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佳 王金香
随着天津市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并且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上,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标准如何构建,才能与以工作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的能力要求相匹配,是当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作业这门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
接发列车作业是笔者学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主要介绍我国铁路现场指挥列车运行人员如何办理各种情况的接车与发车作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操作信号、连锁、闭塞设备及车站TDCS系统等设备,实现正确办理闭塞、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开放信号、立岗接车、指示发车或发车及报点等接发列车作业过程,培养接发列车组织指挥能力;通过确认接发列车条件、确定接发列车方法,培养学生非正常接发列车应变处理的能力,从而达到铁路车站值班员岗位任职要求。
此课程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职业性。所以,结合笔者学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作业这门课程的课改情况和相关团队的一些实践经验,对本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进行初步研究与探讨。
一、岗位化课程定位
通过走访各大铁路运输企业的相关站段,经调研分析,明确了本门课程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按照晋升级别可分为: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等行车岗位。根据这些现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确定了各行车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接发列车工作认知;双线自动闭塞接发列车作业;单双线半自动闭塞接发列车作业;单线自动站间闭塞接发列车作业;行车设备故障接发列车作业;运行条件变化接发列车作业;施工(维修)接发列车作业。职业岗位要求:能够正确操作信号、连锁、闭塞设备及车站TDCS系統等设备,正确办理闭塞、准备接发列车进路、开放信号、立岗接车、指示发车或发车及报点等接发列车作业过程,培养接发列车组织指挥能力。完成此项任务需先修线路与站场设备运用、信号与通信设备运用等专业基础课程。依据现场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定位,课程遵循岗位的要求走,岗位技能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就设置相对应的内容来学习与实践。通过学习全部任务要点,使得学生提高各种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应变处理能力,从而达到铁路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岗位的任职要求。
二、课程内容案例场景化
接发列车作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接发列车作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车站值班员等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按照“行业需求、岗位实用、课证一致、技能为主”和“行动导向学习”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大量真实案例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将接发列车模拟和真实情景纳入教学内容,将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操作加入课程内容当中,将证书考核中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纳入教学内容,使接发列车作业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贴近现场工作实际,贴近铁路运输行业,符合接发列车工作的职业要求,也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职业化教学过程
本课程采用的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部教学内容均在一体化的接发列车光电场模拟实训室完成。教师预先设置好不同的接发列车条件,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作业方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过程。每个设置好的学习情境均构成一个完整的作业过程,当学生完成一个情境的学习之后,可以掌握办理闭塞、布置与准备进路、开闭信号与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发车或发车、开通区间的知识和方法。学生以行车岗位群(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实行岗位轮换,便于对每个岗位的把握及相互配合,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学生成为主角。作业完成后,学习小组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思路,各小组之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起到启发、提示、引导的作用。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对本课程与岗位技能对接的研究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以及利用模拟仿真设备等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模式贯穿全过程,通过形象化的演示,再加上FLASH动画及视频录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理论并掌握实操技能。同时开发多元化数字化校园平台,课程团队制作了接发列车作业课程网页,该网页可为师生的互动交流搭建起实时、高效、可视化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料。目前,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作业习题、参考资料、试题等都已传至网上,并可以开展网上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总之,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交替进行,表现形式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为教学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乐于实践、勤于思考、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提高了应变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五、过程化考核比重上升模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七成比例,期末考核占三成比例。
过程性考核包括以下几方面:出勤成绩;学习态度(课堂小组讨论积极性、课外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工作单成绩;分任务考核。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理论考核成绩。
本课程的考核主要是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突出过程考核,重视任务考核,任务考核占过程考核的30%。要注重平时评分的汇集。这样的考核体系得出的结果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进而激发学生过程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六、企业化师资队伍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极强的核心课程,为了更好地展现此课程的职业与实践两大特点,笔者学校积极与北京铁路局塘沽站、天津西站、南仓站、天津站、石家庄车务段、唐山车务段等多个企业单位合作,邀请企业技能专家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本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内容。积极研究听取企业专家提出的各种典型教学案例以及各岗位的技能要求,将意见与建议深入融进课堂教学过程,使得教学内容尽量与现场实际作业过程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演练接发列车各岗位的作业模式,使得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就能掌握现场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在特定实训环节中,组织学生参与现场实际接发列车作业的生产工作,使得学生在掌握各个岗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亲身感受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与实操技能的真实状态。
课程标准能否与职业岗位技能实现无缝对接,是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现今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同岗位技能的对接,较好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高职毕业生们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顺利顶岗,同时也帮助企业大大缩短了培训时间。对于各高职专业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更需要研究探索教学的各项细化过程和各职业岗位不同阶段的要求,研究未来工作实际区域的发展变化。因此,只有明确方向,才能真正地实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