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芹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我国艺术特色的文化艺术,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本文以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的策略,以提高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38-02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学校舞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族民间舞技能、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民族民间舞是祖先们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民间舞窥探中国民族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因此,学校教育十分重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舞蹈教学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学校解决。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策略不仅能够提高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而且对我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封闭。首先,大多数学校的民族民间舞教学采用“一贯式”教材,教材内容比较封闭。具体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较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并没有出现多大变化,教材内容缺乏更新。另外,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种类没有区分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大多非艺术专业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采用专业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但是,学生缺乏民族民间舞蹈基礎,难以理解专业性的教材内容;其次,大多数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采用“一体式”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标准,忽视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区域特色。
(二)教学方法单一。首先,很多学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采取田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到民族民间舞蹈所反映的具体生活中,进而获取舞蹈灵感,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蕴含文化内涵的了解。但是,部分学校民族民间舞蹈的田野作业的随意性较强,没有计划,也没有对相关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调查,学生的田野作业只是为了放松,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知识,田野作业形式化现象严重;其次,在网络时代,教师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料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部分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只在理论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对优秀民间舞蹈的欣赏和学习,严重影响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片面。首先,部分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将学生的舞蹈技能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舞蹈素养、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严重与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部分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舞蹈技巧,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将学生视为学习的客体。另外,很多学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主要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缺乏对平时表现、进步程度、努力程度的考核,考核制度不合理。
(四)教师素质不高。首先,部分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不了解教育行业的发展动态,没有积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能力等学科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其次,部分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入研究,容易自我满足,没有积极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理论和舞蹈技能,也没有深入剖析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仅仅停留在舞蹈技能上,导致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最后,部分民族民间舞蹈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缺乏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一味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的中心地位,采取传统说教式教育模式和灌输式教育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的舞蹈学习主动性。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国际化发展的挑战。首先,在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多数人喜欢追求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舞蹈,忽视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教育产业化发展为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教育产业化也给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舞蹈界的浮躁心理越来越明显,很多舞蹈者急于求成,缺乏田野调查的耐心,依靠自己了解的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资料大肆进行自我标榜,严重影响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发展的挑战。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在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舞蹈研究人员只注重对舞蹈动作、舞蹈套路和舞蹈表演形式的传承,忽视了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导致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形式化现象严重。另外,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众群体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受众群体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沉迷于现代舞蹈和西方舞蹈。这就要求民族民间舞蹈充分展示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才能够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优化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首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加强知识舞蹈教学,丰富舞蹈着的文化知识与科学知识,积极响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民族民间舞蹈者学习文学、美学、民族学、心理学、音乐、哲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积极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并且,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积极重视创新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意识和舞蹈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其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以自然舞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舞蹈和音乐的旋律和动作让学生感受民族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和与意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悟,让学生在了解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舞蹈情感深化对舞蹈的感悟,并在舞蹈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重视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积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深入剖析民族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将民族民间舞蹈张所包含的宗教信仰、民族观念、价值观念等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另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避免盲目学习西方舞蹈的现象,盲目学习西方舞蹈会使民族民间舞蹈失去民族性和历史性,严重损害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应在坚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适当汲取西方舞蹈中的优势,將西方舞蹈优势引入民族民间舞蹈中,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价值。
(三)改革课程体系。首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积极构建开放的教材体系,对民间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突出民间素材的个性特征,进而美化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并且,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重点挖掘各种珍稀的民族民间舞种,并研究珍稀民族民间舞种的发展策略,将民族民间舞种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赋予民族民间舞种以时代精神。另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在加快教材本土化和民族化发展的同时,强调民族民间舞蹈走向世界,积极研究其他国家民族舞蹈的特色,取长补短,优化民族民间舞蹈;其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积极重构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数,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适当设置选修课,为学生提供选择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应积极开设隐性课程,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渗透在学校文娱活动、社团活动、民间采风活动等校园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优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寓情于教,情动于舞——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J]. 杨梓. 北方音乐. 2014(01)
[2]论当代“学院派”民间舞之文化形态[J]. 刘丽. 艺术百家. 2008(06)
[3]试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的存在依据——再看《大地之舞》[J]. 卿青.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3)
[4]“凭情负气” 勇于创新——浅谈舞蹈诗创作现状及未来之走向[J]. 金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