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昀
(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高校书院建设研究:基于商业模式理论的思考
王昀
(丽水学院商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书院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已愈加重要,然而鲜有研究系统梳理。借鉴商业模式的整合表达模型,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个层次构建了高校书院建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从以“打造最关爱学生的书院”为核心理念、以“构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为价值网络、以“德育为先、以文化人”为要求开展工作等3个方面对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开展书院管理提供参考。
高校;书院建设;商业模式
为更好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作用,不少高校沿袭古代书院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至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之外。书院提倡教德完善,注重人格教育,发挥保存、创造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把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渐形成一种重视人格陶冶的书院精神[1]。书院是高校学生除课堂外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意义甚至大于学院。尽管各大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它主要是以学生宿舍区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旨在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并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2]。
不少高校在建设书院制上取得阶段性成果,育人成效良好。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是从工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来看,书院制建设均缺乏有效的模式探索和系统梳理,无法避免遇到理念不清、目标不明、机制模糊、内容匮乏、方法陈旧等问题,严重阻碍书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打开了局面。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从顾客价值出发,组织、管理资源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3],它对于高校书院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协同各部门开展一系列价值创造工作,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取得成效。本文研究的目的即在于,在分析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高校书院管理模式,并探讨可能的实施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开展书院管理提供参考。
(一)商业模式理论概述
近年来商业模式对于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和成熟企业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4-5],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捕捉商业机会,从而以创造价值为目的所设计的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治理[5-6]。
尽管不少学者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阐述和解析,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广受认可的解析。本文认为王雪冬和董大海[5]构建的商业模式整合模型能够较好刻画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开展工作的特点,故,本文借鉴王雪冬和董大海商业模式的表达模型,对高校基于书院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与整合。
(二)书院建设模式
借鉴王雪冬和董大海构建的商业模式整合模型,本文构建起高校书院建设模式,见图1。该模型借鉴了计算机科学理论,通过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个层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层级网络,协调各层功能来完善网络的功能[5]。基于此的高校书院建设模式的核心逻辑就在于通过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协同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把“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和根本任务贯彻好、坚持下去。
图1 高校书院建设模式
核心层是指最终承载所有流量的层次。在高校书院建设模式中,核心层指向书院学生。尽管各个书院在文化氛围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定差异,但高校开展书院建设本质上均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价值创造的落脚点均是该书院内的学生,着重强调高校、书院在结合自身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要面向学生,围绕学生这个中心部署和安排各项工作。
汇聚层是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层次,执行数据汇聚、传输和管理功能,也就是将高校、书院的各种价值行为进行归类,并与学生相连接,具体体现在由书院学生价值、伙伴价值、书院价值构建起来的价值体系,多个主体在该价值体系下组成价值网络。书院学生价值是该价值体系的核心,代表了学生在价值网络中能够获得的满足其成长成才需要的相关价值。伙伴是指书院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所缔结共同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合作伙伴,如校内各书院、学院和部门,以及校外的实践基地等。通过这些伙伴在价值网络中积极履职、打造品牌、储备人才,并从中获取价值。书院价值表示高校、书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书院工作考核、文化氛围,是整个价值体系的终点与新一轮价值系统循环开始的基础。
接入层的作用是嫁接书院建设模式中的主观价值假设与高校、书院工作的实践,按照价值发生的不同阶段,分为洞察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洞察价值就是高校、书院通过各项思想研判工作洞察学生价值诉求的过程,是形成高校、书院价值主张的基础。高校、书院要通过洞察价值,引导受到纷繁复杂外部环境和资本主义思潮影响的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稳定、正确的意识形态氛围中通过调研深度挖掘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观察现实工作对于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规划今后可以作为的工作内容。创造价值是指高校、书院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以实现其本身基于洞察价值形成的价值主张的过程。创造价值要求高校、书院根据价值主张的规划,与校内外单位、部门等关键行动主体进行协同,着重设计活动和工作方案以及自身在其中的作用定位。传递价值是指将创造出来的价值从高校、书院这一供给端转移至学生这一需求端并为其感知、感受的过程。获取价值是指高校通过工作开展取得利益的过程。当然,这里的利益是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而获得学生满意、上级肯定并形成良好氛围、良性循环的“立德树人”工作生态,而非经济利益。
本文借鉴王雪冬和董大海商业模式的表达模型构建起高校的书院建设模式,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个层次对高校书院建设模式整体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下文将对该模式下可能开展的关键实施路径进行分析(见图2),以推进本研究。
图2 书院建设模式关键实施路径
(一)以“打造最关爱学生的书院”为核心理念
高校书院建设模式核心层指向书院学生,着重强调了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工作核心。全体教职工应高度树立“爱生如子”的育人思想,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痛学生之所痛,主动关心、切实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7]。书院工作关系到学生课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否将爱融入血液的开展工作将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获取书院相关工作所创造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最关爱”不是溺爱、不是迁就更不是放纵,而是更加用心、更为严格、更高要求的保障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①见打造“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专项规划[Z].丽水学院,2016.,对于学生懒散的作息习惯、混乱的生活作风、错误的价值意识等问题,均应该本着对其成长成才负责的态度,开展一系列工作纠正、扭转其错误的行为做法,真正将“打造最关爱学生的书院”工作开展的更有内涵、更有活力。
(二)以“构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为价值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程、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国内不少高校在开展书院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践行相关理念,如复旦大学书院建设强调“通识综合教育计划”与“全方位学业指导体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7],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学院+书院”的双院育人机制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看到,书院建设不仅仅是某一个高校下某一个书院的工作,应协同校内外多个单位、部门的力量共同开展,本文认为应该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书院工作的价值网络建设。鉴于现有研究,本文将书院建设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定义为一种协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组织育人”的,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联结书院内外关键主体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工作平台。即,围绕书院,准确把握书院下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联结学工、后勤、保卫、教务、团委等部门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单位,协同各部门职责和工作特色,组建书院自治工作队伍,精准开展价值创造活动,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赢,共同成长。
(三)以“德育为先、以文化人”为要求开展工作
书院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其特色文化、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学生,以达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养“德育为先”的大学生,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即遵循“德育为先、以文化人”的要求推进系列工作,让主观价值假设真正嫁接到工作实践之中来,完成书院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推动党建进书院,加强引领与发掘结合
当下社会发展愈加开放,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极易受到并且已逐渐受到各种思潮尤其是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影响,无法正确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产生错误、歪曲的价值诉求。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其成长成才的真正需求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要求高度重视加强政治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本文认为,要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进书院,加强对学生价值诉求的研判、引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价值洞察工作。书院可通过建设书院党员服务站、党员寝室先锋岗、党员之家,在书院内开展一系列党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带动团建,推动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有条件的书院,可以以楼栋为单位设置党支部,横向交融,纵向贯通,将“三会一课”制度扎根在书院中、楼栋中、寝室内,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软实力和阵地作用。
2.建设第1.5课堂,突出求是与修身结合
现有研究已经明确,书院制的实施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向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借鉴学习的重要象征[8],实施书院制的过程中,强调专业学习与人文修养的共同发展[7],即突出求是与修身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可构建平台连接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堂和生活娱乐的第二课堂,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结合专业学习的活动,本文将该类活动定义为第1.5课堂。将第1.5课堂这一活动形式作为核心作用机制能够极大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联动、有效补充这两者的缺失部分,从而形成第一课堂、第1.5课堂和第二课堂三螺旋上升的有效模式,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书院可以也应该根据本书院的文化特色,结合书院内专业分布情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组建旅游协会、机械协会等专业协会,基于此开展一系列第1.5课堂活动,打造书院特色的育人活动,充分发挥书院求是与修身功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价值创造工作。
3.加强渠道能力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和方式创新结合
营销模式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形式,其中“互联网+”作为渠道创新的一种是当下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4]。如何抓住“互联网+”,利用好自媒体,是书院开展工作并借此实现工作成效跨越式发展重要的机会窗口。书院应该抓住好现代技术发展,建设微平台、自平台,个性化、多元化、交互化、即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钱国军[10]还指出,要抓住、用好“互联网+”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会窗口,就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专兼结合的网络教育管理队伍,通过这支队伍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发布教育内容、“键对键”沟通交流等工作,通过“线连线”实现“心贴心”的价值传递工作。当然,“互联网+”技术带来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的改变并非是取代传统的线下教育范式,而是补充和递进,各书院应该着重培育和建设起品牌的书院平台,加强线上、线下互动,真正建立起价值传递的良好渠道。例如,借鉴国内先进辅导员的创新事迹,可以书院为主体或者以某位典型辅导员为主体,在书院内建设大学生心理辅导室作为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同时建立QQ群、微信公众号等可互动的线上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4.完善环境建设,促成发展与再发展的循环
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书院连同相关关键行动主体能够有效获取价值,无论是上级表彰还是学生的认可,都是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轮价值创造过程所获取的价值。同时以此带动打造的工作品牌与日积月累形成的文化氛围,又将作为初始投资之一进入下一轮价值创造的循环,不断促进书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断增值,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从现实看,并非所有书院在建设之初便能够拥有较好的硬件设施,更多的是建立在“书院制”这一概念之上的学生宿舍区管理模式,财政经费作为重要的外部支持对于这类“先天不足”的书院以及开展“锦上添花”建设的书院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共同抓硬件和软件,协同固定资产和品牌文化的建设,以此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与再发展的良性循环,真正助力书院学生的成长成才。
本文借鉴商业模式的整合表达模型,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个层次构建了高校书院建设模式,并就各个层次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该模式下可能开展的关键实施路径进行分析,进一步为书院建设提供意见参考。下一步应深入分析探讨书院建设模式中各个层次的工作机理,以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推动书院管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1994(2):66.
[2]田建荣.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3(1):60.
[3]JOHNSON Mark W,CHRISTENSEN Clayton M,KAGERMANN Henning.Reinventing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7(12):52.
[4]ZOTT Christoph,AMIT Raphael.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Entrepreneurial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2):181.
[5]王雪冬,董大海.国外商业模式表达模型评介与整合表达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4):49.
[6]姚明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4.
[7]乐毅.简论复旦学院的书院学生管理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52.
[8]郭俊.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兴起及其发展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3(8):76.
[9]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14.
[10]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51.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es in Universities:A Study Based on Theories on Business Models
WANGYun
(FacultyofBusiness,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
Academies on university campu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la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but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es has rarely been touched upon systematically.There are few systematical researches on it.Drawing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business model,the adademy construction model is formul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that is,the core,the convergence,and the access.With this model,the analysis is made on means of implementing the current philosopy of forging academies that shows the profoundest loving cares for students,formulating the pattern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and nuturing students bymeans ofmor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university;academyconstruction;business model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3.018
G64
A
2095-3801(2017)03-0096-05
2017-02-20;
2017-03-10
王昀,男,浙江丽水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