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法
[摘要]朱自清散文《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也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人们陶醉于作者构设的美好春景中,很少有人去关注一个事实:一篇由散文大师精雕细琢的作品,被教材编者大量修改!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原作和现行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材春原作比较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严谨写作的散文大师,正如他在《关于写作答问》中说:“我写作很慢,……因为得随时斟酌字句,所以写得很慢。既然随时斟酌,完篇后改动便少。……写作散文,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我都用心较量,特别是句式。”由此我们不能不深刻感受到朱先生对作品的“斟酌”。他为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而写的《春》,自然也是“斟酌”再三的作品,而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将这篇作品编进《语文》第一册时,却做了较大修改,现行教材采用了人教版1981年的修改稿。对照由朱自清之子朱乔森编的《朱自清散文全集》里的《春》,现行教材与原作有26处不同。下面选择几处修改加以研讨。
“水长起来了”改成“水涨起来了”,即“长”被改作“涨”。
《现代汉语词典》“长”有“增加”的义项。“涨”的义项则是“(水位)升高”。那么哪个词更符合语境呢?看看完整的句子:“山润朗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句子是承上句,具体写春天来了,山、水和太阳的变化。这三个事物,唯有太阳是专指具体的事物,其他是泛指。山自然是所有的山,水也自然是所有的水。既然不是专指江湖池塘,水位升高显然是不恰当的。雨随春而至,普降大地,大地水汽增加,方能见到“太阳的脸红起来”啊。如此看来,还是原著“长”字恰当。朱自清先生在《了解与欣赏》一文中说:“一是文字的新变。一个作家必须要能深得用字的妙趣,古人称为‘练字,便是指作家用字时打破习惯而变新的地方,教师就也要在这方面求原文作者的用心。”这个“长”字,能不能说就是朱先生所说的“深得用字的妙趣”呢?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改成“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即“响”被改成“响着”。
被增加的“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表示动作的持续”或“表示状态的持续”。文章描述的是牧童吹短笛,有情趣罢了,谈不上笛声悠扬。“持续响”既不符合实际,也没有美感可言,所以还不如“响”好。
“乡下去”被改成“在乡下”。
“乡下去”,是谁“乡下去”?是后文“撑起伞慢慢走路的人”,也就是到乡下踏青赏春的人。“乡下去”是口语,很短促,表达了到乡下的快速决定,踏青赏春的急切之情被凸显出来。另外,改成“在乡下”和后面的“小路上”,“石桥边”的结构方式是不一致的,失去了朱先生散文的“音韵美”。
“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被改成“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原作是两个句子,表达处于什么状态的两种人。两种什么样的人呢?前一种是到乡下去的人,也就是前面的“乡下去”省略的主语。他们到乡下做什么呢?踏青赏春来了,否则走到小路上,石桥边和“慢慢走着”就费解了。当然要理解成因下雨了,乡下泥泞难行,所以“慢慢走着”似乎也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但与作者要表达的迎春心情肯定是不一致的。“披着蓑,戴着笠的”是定语后置,修饰的是“农夫”。农夫冒雨耕田,是“争春”之举。这两种人其实都是作者用“心”所见。一闲一忙,相互映衬。被修改后的也是两个句子,前者表达的是处于什么狀态的人,后者是表达人(农民)怎么样,句式是不一样的。原文的表达更像诗歌语言的排列,有跳跃性。而后者句子事实上是有点别扭的。“披着蓑,戴着笠的”是个定语成分,“披着蓑戴着笠”则是谓语成分。定语后置现象在《春》里还有:“嫩嫩的,绿绿的”。“把定语的次序加以变换,一方面使句式变化多姿,另一方面更清晰地强调了定语的表意作用。”(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
“他们的草屋”改成“他们的房屋”,即“草屋”被改成“房屋”。
把“草房”改成“房屋”,应该说是只照顾“八十年代”学生的阅读实际,忽略“草房”在语言环境中的“景语”。朱自清散文语言有绘画美,有了“草房”难道不多了些中国画的元素?更何况草房是作者写作那个年代江浙一带乡村盖在田间的临时建筑,符合当时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