小学生还是不容易理解。因此,对于这一些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地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从而推进小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入对话。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篇课文的阅读重点是引导小学生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从而有感情地对文本进行朗读。文本对话的难点是引导小学生体验作者在课文中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对于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采取传统的讲解教学方式,小学生是不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体验的,也不能引导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因此,在教学中用微课给小学生呈现青海高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呈现青海高原的秋景图,将课文中静态的文字情境化,小学生就能够在微课直观化的辅助下,通过了解青海高原恶劣环境下柳树成长的过程,理解其蕴含的精神内涵。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因此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及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意蕴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促进小学生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
4 借助微课的整合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大数据时代,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课文内容,是很难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微课具有整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多元化的文本解读 仅仅依靠单一的文字呈现,小学生很难形成广阔的阅读视野,只有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微课具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小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
如《牛郎织女》是一篇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课文,这一篇课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特别是对课文中两个主人公——牛郎与织女——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生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还要善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情操。因此,在这一节课的微课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补充性资料,引导小学生对这一篇课文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而达到多元化解读文本语言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利用微课的整合性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
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拓展性的文本研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特别注重引导小学生进行拓展化的文本研读,以此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的整合性,引导小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文本阅读。
如在教学《詹天佑》这一篇课文时,为了能够引导小学生对詹天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成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过程进行体验,在微课中对这一段铁路的周围环境进行呈现,让小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建铁路的不容易,再让他们自己想一想应该如何设计建铁路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进行研读。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进行了有效的阅读思维,从而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化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精巧化的微课设计,通过微课引导小学生进行拓展性文本研读,这样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并且促进自己阅读智慧的提升。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高效化的。
5 结语
总之,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借助微课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小学生的阅读感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需要指出的是,微课仅仅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文在教学中都需要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灵活选择、合理运用。■
作者:徐立英,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高戈庄小学(266411)。
10.3969/j.issn.1671-489X.2017.0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