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卿 郑丽玲 林梅娟 彭春兰
护理管理
护理专案改善对降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
卢惠卿 郑丽玲 林梅娟 彭春兰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 方法 成立专案小组,对湿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实施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后,湿包发生率由0.42‰降低至0.06‰,改善前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结论 护理专案改善方法用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湿包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目标管理。
灭菌;护理专案改善; 湿包;发生率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是指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以管理理论为依据,以应用问题处理过程为方法,动员护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力量,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人、事、物进行改善,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活动[1]。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室首选的灭菌方法,灭菌结束后从灭菌器中取出的物品,水分含量一般不超过3%(手感干燥),超过者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2]。湿包要重新清洗、包装、灭菌,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干扰了科室的正常工作秩序,并延误临床科室使用[3]。预防、识别和处理湿包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湿包提示灭菌失败,加强医院供应室的管理,降低湿包发生率,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降低湿包发生率,2015年11月-2016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对消毒供应室湿包进行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灭菌包均采用山东新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真空度为0.08 MPa,脉动次数为3次,灭菌温度132~134℃,工作压力0.21 MPa,灭菌时间8 min。选取2015年1~10月的灭菌包数据作为改善前组,共有灭菌包54 478件,其中发生湿包23件,湿包发生率为0.42‰。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进行改善后的灭菌包数据作为改善后组,共有灭菌包31 644件。
1.2 改善方法
1.2.1 成立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共有成员7人,由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担任组长,活动小组分析讨论并制订改善方法与步骤,制订培训计划、内容并负责专案改善措施的落实。制订活动进度,自2015年10月启动,预计为期6个月。活动小组设立不合格灭菌包登记本,每月对各个阶段的活动进行小结、评价。
1.2.2 现状调查
2015年1~10月消毒灭菌室灭菌包总件数为54 478件,发生湿包23件,湿包发生率0.42‰。
1.2.3 查找问题及原因分析
活动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湿包发生的原因,针对湿包发生的末端原因,进行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原因:①护理人员缺乏湿包相关知识,科室培训考核不到位,针对性欠缺,无系统的培训计划;②物品包装不合格,过重或者过大等[4-5];科室相关流程指引不完善,对新护士带教管理欠规范,没有正规演示,知识更新不及时;③物品装载不合理,护理人员和消毒员操作不熟练,没有按行业标准进行装载;④刚灭菌后的物品冷却时间不足;灭菌包存放不规范,无灭菌物品规范存放指引;⑤一个包裹中放置金属器械过多,产生冷凝水多,不易气化[6];⑥灭菌器性能差,蒸汽含水量过大,蒸汽中冷凝水含量高,蒸汽质量及管线设计不合格;⑦没有定期督导质控,没有定期进行湿包原因分析,没有固定培训和督导人员。
1.2.4 制订、实施对策
针对湿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作改善活动对策实施方法。①组织培训,制订详细培训计划,每月4次定期以理论培训及技能操作培训两种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工作原理、湿包相关知识、湿包的处理流程、高压炉物品装载与装卸操作、供应室十大安全目标等。强化科室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水平。②加强包装质量监测,对照行业标准进行物品包装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制定各种器械包组装图谱指引,便于新员工操作。做好双人核对、检查器械包是否过重或过大,松紧是否合适,在对包裹打包时适当调控金属器械的数量。护士长和组长常态化督查,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物品包装方法,使合格率达100%。③更新、完善灭菌器装载及卸载技术操作流程及指引,培训护理人员和消毒员,实际操作练习标准灭菌物品的装载方法,达到考核人人过关。护士长每周至少对消毒员操作进行1次督导,将此项目纳入供应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④制定灭菌物品规范存放指引和标准,灭菌后物品待冷却时间>30min才能取出存放,不能存放在不透气的层板上、密实容器或橱柜内,应按行业标准进行存放。强化培训,使护理人员准确掌握。⑤每日灭菌前检查灭菌器柜门、锁扣、蒸汽调节阀、排气口蒸汽等是否处于完成状态。灭菌器每月由护士长、质控员和消毒员进行1次全面检查。每季度设备科专业工程师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压力表每半年送质检部门校验,安全阀每年送质检部门检验。每年对灭菌器进行校验1次,确保灭菌器正掌使用。⑥护士长每月抽查灭菌后的无菌包,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手术室征询无菌包使用情况及是否出现湿包。活动小组组长每周督查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无菌间护理人员每天每炉进行包外质量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后,湿包发生情况显著少于改善前(P=0.002)。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前后湿包发生情况比较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供应室的核心工作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必须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为前提,以抓住流程的管理为基础,以监测的结果为保障[7]。湿包现象是消毒供应室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通过护理专案改善对消毒供应室的湿包情况进行整改,湿包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改善活动根据湿包发生的原因,进行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原因,通过制定实施对策,检查、处理、效果评价,按照PDCA管理方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流程、规范和指引,使湿包质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对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科室将改善后的湿包管理进行了标准化,建立了湿包的标准判定方法及处理流程,建立了标准的物品包装操作流程、灭菌器装载和卸载操作流程、无菌物品贮存及发放工作流程。
护理专案改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科学手段,近年来在台湾地区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8]。护理专案是一种应用科学的方法,动员组织力量,以有效达成目标的活动,更是一种具开创性、系统性、有效地运用有限资源而期待获得最大效果的问题解决方案[9]。我院供应室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后强化了科室人员的参与意识,调动了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使科室人员树立了自我质控的意识,提升了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计划、规范操作流程、环节督导管理和措施落实,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目标管理。
科室根据存在的问题开展质量专案改善,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促进了医疗和护理质量持续渐进地提高[10]。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小组替代传统职能小组,建立了高效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转移了职能,改变了低水平的质量管理,效果良好。护理行政专案的突出优势在于发挥团队的智慧,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护理临床、行政、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护理品质的提升[11]。
[1] 何金爱.护理专案改善方法与案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8.
[2] 谢运娣,程越.PDCA循环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04-106.
[3] 黎小梅,幸敏,刁美红.品质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器械包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10(5上):1211-1212.
[4] 岑琼.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管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2,27(11):95-96.
[5] 袁园,巢晓萍,孙学春.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湿包的影响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9(24):4905-4907.
[6] 吴佳伟,周染云,张莹,等.集中供应手术器械灭菌湿包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72-873.
[7] 汪琴.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中国临床护理,2010,2(2):168-169.
[8] 陈学芝,高桃,高红富,等.护理专案在降低消化内镜手术用物准备不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99-101.
[9] 彭方国,卢志勤,曾海燕,等.浅谈护理专案.世界临床医学,2015,9(1):39-41.
[10] 张财香,陶胜茹,蒋妮军.专案改善在提高呼吸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5,29(7):2623-2624.
[11] 申丽,石贞仙.台湾护理行政专案介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0):3911-3912.
Applying nursing project improvement to reduce wet packs after autoclaving
LUHuiqing*,ZHENGLiling,LINMeijuan,PENGChunlan.
NursingDepartment,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Shanwei,Shanwei5166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nursing project improvemen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wet packs after autoclaving. Methods A specialized project team was set up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wet packs. The main causes were foun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ing the nursing project improvement, the incidence of wet packs reduced significantly from 0.42‰ to 0.06‰ (P=0.002). Conclusions The nursing project improv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wet packs after autoclaving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bj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sterile supply room.
Sterilization; Nursing project improvement; Wet pack; Incidence
516600 广东汕尾,广东省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护理部
卢惠卿,E-mail:1911396530@qq.com
*Correspondingauthor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3.025
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