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俊
【案例】
最近,听了一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的随堂课——“连加和连减”。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段。
师:(出示主题图及三个条件,如图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按照她们身上衣服的颜色,从左到右,分别叫她们小红、小紫、小蓝。
图1
生: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蓝折了26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同桌交流后,汇报)
生:小红和小蓝一共折了多少只?
生:小紫比小红多折了多少只?
生:小红比小蓝少折了多少只?
生: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师:(指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最特殊,怎么计算?
(同桌讨论后,师指名汇报)
生:19+27=46,46+26=72。
师:这是根据以前学的方法做的,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用竖式。
师:怎么用竖式算?
生:先把前两个相加,再加第三个数。
生:列两个竖式。
(师指名口述,板书计算过程,如图2)
图2
师:还有一个加数没加呢。
生:46+26。
师:怎么写呢?
生:列竖式46+26。
师:26写在哪里?
生:46下面。
师:还少了什么?
生:加号。
师:再画一条横线,计算。
(完成板书)
师:这样的算式叫作连加算式。
师:(手指板书的横式、竖式)这两种方法哪一种不容易出错?
生:竖式。
师: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
生:竖式简单。
生:竖式保险一点。
生:竖式不会出错。
师:那我们以后就用竖式计算连加。
(随后进入“连减”的教学)
【分析】
诚然,对于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我们不应该苛求。但是,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典型性,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1.时间观念不强,教学效率不高。每节课的时间是个定数,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但凡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哪个不“争分夺秒”呢?开始的几分钟,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大家会不会折千纸鹤?”“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按照她们身上衣服的颜色,从左到右,分别叫她们小红、小紫、小蓝。”显得冗长、拖沓,不如单刀直入地提问:“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而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由于没有紧扣“连加”这一核心内容,反而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显得更加直接、明确。
2.教学技能欠缺,互动方式单一。经过对数百节各种类型数学课的观察,发现教师往往习惯于两种互动方式:一是教师与几个学生轮番的“一对一”互动,二是教师与全体或部分学生的“一对多”互动,而鲜见教师组织、引导下的“生生互动”。“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方式看起来热闹、顺畅,效果不错,其实掩盖了课堂的丰富性、可变性。这样的课堂,教师教起来可控、省事,但是学生的思考机会被剥夺,不同思考被遮蔽。如果放手让学生先想、先做,学生思维的多姿多彩、参差不齐,就会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而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发现、甄别、选择,对互动过程的组织、引导、调控,其实是对当下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智慧的现实考量。
3.学情把握不准,目标定位狭隘。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关注了算得对,忽视了怎么算;注意了结果,忽视了过程;注重了知识,忽视了思维;照顾了少数,忽视了多数。教学目标定位的狭隘、偏颇,折射的是教师对学情把握的不足。就 “连加”教学而言,首先教师要思考:关于“连加”的运算顺序,学生知道吗?对于“连加”的运算方法,学生掌握吗?显然,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连加”,知道“连加”的运算顺序,并能口算。那么本课的认知目标就十分明确了:会用竖式计算,掌握用比较简便的竖式表示计算的过程;在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构】
师:(出示主题图及三个条件)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她们在折千纸鹤。
生:左边小朋友折了19只,中间小朋友折了27只,右边小朋友折了26只。
师: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她们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师:怎么列式?
生:19+27+26=?
师: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并选择几份代表性的作业,分别展示)
师:(展示作业 1:19+27=46,46+26=72)哪些同学也是这样口算的?
(大约十几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师:你们口算能力真强!
(师展示作业2,如图3)
图3
(展示作业3,如图4)
图4
师:他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用竖式计算的。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列竖式算的。
生:都是先算19+27=46,再算46+26=72。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一种方法是两个竖式分开来的,第二种方法把两个竖式连起来了。
师:哪一种简便一些?
生:第二种。
师:(展示作业4,如图5)这个呢?
图5
生:多了一个加号。
师:对,可以把中间的加号去掉,更加简洁。
生:他是先把三个加数一起对齐写下来,然后算的。
师:可以吗?
生:可以。
师:(出示教材上的简便写法)为什么数学书上推荐作业3的写法,不推荐作业4的写法?
生:这种写法能够看出“连加”的计算顺序。
生:这种简便写法不容易错。
(学生纷纷点头)
师:(指作业4)那你们为什么认为这种容易算错?
生:每次要算3个数呢。
生:数大的时候不容易记住。
生:有时算的还超过了20。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我们以后计算“连加”,就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