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范读

2017-06-06 01:51梅志军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青松范读笑声

◇ 梅志军

一次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二年级上学期教材《青松》一课。指导朗读时,我发现孩子们朗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总是不太正确,朗读的语气语调让人觉得 “大雪压得轻巧,青松挺得轻松”。于是,我有点着急了——

师:孩子们,大雪压在青松的身上,重不重?

生:(异口同声,且拖长了声音)重——

师:对,你们看——(我将双手轻轻地放在前排一个男孩的肩上)重吗?

生:(摇摇头)不重。

(我双手加大力气,使劲地往下压,学生开始吃不消了,慢慢地蹲了下去)

师:重吗?

生:(半蹲着点头)重,重。

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在范读“压”字时,声音低沉有力,语速故意放慢,并刻意地蹲了下来)孩子们,你瞧,雪好大呀,压得我不由自主地蹲了下来。(邀请刚才和我一起做动作的前排男生)这位同学,老师就请你也学着老师这样朗读这句诗。

(该生朗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读至“压”字时,我又双手猛压学生双肩,学生猛地一蹲,“压”字喷薄而出,好似胀满气的塑料袋突然被挤破了一样。当我请全体同学站起来朗读这两句诗的时候,读至“压”字,竟有十多个孩子在老师没有双手下压的情况下也做出猛地一蹲的动作。这种现象引来了台下听课老师的笑声)

师:孩子们,你看,这雪下得真大啊,我们很多同学都被大雪‘压’弯了腰,可是我们的雪松仍然挺且直!”

接下来的环节里,只要是朗读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压”字,不管是齐读,还是指名读,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身子猛地一蹲。课堂里时不时传来台下听课老师的笑声,而笑声在孩子们耳朵里无疑是最好的褒奖。于是,之后不管我如何告诫学生“我们只要读出‘压’字的感觉,不需要做出‘蹲下’的动作”,四十多个孩子仍我行我素,不亦乐乎地“蹲下”……

当时,听着台下一阵阵的笑声,我涨红了脸,恨不得给所有听课老师“蹲下”,心里更是嘀咕: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

走下讲台之后,我对这节课里朗读指导这一环节进行了深刻反思。我明白了,我不是要给台下听课的老师“蹲下”,而是要给眼前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蹲下”。

我只有“蹲下”范读,才会知道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尤其是对动作的模仿。所以,当我“蹲下”范读“压”字,并在一开始的指导过程中刻意让孩子也蹲下读“压”字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仅仅是揣摩、模仿我在范读“压”字的过程中音量和语气的变化,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我朗读“压”字时的动作,自然就会制造课堂闹剧。

我只有“蹲下”范读,才会明白低年级的诗歌朗读,只要孩子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画面就不错了。所以,我们在范读时刻意教学“停连、重音、语气”等朗读技巧就有点为时过早,容易出现老师自说自话的尴尬。

推而广之,当我们真正“蹲下”范读,才会懂得范读不是在学生面前“秀技”。在学生面前刻意卖弄华丽的朗读技巧的行为,它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会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之感。这样的范读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读,他们会觉得与老师的差距太大,有点望而生畏、不敢再读。如果学生惮于在老师面前开口朗读,那么老师的指导又从何谈起?

当我们真正“蹲下”范读,我们自然会知道朗读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一开始不会把握语速,处理不好停顿,注意不到重音,语势平淡,节奏凌乱是正常的。朗读指导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每节课里的 “陪伴”(指导、示范、陪练)。

当我们真正“蹲下”范读,对于“内容先于形式,适合才是根本”的理解就会越发深切,就会懂得什么样体裁的课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朗读调子。

当我们真正“蹲下”范读……老师们,早点“蹲下”范读吧!

猜你喜欢
青松范读笑声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帐篷里的笑声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飞云江
林青松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最后一棵“青松”忠魂永驻沙家浜
殡仪馆里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