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俊,韩立民,罗亚茹,王 微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产业经济】
海洋水产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生产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徐敬俊,韩立民,罗亚茹,王 微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以山东省沿海475户水产养殖业主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参与碳汇渔业生产的意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的意愿不太强烈,愿意参与碳汇渔业的养殖业主占27.8%;调查样本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养殖规模越大、养殖场位于养殖示范区、认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渔业生产影响大、了解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的途径越正规、对国内外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行动的越了解、对通过碳汇渔业减排的认知度越高、认为碳汇渔业应得到补偿的程度越高的养殖业主越倾向于参与碳汇渔业;而养殖业主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养殖年限、销售状况、对当前气候与环境的关注程度、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和对渔业固碳作用的了解情况对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碳汇渔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建立碳汇渔业的生态补偿制度,尽快就渔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设进行试点工作等提升养殖业主参与意愿、促进海洋碳汇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碳汇渔业;海洋水产养殖户;参与意愿;Logit回归模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人类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核安全、气候与环境变化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最大威胁,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地球碳循环过程是影响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根据2016年11月4号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二氧化碳的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力争早于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硬性减排付出的经济代价不言而喻,吸收和储藏(碳汇)二氧化碳成为不二选择。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通过矿物封存、地质封存等工业手段减排温室气体,不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还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而通过森林、草场、渔类等生物方式进行的自然碳汇扩增模式,不仅操作方式简单、运行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多种效益;增加森林蓄积量、草场维护这类陆地生物碳汇方式固然重要,但其储碳时间比较短,成本相对较高,而渔业碳汇扩增模式在发展低碳经济、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治理控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海洋生物死亡之后而形成的保留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其碳循环周期可达上百万年之久,远超陆地生物的碳循环周期。因此,通过碳汇渔业品种的推广和海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大力发展碳汇渔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减排承诺的实现。
我国政府己经开始重视海洋渔业的低碳化转型,并在全球率先提出了碳汇渔业的发展理念。碳汇渔业实验区①例如:2011年7月11日,舟山市东极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暨碳汇渔业实验区揭牌成立,这是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牧场暨碳汇渔业实验区建设项目;苍南县现代渔业园区等,也具有渔业碳汇的功能。已经在我国沿海一些地区建立并试点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少专家也坦言,养殖业主对碳汇渔业的概念知之甚少,碳汇渔业知识的普及体系缺位甚至流于表面形式,渔民对碳汇渔业的理解更趋近于现实经济效益的考量,使得不少养殖户逐年缩小养殖规模甚至放弃。
目前对渔业碳汇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碳汇机理的自然科学研究,缺乏对碳汇渔业的产业发展及其发展机制的经济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海洋水产养殖户作为渔业碳汇的主要供给者,其参与碳汇渔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关注更少,鲜有相关研究成果。
“渔业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的碳汇能力,清除或移出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影响海洋碳循环能力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因此,可以把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温室气体效果的渔业生产活动泛称为“碳汇渔业”[1,2]。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构成了从初级生产者到顶级掠食者的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其在碳汇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碳汇功能的生物类群或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大型藻类、贝类、红树林和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等,虽然它们的生长区域还不到全球海底面积的0.5%,总量只有陆生植物的0.05%,但它们的碳储量(循环量)却与陆生植物相当,有超过一半或高达70%的碳被海洋植物捕集并转化为海洋沉积物,形成碳捕集和移出通道[1]。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 500万吨,海水碳汇养殖将每年从水体中移出碳大约230万吨,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 500万吨,海水养殖碳汇每年从水体中移除碳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3]。上述统计数字表明,碳汇渔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温室效应的控制、二氧化碳的减少都有不容小觑的贡献。碳汇渔业的理念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处于理论整合和概念统一阶段,实践发展的产业基础还需要夯实。
碳汇渔业生产活动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目前,由于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供给方面的不足以及认识方面的限制,中国渔业碳汇市场的建立还存在很多约束条件,远没有在环境与气候变化约束条件下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达成共识。增强对这一共识的认知,有助于利益相关者重新思考海洋渔业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对碳汇渔业的认知与积极参与是实现中国渔业碳汇服务自愿交易市场成功的关键。意愿是行为的基础,海洋水产养殖户参与渔业碳汇项目的意愿是指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许可(或约束)下,养殖户主观上是否愿意通过努力,增加具有碳汇功能的水产养殖品的品种和积极参与渔业碳汇的交易活动。有参与意愿的养殖户才有可能会实施具体的碳汇渔业养殖行动,没有参与意愿的养殖户就不会去实施具体的行动。从潜在渔业碳汇供给方微观主体——水产养殖业主的视角来看,对海洋渔业碳汇的认知度不高,将导致其参与渔业碳汇项目市场交易的意愿和能力受到抑制,不利于碳汇渔业的发展。
目前,生物碳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森林、草地等陆地生物碳汇业主参与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4-9]。主要是运用二元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碳汇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人均收入、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人均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等[5];也有学者选取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住房面积、农业收入占比、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林业收入、劳动力数量、林地面积、地块数量、林农与林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林农与集体组织之间的关系14个因子归类对应家庭经济情况、林业生产情况,政府部门的帮助,集体组织的帮助三大因素[6];还有人认为农户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因素包括农户年龄、参与土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前期收益满意度、后期收益预期、政府扶持力度、林业信息获取难易、道路交通状况、兼业化程度和项目组织模式等变量[7];有研究者将上述因素分类为风险偏好、个体异质性、社会资本和组织制度[8];对农牧民参与草原碳汇的影响因素分为农牧民个人特征(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特征(平均收入、收入构成、草场面积、牲畜存栏数、生计特征即农牧民的主要家庭收入来源于放牧,农耕还是半农半牧)、农牧民对草原碳汇的认识程度、及对相关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度等[9]。
基于上述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总结得出:业主个人及家庭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收入情况等)、生产特征(包括生产规模、生产年限等)、对生物碳汇的认知程度、补偿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对业主选择参与碳汇项目的意愿具有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养殖业主参与渔业碳汇意愿的影响因素时,参照上述文献的研究成果展开,建立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参与渔业碳汇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如下:
尽管《京都议定书》以及2016年11月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没有关于海洋渔业碳汇功能的表述,其所衍生出来的碳汇交易和碳汇项目尚不包括渔业碳汇,但是,随着人们对渔业碳汇的研究和各国减排压力的不断增强,在后“巴黎协定”相关国际性谈判中,渔业碳汇与其他陆地生物碳汇一同,被纳入到国内及国际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要加快渔业碳汇标准的统一,获得共识,逐步推进渔业碳汇的市场化运行,尽早就渔业碳汇市场和碳平衡交易制度进行研究。
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参考上述文献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山东沿海的水产养殖业主关于碳汇渔业认知及其参与意愿进行调查,通过有关计量模型对影响养殖业主碳汇渔业认知及参与渔业碳汇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制定渔业碳汇自愿市场的供给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山东是我国渔业大省,也是重要的海洋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消费市场,其中碳汇效果明显的养殖品种丰富,例如海带养殖、贻贝等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选取山东省作为调研样本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16年8月初,课题组以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四个市海洋水产养殖户为样本,分别在青岛崂山区的沙子口街道、黄岛区的琅琊台街道、即墨市的岙山卫镇、城阳区的红岛街道、棘洪滩街道、胶州市的营海镇发放问卷140份;在烟台牟平区的姜格庄镇、大窑镇、芝罘区的崆峒岛、莱州市的虎头崖镇发放问卷140份;在威海文登区的宋村镇、荣成市的虎山镇、崂山街道、成山镇发放问卷140份;在日照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岚山区涛雒街道发放问卷80份。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样本有效率达95%。根据前述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养殖业主关于海洋碳汇渔业的认知及其参与意愿的特性,选取相关变量如下表(表1)所示。
调研测试问卷中的内容和语句是否为受测者了解是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为确保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调查质量,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预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养殖业主关于渔业碳汇认知及其参与意愿方面存在的概念模糊和理解差异,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采用一对一的调查方式,对渔业碳汇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普及。
表1 模型解释变量选择与赋值Tab.1 Selection and assignment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of the model
2.2 样本的基本特正
表2显示了被调查养殖户的个体、家庭及生产情况、对渔业碳汇认知情况、参与意愿等方面的特征。
(1)被调查养殖户的个体、家庭及生产情况的特征。在475家水产养殖户中,具有参与碳汇渔业愿意的养殖户有132家,占27.8%,不愿参与碳汇渔业的养殖户有343家,占72.2%,可见,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条件,多数水产养殖户并不愿意参碳汇渔业品种的养殖。从样本的基本特征来看,从事水产养殖的样本户的户主年龄均值在50.47岁,受教育程度主要为高中及以下(占99.4%),由于海洋水产养殖是一项经验及技术累积程度较高的生产活动,养殖品种的选择、放养密度、病害防控、饵料投喂等等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养殖经验,这一特征与中国水产养殖业劳动力的现状基本相符;养殖年限均值在16.44年,养殖规模相对不是很大,大规模养殖的只占样本数的1.7%,这也与中国水产养殖业小规模、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经营特征相符;家庭收入主要依赖于养殖收入,62.9%的养殖户认为其家庭收入的40%~60%来源于养殖业,这一状况主要与养殖生产复杂性相关,需常年进行劳动投入,养殖户家庭成员无暇从事其他生产活动;销售情况数据显示,认为销售困难的养殖户只有20%左右,由于水产品贩运户和经纪人很多,养殖户对市场信息的比较迅速,售渠道比较畅通;养殖场在养殖示范区内的养殖户不到调查样本的一半,集中连片养殖、规模化经营的特征不明显,符合目前的养殖现状。
(2)被调查养殖户对碳汇渔业认知情况的特征。水产养殖户对海洋碳汇渔业的认知是其参与意愿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碳汇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碳汇的有效供给。海洋水产养殖户在气候与环境变化等外部性条件的影响下,只有认识到碳汇渔业生产的重要性,才愿意并且能够生产渔业碳汇产品,进而推动碳汇市场的建立和交易活动的实施。总体来看,养殖户对当前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关注的程度不是很高,表示非常关注的样本数为0,表示比较关注的只有9.9%;了解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途径比较正规,道听途说的人数为0,大都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渠道获得信息;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活影响较为明显,没有人认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活没有产生影响,但认为影响很大的样本人数也不是很多,多数人认为影响一般(占49.3%);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认同度不是很高,73.9%样本人数认为影响一般及以下;对渔业固碳作用的了解也不乐观,72.2%养殖户样本表示不太了解甚至是不了解;对通过渔业减排温室气体必要程度的认知方面,超过一半以上(占53%)的养殖户认为必要程度在一般以下;对于渔业碳汇应得到的补偿程度却有63.6%养殖户比较有必要和很有必要,普遍认同。
(3)被调查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意愿的特征。在475份有效问卷中,有343人不愿意参与碳汇渔业,占被调查样本的72.2%,只有132人参与碳汇渔业,占27.8%,不到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碳汇渔业,促进渔业碳汇的有效供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海洋水产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的意愿是二元离散变量,愿意参与渔业碳汇的养殖户赋值为1,不愿意参与的赋值为0。对于二元离散模型的选择,多应用Logit或Probit模型,本文选择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模型形式为:
表2 样本的基本特征Tab.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s
愿意参与的概率与不愿意参与的概率比为Pi/(1-Pi),对(1) 式做对数转换,可得到Logit回归模型的线性模型:
式中:α表示回归截距,即回归方程的常数;β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例如,β1表示水产养殖户的年龄变量的系数)。根据前述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水产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意愿的描述性分析,结合碳汇渔业的特性,选取的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设意愿选择变量为y,其中“1”代表水产养殖户愿意参与碳汇渔业,“0”代表不愿意参与,影响y的n个自变量分别为x1,x2,x3,…,xn(例如,x1表示表示水产养殖户的年龄变量)等,Pi为水产养殖户愿意参与碳汇渔业的概率(愿意=1),则1-Pi为不愿意参与的概率(不愿意=0)。
3.2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PSS17.0软件,将475个样本的16个变量数据代入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以向后步进法(backward LR),先将全部变量合并在一起进行回归,将不显著的变量中p值由大到小逐步剔除,不断重复拟合,直到剩余变量都显著为止,共进行了8次回归,得到8种计量估计结果,为节省篇幅,表3仅列出将全部变量纳入模型的结果和最后一次(第8次)回归模型的结果。不同拟合的结果相差不大,第8次回归模型整体检验的-2对数似然值为54.780,Cox&SnellR方为0.656,NagelkerkeR方为0.946,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表3 Logit模型估计结果Tab.3 Estimation results of Logit model
根据表3所列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作如下解释。
4.1 海洋水产养殖户个人及家庭特征的影响
(1)养殖户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碳汇渔业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养殖户文化程度变量在模型中通过了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1.076)。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越高的养殖户碳汇渔业参与意愿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果与王昭琪等(2015)[5]、张丹等(2014)[10]的关于林业碳汇的研究结论一致,宁可等(2014)[11]的调查研究也认为随着受访者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农户更愿意参与碳汇林经营。这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越高的养殖户,接受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越强,更能理解碳汇渔业的意义,因此也越愿意参与碳汇渔业。
(2)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养殖户越愿意参与碳汇渔业。这一结果贾进等(2012)[12],、王昭琪(2014)[13]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但是杨帆等(2016)[7]认为家庭收入水平是家庭经济能力和经济地位的体现,决定着家庭公共政治地位及公共话语权。因此本研究认为,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的养殖户,参与碳汇渔业项目后,其在收益分配谈判中具有更多话语权,对碳汇渔业收益的剩余索取越具有说服力,这可能是导致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的养殖户越具有参与意愿的一种解释。
4.2 海洋水产养殖户生产特征的影响
(1)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变量在模型中通过了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0.955),这说明养殖规模越大的养殖户越愿意参与碳汇渔业。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可以与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这一变量相联系,养殖规模越大的养殖户说明其养殖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也高,在碳汇渔业收益分配的谈判中越具有份量,越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分配,因此也越具有参与意愿。
(2)养殖户的养殖场是否位于养殖示范区这一变量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7.321),对参与意愿影响显著。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2006年农业部颁发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海洋水产养殖示范区的目标。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据此制定了省级以上养殖示范区的创建标准,目的是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发挥养殖示范区示范以及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养殖产业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因此,位于养殖示范区内养殖户相较于其他,接受和理解有关信息的能力高,对碳汇渔业项目的意义比较清楚,更愿意参与碳汇渔业的经营。
4.3 海洋水产养殖户对渔业碳汇的认知特征的影响
(1)养殖户了解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的途径变量在模型中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3.935),这说明媒体宣传对提高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养殖户了解气候变化的途径越正规,对碳汇渔业的理解越透彻,越愿意参与碳汇渔业项目。
(2)养殖户对国内外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行动的了解程度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1.600),这一结果与宁可等(2014)[11]的结论一致,因为只有认识到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国际化行动,才能促人们产生环保意识,进而形成参与意愿。
(3)养殖户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给渔业生产带来影响这一变量也通过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2.494),原因是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越大,越影响到养殖业主的生活、收入水平,自然愿意通过一定的行动来改变这种影响。
(4)养殖户对是否有必要通过碳汇渔业减排这一变量也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2.059),但对于是否知道渔业有固碳作用这一变量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看似矛盾,其实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气候与环境变化给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显著,如果渔业减排具有减轻这一影响的作用,养殖户自然希望参与其中,因此对通过碳汇渔业减排的意愿显著;但是由于目前渔业碳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基础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固碳作用不确定性太大,目前也没有对渔业碳汇交易制定明晰的政策以及鼓励措施,因此,养殖户对是否了解渔业有固碳作用的参与愿意不太显著。
(5)养殖户对碳汇渔业应得到补偿的程度这一变量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2.909)。王昭琪等(2015)[5]认为“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对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很多农户表示,参与林业碳汇能从中获得较大收益,所以愿意参与其中。”杨帆等(2016)[7]的研究也认为“经济收益是林农考虑持续参与项目与否的重要因素,对经济收益的满意度和预期越高,林农的持续参与意愿越强。”因此,养殖业主从碳汇渔业应得到补偿的程度越高,参与意愿也越大。
5.1 结 论
通过建立Logit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对碳汇渔业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与碳汇渔业的养殖业主占27.8%;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对海洋碳汇渔业具有一定的认知,但认知的程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对渔业是否有固碳作用的认知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渔业生产兼具生计渔业与商业渔业的双重特点②FAO渔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会议文件认为小型渔业具有商业性和生计性的双重特点(2003年2月24—28日,罗马)。http:// www.fao.org/3/contents/540b63d9-1513-5a07-b165-b89725293b08/Y5025C00.HTM#P516_50569,海洋水产养殖对于个体养殖户具有双重功能——谋生与谋利,更多是为了生存保障,因此,在资源养护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足。因此,如何平衡水产养殖业在满足养殖户的生存需求的同时又能产生保护环境的正外部性具有非常现实的紧迫性。
调查样本显示,文化程度高、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养殖规模大、养殖场位于养殖示范区、认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渔业生产影响大、了解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的途径正规、对国内外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行动的了解和对通过碳汇渔业减排的认知度高、认为碳汇渔业应得到补偿的程度高的养殖业主倾向于参与碳汇渔业。受教育程度越高、养殖场位于养殖示范区的养殖户,其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相对高,尤其是对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信息与了解的途径也越多,能理性地分析和接受渔业碳汇对环境改善的宣传,所以参与碳汇渔业的意愿越强。碳汇渔业是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渔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养殖规模大的养殖户对碳汇渔业具有更大的期望与参与意愿。基于价值信念规范(VBN,value-belief-norm)理论,环保运动的支持取决于那些认为环境价值受到威胁,并相信他们的个人规范有助于恢复环境价值的社会个体,而且在许多情形下,人们采取的对环境有益的行为往往是由其他需求所引发的[14],因此那些认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渔业生产影响大、了解气候与环境变化问题的途径越正规、对国内外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行动的了解程度越大的养殖户其参与意愿也越强。对通过碳汇渔业减排的认知度高、认为碳汇渔业应得到补偿的程度高的养殖业主期望通过碳汇渔业获取更多的补偿收益,所以其更倾向于接受碳汇渔业的推广与发展。
而养殖业主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养殖年限、销售状况、对当前气候与环境的关注程度、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和对渔业固碳作用的了解情况七个方面的因素,对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就年龄而言,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0.47岁,“知天命”之年对于渔民而言难免限于固定思维,所以参与意愿较弱;家庭劳动力人数、与销售状况的结果显示,两个极端的统计数据大体相当:家庭劳动力人数为 2人的占15.4%,5人的占19.8%,销售状况不好的为20.2%,好的占26.9%,其参与意愿两相抵消,导致意愿不显著;养殖户的养殖年限均值为16.44年,说明其养殖品种已经基本固定,养殖经验已经基本成熟,不愿意承担改变养殖品种从事碳汇渔业不确定的风险,结果为不显著;对当前气候与环境的关注程度、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和对渔业固碳作用的了解情况也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养殖户的生活环境地处沿海,相对于内陆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没有太多感触,即便了解渔业具有碳汇功能,但由于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补偿措施对碳汇渔业予以保障,因此,不愿意参与碳汇渔业。
5.2 建 议
根据上述结论和调研结果的研究,为提高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对碳汇渔业的参与意愿,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碳汇渔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尤其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高海洋水产养殖业主关于碳汇渔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意义的认识水平,增强他们对贝藻类等碳汇渔业养殖品种对海洋碳循环贡献的关注程度。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均证明,海洋生态系尤其是渔业生产活动对二氧化碳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对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大型藻类的养殖活动有利于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不同季节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15]。“为全面了解中国海洋渔业碳汇潜力,需要建立海洋生物碳汇与渔业碳汇计量和评估技术,建立系统的近海生态系统碳通量与渔业碳汇监测体系和观测台站”[16]。
在基础科学研究的推动下,引导我国碳汇渔业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对海底草场、海底森林的维护,营造有利于海洋生物生长与繁衍的生态环境,完善海洋生物食物链结构,推动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工程建设,保证实现资源养护与渔业生产的相容性;二是优化渔业养殖结构,通过建立人工藻礁增殖区,增加藻类养殖品种的产量,夯实碳汇渔业的基础,构建鱼、贝、藻多营养级养殖种类并存的符合养殖模式;三是打造碳汇渔业“示范园区”或碳汇渔业“基地”,为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示范。
(2)建立碳汇渔业的生态补偿制度,以税收或补贴的方式促进养殖业主从事碳汇渔业品种的养殖。“政府在激励海洋碳汇渔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7],碳汇渔业的发展,既需要基础研究的投入,也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碳汇渔业作为一种具有正的外部性效应的产业,其溢出效应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才能激励海洋水产养殖业主从事碳汇渔业品种的养殖。“在发展碳汇渔业的时候会面临着越界碳源与碳汇的国际外部性问题,所以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必要建立长期的碳汇渔业协议,创建机制,增进总体福利”[16]。从宏观上制定碳汇渔业激励政策,国家或地方财政支出增列碳汇渔业支出预算项目,有计划地对碳汇渔业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在微观上调控由于小农生产模式引致的海洋水产养殖生产活动的“偷懒”、“公地悲剧”等机会主义行为和个别企业实施碳汇渔业由于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而出现的“缺位”现象。
(3)尽快就全国性统一渔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设进行试点工作,形成完备的碳汇供求机制。目前,陆地生物碳汇的交易,例如林业碳汇已经进行试点交易,海洋渔业碳汇也应该尽快纳入。焦念志认为,中国“若能率先研发制定海洋碳汇标准并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必将有利于抢占先机,把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18]。根据《巴黎协定》的相关规定,到2020年,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机制中,发达国家每年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1 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数额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尽管《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没有关于海洋渔业碳汇功能的表述,其所衍生出来的碳汇交易和碳汇项目也没有包括渔业碳汇,但是渔业碳汇标准的率先研发与统一,有利于在后“巴黎协定”相关国际性谈判中获得主动权。建议我国政府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试建立专门的渔业碳汇模拟交易中心,逐步推进渔业碳汇的市场化运行,进而在全国及全球范围内实现养殖渔业碳汇生态服务的有偿化,实现海洋渔业的碳汇价值。
[1]唐启升.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J].江西水产科技,2011(2):5-7.
[2]肖 乐,刘禹松.碳汇渔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和实际意义碳汇渔业将成为新一轮渔业发展的驱动力——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J].中国水产,2010(8):4-8.
[3]泽 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解读“碳汇渔业”[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1(6):6-7.
[4] Poudyal N C,Bowker J M,Siry J P.Factors influencing buyers’willingness to offer price premiums for carbon credits sourced from urban fore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Society,2015,7(3):205-220.
[5]王昭琪,苏建兰.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5(5).
[6]明 辉,漆雁斌,李阳明,等.林农有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愿吗——以CDM林业碳汇试点项目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7):102-113.
[7]杨 帆,曾维忠,张维康,等.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林业科学,2016,52(7).
[8]朱 臻,黄晨鸣,徐志刚,等.南方集体林区林农风险偏好对于碳汇供给意愿的影响分析——浙江省风险偏好实验案例[J].资源科学,2016,38(3):565-575.
[9]张文娟,哈斯巴根.农牧民参与草原碳汇项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锡林郭勒草原牧区调查数据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6).
[10]张 丹,杨文杰.林农参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2):160-164.
[11]宁 可,沈月琴,朱 臻.农户对森林碳汇认知及碳汇林经营意愿分析——基于浙江、江西、福建3省农户调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63-69.
[12]贾 进,程 琳,马春雷,等.林农对碳汇交易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赤城县的调查[J].南方农村,2012,28(10):32-35.
[13]王昭琪.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及影响因素动态分析——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4(5): 75-78.
[14]Stern P C,Dietz T,Abel T,et al.A Value-Belief-Nor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 Movements: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ism[J].Human Ecology Review,1999,6(2):81-97.
[15]蒋增杰,方建光,韩婷婷,等.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J].渔业科学进展,2013,34(1):50-56.
[16]唐启升,刘 慧.海洋渔业碳汇及其扩增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3):68-73.
[17]于谨凯,黄 群.基于碳汇功能的中国海洋渔业政府激励机制分析[J].海洋经济,2011,01(6):1-7.
[18]张 静.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开发海洋碳汇应抢占战略制高点[N].中国气象报,2016-04-13(001).
Analysis on the Willingness of Marine Aquaculture Household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Carbon Sink Fishe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XU Jingjun,Han Limin,LUO Yaru,WANG Wei
(Management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475 coastal aquaculture owners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of the Logit regression model show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marine aquaculture households to participate in carbon sink fisheries is not too strong,and thos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rbon sink fisheries account for 27.8%;the survey samples show that the mariculture owners wh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a greater proportion a their aquaculture income in the total household income,a larger scale of farming and their aquaculture farms are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recognize the great effect of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fishery production,have a formal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oard in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have higher awareness of emission reduction and a stronger desire to get compensation for the carbon sink fishery,would be more inclin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rbon sink fishery;while the farming owner's age,the number of family laborers,breeding period,sales status,the concern over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 on fisheries and life,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fixation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In order to promote marine carbon sink fisheries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he carbon sink fisheries,establish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ishery,and carry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pilot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shery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to improve farming own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Carbon sink fishery;Marine aquaculture households;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Logit regression model
F307.4
:A
:2095-1647(2017)01-0018-12
2017-01-06
徐敬俊,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与管理、渔业经济与管理,E-mail:xujingjun@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