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

2017-06-01 21:34张娟娟
职教论坛 2016年35期
关键词:重塑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摘 要:“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職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重塑

作者简介:张娟娟(1979-),女,江苏如东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编号:GYJY/2016/01),主持人:马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35-0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位工匠默默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勤俭奋斗、无私奉献,凭借着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神话。这就是“工匠精神”(Crafts mans Spirit)。有着“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会视之为一种信仰,力争做到最好,绝不浅尝辄止,更不会敷衍应付。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初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家高度提及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拥有诸多知名企业,恰恰也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崛起和成功的钥匙。正是因为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蜚声海外、誉满全球。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就需要“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才有可能实现。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国家近几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院校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克服困难、突破障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改变以往粗鄙的状态,力争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提高办学软实力。政府和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吁和期盼与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中,结合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用“工匠精神”认真负责地培育好每一位学生,为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真正创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职业教育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获得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更多的认可和青睐,才能扭转公众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偏见。

一、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传统的工匠虽然也从事制作活动,但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乏榫卯、赵州桥、都江堰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如今,“工匠精神”是政府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而提出的新人才观。所谓“工匠精神”,不仅指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手工业者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任何职业人在普世工作中的信念和精神追求;“工匠精神”蕴含的不仅仅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内涵释义,更多地被视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最具价值的文明财富。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是与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有显著区别的价值理念。倡导“工匠精神”回归,已成为当下社会共识。如今,“工匠精神”被提及,绝不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追忆,而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工匠精神”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的最高精神成果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具体化理解,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它分为三个层次:工匠专注、细致于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工匠忠诚、献身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态度;工匠乐于技术工作必须具有的较高的人文素养[1]。因此,“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只有把握好“工匠精神”的本质定义,才能使“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2]。

今天,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德国、日本是制造业强国,早就意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国家制造业和经济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3]。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局面。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倒逼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民众的学习观念、就业观念以及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离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专业技能运用得不够娴熟,工作中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是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场生存状态。职业教育若要乘势而上,长远发展,就得改变原来的唯规模、唯速度、唯成果、唯奖杯的人才培养模式,摈弃“粗鄙”,走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之路,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做“精”、做“细”、做“强”,回到“慢”的艺术上来。这里所说的“慢”不是指凡事漫不经心或慢节奏,而是指拒绝虚名、沉下心来、用心揣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映射。从学校经营和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做好育人工作。对于任何事,哪怕是小事,只要有利于人才培养,都研究透了,并且都做到最好。“工匠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强心剂”,是职业教育的新机会、新挑战、新起点和新方向。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刻不容缓。职业教育应紧跟上这股潮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戒骄戒躁,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做“精”、做“细”、做“强”,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

二、“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及回归

纵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都未写入其中,更别说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限于培养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学会应用某项技能,從不涉及引导学生追求工作过程中“极致”和“完美”这样的高远目标。“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荒芜之地。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和本科教育被认为是“正统教育”,而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升本”上。另外,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一直不如人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欲望弱,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基本或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这种局面制约了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本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侧重技能培养,看重就业状况,而忽略人的价值观塑造,这样的现状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需要确立和重塑工匠精神的地位。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重任,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摆脱普通教育目标对它们的影响,看清职业教育的目标,重拾“工匠精神”,评估“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工匠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确保毕业生入职前就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工匠精神”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工具性能力的同时又获得了与技术、技能相关的精神力量,真正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这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满足了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

在职业教育中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更清醒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更清楚地看到职业教育的方向和未来的表现。在职业院校中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工匠精神”承载了对技能培养和职业教育的雄心壮志,为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注入了永恒的信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合理的公共认知:技能是效率,是品质,是口碑,也是劳动之美,崇尚技能、培养技能、强化技能正是职业教育独特的价值所在。归根结底,“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我国能不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只有以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我国制造业才能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个重任理应由职业教育自觉承担。

“工匠精神”要求人具备专注、执着、坚守、淡然、精细等品质和“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这如同一阵春风,给职业教育这一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实际工作中技术、技能的培养。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不是“两张皮”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一定要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并利于个人所属组织和周围群体的精神层面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纯粹的、并能够持续成长、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躁。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能参照“工匠精神”的每个棱面反思自己的心态和工作作风,不忘初心,凡事走心,不浮躁,不功利,不马虎,不敷衍,凡事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职业教育定能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三、“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实现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我国制造业虽起步晚,却发展迅速,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数量多而品质一般、创新能力弱等现象。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变革是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为激活职业教育内部系统活力而变革。职业教育不仅要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完整体系,更要注重现有职业教育内涵与质量的提升,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教育工作者静得下心、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日复一日地坚守奉献,要有“根雕者”的心境,用心揣摩、精雕细琢,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塑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以一己之力践行“工匠精神”。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锤炼。职业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实践是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渠道。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关联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深切感受到它的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构建仿真工作环境、进行专业实训是较好的培养方式。当然,实训虽然模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但不能完全取代企业实习。高职院校虽拥有仿真的软、硬条件,但它的虚拟运营只能是短期的,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全部真实环境,更没有浓浓的企业文化[4]。所以,还要进行校企合作,把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了解并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走进并融入企业经营文化,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近距离地向岗位上那些优秀的具有“匠人精神”的“大师们”学习,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知识、技能、素养和品质高度融合,“技皮”、“术骨”、“匠心”一一到位,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真实地感受企业文化,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积累和耳濡目染培养起“工匠精神”。

二是情怀培养。职业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拥有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情感和持有的真实的、稳定的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怀并非孤立存在。职业教育除了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还应该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的情怀。在学习、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工作、坚定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情操。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怀,才能从内心产生对自己工作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突出的敬业精神,才能专注于工作、坚持改进和提高,做出精品和优品。职业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技能大赛、奖牌和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职业情怀的培养。否则学生在入职以后很难热爱自己的岗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追求完美和极致了。而这些正是现代企业在甄别人才时所看重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情怀在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热爱工作、专注于工作、追求卓越和不凡的人必定能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的附加值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并且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是细节积累。好品质形成于好习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不放过任何细节,需要从生活、学习的点滴做起,体知躬行。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训练资源,比如说,保持宿舍、校内公共区域和校外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有序,注重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衣着朴素、整洁,做人诚信、可靠,为人谦恭、友善;课堂上认真听课、吸收知识的养分;课后有规律地复习,温故知新;对待作业毫不含糊,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完成;遇到难题“穷追猛打”、刨根究底;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不认输的精神,斗志昂扬,拼搏到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敷衍、不苟且,力求以百分百的热情实现百分百的满意。“工匠精神”的养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重细节、凡事全力以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日积月累地将“工匠精神”逐渐内化成自身的内在品质。

四是兴趣牵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永无止境地探索未知问题、醉心于所喜欢的活动的驱动力,是保证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最活跃的因素。兴趣牵引下的学习和工作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展现生命意义的平台,实现个人精神满足的通道。天赋挖掘、兴趣培养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切入点,是确保“工匠精神”培育有效性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毫无兴趣可言,何谈“工匠精神”的闪耀?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细心观察学生的特质,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并巧于挖掘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在专业某一方向的兴趣,引领他们进行有创造性的探索,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某个领域钻研打磨、精益求精,这样才能逐渐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是文化渲染。“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得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如果没有培养“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工匠精神”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噱头。学校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样板的打造活动”[5]。职业院校虽然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大多还未凝炼独具特色的精神理念,未能营造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形成于长期的价值激励。“工匠精神”的培养耗时耗力,且周期长、见效慢。职业教育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摈弃以往浮躁、功利的工作作风,用长远的目光和理解、包容、鼓励的心态去评价每一个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不给教师和学生太大的压力,营造宽松、和谐、友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精品、优品要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要塑造典型和榜样,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滥竽充数,多一些心血之作。

六是系统传承。“工匠精神”一时兴起或被开始重视并不难,难在能坚持下去,更难在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传承下去。德国那么多好的公司之所以能存续上百年,正是因为他们能通过信息整合,将公司优秀的技术、经验和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职业教育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数据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数据库便于随时查找,用于人才培养和学校的长期发展,比如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优秀作业和实习报告、技能大赛获奖作品、论坛、专栏、讲座、演讲、表演、展览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质资源妥善地保存起来,用于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系统传承是“工匠精神”培育长盛不衰的制度保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好比是工匠,学生就是教师不断研磨、专心打造的产品。教师应当在德育上勇于担当、言传身教,在专业上抽丝剥茧、精益求精,像匠人一样追求育人工作的极致和完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对授课模式的反复推敲、对育人方法的用心琢磨,无不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对职业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教师要有甘当示范和典型的意识,用自己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完美、堅守奉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知识构建,探索教育教学艺术,将“技以载道”作为职业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触及灵魂的职业教育。

如果说“工匠精神”经历过一段混沌的岁月,那么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即将来临。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和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起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的重任,探索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普及、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结合试点,推进具有“工匠精神”优秀人才的培养研究,引领“工匠精神”新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以学历辨能力”的氛围,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坚持“工匠精神”培养方法,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反过来,工匠精神培养促使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手段,提高整体办学能力,并且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6(22):85-89.

[2]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5]付小悦.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N].光明日报,2011-6-29.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猜你喜欢
重塑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