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考述

2017-06-01 11:29鲍君惠
关键词:汴河鸿沟大运河

鲍君惠

(郑州市文物局,河南 郑州 450006)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考述

鲍君惠

(郑州市文物局,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汴河上游,直通国都开封,在国家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元时期,因黄河泛滥而开凿的贾鲁河,沟通了黄淮水系,郑州段运河成为贾鲁河一部分,在元明清时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现为郑州市一条重要的排涝河和景观河。

中国大运河;郑州;鸿沟;通济渠;汴河;贾鲁河

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古都郑州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又增加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其水工遗存包含汴河遗址段和索须河段两部分。汴河遗址段是通济渠连通黄河的渠首,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境内,现已探明的河道遗址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大堤处,南至索须河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埋于地下。从堤湾村丰硕桥向东折,至祥云寺村汇入贾鲁河,全长15公里的这一段为索须河段。通济渠索须河段部分河面宽达40余米,两岸设有堤防,河堤基宽20余米,顶宽近7米,河床宽200-300米,是郑州市西北部的主要泄洪排涝和景观河道,千百年来一直绿波荡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整体状况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目前已有多部论著对其进行介绍,但其中的一段关键河段,通济渠郑州段,虽有《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申遗与保护利用研究》①朱瑞增等:《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申遗与保护利用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历史价值及遗产廊道构建研究》②李静兰:《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历史价值及遗产廊道构建研究》,郑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活态遗产体系研究》③朱瑞增、张维华、赵炜、周平:《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活态遗产体系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考古发现与走向初步研究》④顾万发:《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考古发现与走向初步研究》,《古都郑州》2014年第4期。《通济渠郑州段的地位、价值和意义刍议》⑤张振明、王俊:《通济渠郑州段的地位、价值和意义刍议》,《古都郑州》2014年第4期。《郑州都市区建设中促进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保护的对策思考》⑥李瑞:《郑州都市区建设中促进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保护的对策思考》,《华夏文明》2016年第6期。等论文就其价值、作用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但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变幻无常等原因,这段运河在各个历史时期内的开凿和管理状况,具体的形成和曲折的发展等状况至今仍是扑朔迷离。作为中国大运河中的一段关键河道,本文对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状况进行较为完整和深入的考述,或可对中国大运河其他河段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裨益。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一、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的鸿沟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点河段,也是开挖时间较早的运河之一,其前身为鸿沟。鸿沟最早的雏形来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两岸居民深受其害。大禹不负众望,利用黄河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将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①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5页。

为了治理黄河,大禹在中原大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②曾运乾:《尚书正读》卷2《禹贡》,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80页。。大禹疏导沇水东向出为济水,济水潜流入黄河,河水向南溢出,聚积为荥泽湖。自荥泽湖以下的黄河开始有固定的河道,黄河、济水、荥水、索水、须水、京水、郑水等在荥泽湖汇流,由此荥泽湖成为天然调节水量的蓄水库。在此基础上,大禹疏浚河道,开沟挖渠,引流荥泽的洪水,消除洪灾。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中将这一过程简单记载为:

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

“蒗荡渠”的具体位置在荥阳县北:

(黄河)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③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02页。

而蒗荡渠,又称莨菪渠,正是鸿沟的别称。对此,宋代地理志的记载较为明确:

禹又于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以通淮、泗。至大梁浚仪县西北,复分为二渠:一渠元经阳武县中牟台下为官渡水;一渠始皇疏凿以灌魏郡,谓之鸿沟,莨菪渠自荥阳五出池口来注之。其鸿沟即出河之沟,亦曰莨菪渠。④脱脱等:《宋史》卷93《河渠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318页。

这些古代地理著述的记载,均证明了大禹治水通九道,鸿沟水系初具雏形。

春秋时期,鸿沟被称为“邲水”。《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邲城(今河南荥阳东北)在邲水之旁。对于这一事件,地理名著《水经注》进行了解释,肯定邲水为汴水(鸿沟)的别称:

济水于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在敖北。⑤《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8页。

因为邲音汴,后避反字改为卞字,加水为汴,所以邲水也就是汴水。其后的注释“在敖北”,更加证明了邲水在敖山之北,与鸿沟相同。汴水是鸿沟的别称,邲水自然也是鸿沟的又一名称。杨太铋先生考证鸿沟时就说:“然自此水开通后,于历史关系颇重,春秋时谓之邺水。”⑥杨太铋:《禹贡地理今释》,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第71页。陈隆文先生也认为,汴河故道的上游“应从古邲水开始”①陈隆文:《郑州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战国时期,魏国为了引水灌溉农田、便利黄河两岸疆域的交通往来,在大禹治水的基础上开凿鸿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据《竹书纪年》记载,魏国“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因为“大”与“鸿”同义,所以这条“大沟”被称为“鸿沟”:“大王之地,南有鸿沟”②《史记》卷69《苏秦传》,第2253页,第2273页。。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鸿沟,也就是通济渠的的雏形。

战国时期的鸿沟水系,“系从荥口引水”③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即从位于现在河南省荥阳市东北的敖山东北的荥口引黄河水为源,与济水混流,向东流经荥泽北,再向东南流与济水分流,流至圃田泽后,再向东流至开封,然后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把黄河与济水、汝水、淮河、泗水等河道连接起来,正所谓: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④《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第1407页,第1407页。

鸿沟向南连接淮河、邗沟,与长江贯通;向东通济水、泗水,沿济水而下,通淄济运河;向北通黄河,溯黄河西向,与洛河、渭水相连。以鸿沟为基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运河网就此形成,郑州段运河成为鸿沟承接黄河的第一段运河。

除了从荥口引黄河之水,鸿沟还有一引水处曰宿胥水口。《竹书纪年》有魏人“塞集(宿)胥口”的记载。另有阴沟水口,有“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⑤《水经注疏》卷23《阴沟水、汳水、获水》,第1933页。的记载。其它水口,如济隧、十字沟以及酸枣水口等,都是为适应黄河多沙善淤、河床多变和主流经常摆动的特点而设立。这些水口承担着重要的战略作用,牵涉着沿岸城镇的兴亡:

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⑥《史记》卷69《苏秦传》,第2253页,第2273页。

故而在合纵连横中,秦国以决水口来威胁魏国。总之,虽然水口多变,但其位置,大都仍在今天的郑州地区。

鸿沟的开凿,促进了魏国经济的腾飞。沿鸿沟两岸,魏国“粟粮漕庾,不下十万”⑦刘向编订,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卷22《魏策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23页。,充分发挥了运河的交通和灌溉功能:

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记,然莫足数也。⑧《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第1407页,第1407页。

正是具备了优越的水利交通条件和灌溉农业区,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成为商业重镇,魏国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除了交通和灌溉功能,鸿沟还被用于军事战争之中。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大将王贲攻打大梁,久攻不下,决定以水灌城:“引河沟水而灌大梁。”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34页。大梁遭此浩劫,成为废墟,鸿沟水系也变得紊乱。

秦国利用鸿沟水系和济水等河流,把在南方征集的大批粮食运往北方,并在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兴建规模庞大的敖仓,作为转运站。敖仓因位于敖山上而得名。秦国选敖山建粮仓,北临黄河,正处鸿沟转入黄河处,对于加速漕运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众多物资,通过鸿沟转运至敖仓,再西运关中,供中央财政,又北运边塞,供应军需。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建议刘邦夺取此仓,就说:“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①⑦《史记》卷97《俪生陆贾列传》,第2694页,第2694页。刘邦“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②《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327页。,奠定了争霸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③楚汉战争中,刘邦攻占成皋,就近使用敖仓的粮草物资,与项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20公里的广武山上隔广武涧对垒,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平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以东归楚。后人据此认为广武涧为鸿沟,非也。已有论文对此进行了考证,如《广武涧并非鸿沟》(李趁有:《广武涧并非鸿沟》,《中州古今》1990年第3期)、《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等。东汉时,敖仓继续发挥着贮存转运作用,仅在永初七年(113年),就有“滨水县彭城、广阳、庐江、九江谷九十万斛,送敖仓”④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0页。。汉魏时,敖仓仍是物资供应的中心,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曹操讨伐袁绍之时,奉劝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⑤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1《魏书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页。。后来在与袁绍征战中失利,曹操“以军退,屯于敖仓”⑥《后汉书》卷74《袁绍刘表列传》,第2398页。。总之,秦汉之世,敖仓因鸿沟而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有“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⑦而争夺天下之说。

两汉时期,鸿沟称为蒗荡渠、汳渠、俊仪渠等,如图1。⑧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管理规划·规划图纸》,2015年,第2页。西汉时,河南郡荥阳县的水系除了汴水、冯池,还有蒗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⑨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28《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5页。。东汉时,鸿沟水系的许多支流因黄河泛滥而淤塞,只有其主水道汳(汴)水尚未断流,这条水道被称为汳(汴)渠。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于濮阳,泥沙淤寒了菏水和汳渠河道,鸿沟水系遭到破坏。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永平十二年(69年),“议治汳渠”。汉平帝召见王景“问水形便”⑩《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王景陈述利害,应对敏捷。于是汉明帝下令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一道治理汴渠。王景、王吴在对汴渠进行了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等工作后,又“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⑪《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5页。《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0页。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并且修筑了“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⑫《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5页。《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0页。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的千里大堤用来巩固汴水河堤,使汴水在堤内流淌。黄河从东北流入大海,汴水从东南流入泗水,黄河与运河分流。“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⑬《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5页。《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0页。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汴渠的漕运功能得以恢复。因为“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也”⑭《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5页。《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0页。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汴渠之所以称其为浚仪渠,是因为此渠向东流往浚仪(今河南开封)。这次引黄河水的口门,不再是荥口,而是汴口石门。这是因为,“战国时魏人自荥口引河,东汉阳嘉以后,荥口又脱河,济水口又临河了,又复改用汴口引河”⑮《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5页。《水经注疏》卷5《河水五》,第405页。《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6页。《水经注疏》卷7《济水一》,第650页。徐相乾:《鸿沟故道行经今开封以西段考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年第5期。。虽然此次治理汴渠取得了成功,但因其它相关河道未加治理,汴渠水运又逐渐湮废。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大运河发展缓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为了北方征战,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条名为白沟的运河。此后先后开凿睢阳、利漕、成国等运渠,形成了以白沟为主干的运河网,为隋代开凿永济渠和通济渠奠定了部分基础。

图1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鸿沟水系图

二、隋唐时期的通济渠郑州段

隋唐时期是中国运河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大规模开挖、修缮、疏浚大运河的时期,也是大运河航运繁荣的时期。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始于隋文帝时代。定鼎天下之后,隋文帝为摆脱北周王室因连年征战经济衰退的局面,把发展渠漕输运、商贸物流事业摆在了朝廷政务的重要位置。开皇四年(584年),隋政府割荥阳郡东北部与卷县(今原阳县西南部和武陟县东南部)合并新置广武县,建县治于黄河之阴、汴水之阳,以加强对漕运的管理。开皇七年(587年),由于汴渠受黄河侵道的影响导致运能下降,隋政府命蒋国公梁睿于汴口增筑汉古堰(即后来的梁公堰),遏河入汴。仁寿元年(601年),隋政府更名广武县为荥泽县,突出此地的水运交通功能。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隋炀帝为了巩固中央政权,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利用自然河道或前代旧渠,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同时,运河的开凿也与隋炀帝个人需求有关。他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繁华的生活享受,积极动员人力物力开凿东南运河。大业元年(605年)三月,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①魏征等:《隋书》卷3《炀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3页。。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又自板渚(今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疏通莨荡渠故道使水入淮,到达山阳(今江苏淮安)。由此可知,通济渠的修建充分利用了鸿沟已废弃的故道、东汉重修后的汴渠等,并在郑州连接黄河,是连通黄河与淮河并到达洛阳的运河。

通济渠的开凿,直接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成为隋朝运河的主体部分。此渠宽四十步,烟波浩渺,沿渠筑御道,植柳树,“柳色如烟絮如雪”②白居易:《白居易集》卷4《隋堤柳》,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6页。,形成了“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③皮日休:《汴河怀古》,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1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559页。的美景。“地管御河”的郑州,出现了“商旅往返,船乘不绝”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67《李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83页。的繁忙景象。

唐朝大运河的基本河段、格局、走向基本沿袭隋朝,如图2。⑤《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管理规划·规划图纸》,第2页。但其名称,却有“广济渠”“汴河”,另有“汴水”“蒗荡渠”“俊仪渠”“汴渠”等等,不一而足。引黄河水的口门有“石门”“斗门”“水门”“荥口”“板渚”“汴口”“洛口”等名称,十分繁多。究其原因,应该是黄河数次变迁,湮没原有河道,后代开新口疏新道,故而变更新名。但其位置,大都在今天的郑州境内。唐政府对于大运河的管理主要在维护航道,大规模疏浚河道,改建部分河段方面。开元十五年(727年)正月,唐玄宗命令将作大匠范安及“检行郑州河口斗门”,“发河南府、怀、郑、汴、滑三万人疏决开旧河口”⑥《旧唐书》卷49《食货志下》,第2114页。,通济渠郑州段更加通畅。

图2 隋通济渠、唐汴渠示意图

天宝十四年(755年)之后,由于朝廷疲于应对安史之乱的缘故,黄、汴漕运处于疏于管理、失于维护的困境而难以通漕。宝应元年(762年),贼灭国宁,尽快恢复漕运,保障京师供应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广德二年(764年),刘晏“以检校户部尚书为河南及江淮已来转运使,及与河南副元帅计会,开决汴河”①《旧唐书》卷49《食货志下》,第2117页。。经过刘晏的治理,漕运事业复兴,唐王朝衰退的经济有所转变。郑州段运河便成了上承黄河,下启淮河、长江,为社会经济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关键河段。

三、宋代的汴河

北宋王朝循前代隋、唐漕运的成功经验,把汴河视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建国之本。淳化二年(991年)六月,由于上游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汴水决堤。宋太宗闻奏,亲临河堤督促防汛抢险。当宰相、枢密院使等大臣劝阻他回驾时,他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②《宋史》卷93《河渠志三》,第2317页,第2317页。他下令调步卒数千人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后,才回宫。由此可见,汴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系带,可以说是北宋政府的生命线。尽管此时运河众多,但通漕主要依靠汴河。天禧三年(1019年)汴河漕运粮食竟达八百万石,为北宋时期漕运的最高纪录。汴河已成为把经济重心的南方与政治、军事中心的东京开封连结起来的重要纽带。正所谓:“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③《宋史》卷175《食货志上三》,第4250页。以京城为中心的“四大漕渠”,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又名蔡河)、五丈河(又名广济河),有3条流经郑州,其中的汴河,即是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如图3。④《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管理规划·规划图纸》,第2页。郑州在全国水路交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窥一斑。

建隆二年(961年)春季,汴河因久旱水浅、难以行漕而直接影响到新兴的北宋王朝的经济发展速度。为补充汴水水源、筑牢经济基础,宋政府“导索水自旃然,与须水合入于汴”⑤《宋史》卷93《河渠志三》,第2317页,第2317页。。旃然是索水的上游,在今荥阳市南,与须水合流入汴河,成为宋朝初年汴河的源头。这是北宋王朝建立后对汴源(旃然河)的第一次治理。熙宁年间,秘书丞侯叔献于汴河两岸置斗门,分支渠引京、索二水,并三十六陂,兴建水利,开展淤田建设。⑥《宋史》卷95《河渠志五》,第2367页。元丰元年(1078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献议导洛入汴时,上疏说:“汜水出玉仙山,索水出嵩渚山,合洛水,积其广深,”可以补充汴河的水量,并且指出“两旁沟、湖、陂、泺,皆可引以为助”⑦《宋史》卷94《河渠志四》,第2327、2328页,第2328页。。元丰二年(1079)正月,入内供奉宋用臣明确提出:“引古索河为源,注房家、黄家、孟家三陂及三十六陂,高仰处潴水为塘,以备洛水不足,则决以入河。”⑧《宋史》卷94《河渠志四》,第2327、2328页,第2328页。这些陂塘就建为水柜(调节运河供水的蓄水工程,即用于航运的水库),平日蓄水,当汴河水量不足时放水入汴河。由这些举措可知,“郑州境内的河湖,是汴河水流的重要来源”⑨鲍君惠:《宋代的郑州》,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3页。,郑州段汴河既是汴河的上游,又是汴河的重要阶段。

图3 北宋时期汴渠水系图

汴河水源除了郑州境内的河湖,主要来自于黄河,“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①《宋史》卷95《河渠志五》,第2367页。,即汴河是从孟州河阴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南部引来黄河水,向东横穿郑州后,进入中牟和开封。黄河多沙善淤的特点也必然带到了汴河中来。为确保汴河有适当的水深,维持漕运通畅,宋政府对汴口的维护,汴堤的维修养护,河道的整治疏浚,主要有以下四点措施。

其一,控制汴口,调节流量。汴口即引黄入汴之处,因“大河向背不常,故河口岁易;易则度地形,相水势,为口以逆之”②《宋史》卷93《河渠志三》,第2317页,第2321页。。根据汴河引黄水口每岁有变,甚至一年当中也有转移的特点,每年都准备有拟开、次拟开、拟备开之水口四五处;然后在选定的水口,由人工来控制引黄水口的深浅宽窄,以控制流量和进水量。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汴水涨溢,自京至郑州,浸道路”。宋政府便“选使乘传减汴口水势。既而水减,阻滞漕运,复遣浚汴口”③《宋史》卷93《河渠志三》,第2317页,第2321页。,保证汴口的畅通。

其二,清理淤沙,保证水深。北宋初期,政府往往征调沿河民夫定期清理汴河里的淤积泥沙,郑州军民就常常进行这种清淤工程。正如沈括所说:“国朝汴渠,发京畿辅郡三十余县夫岁一浚。”后来宋政府改为三年一浚,并且诏令“京畿民官皆兼沟洫河道以为常职”④沈括著,侯真平校点:《梦溪笔谈》卷25《杂志二》,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184页。。地处京畿的郑州,自然常常开展这种清淤工程。

其三,种植榆柳,加固堤防。这条自隋代就开始在沿河两岸种植榆柳的措施,在宋代更受重视。立国三年,宋太祖就下令“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⑤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14之1,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546页。,后又诏令按户籍等第分配种植任务。沿河家户都参与的植树活动,使堤岸榆柳成荫,既防固了河堤,又美化了环境,方便了行人,还提供了木材,可谓一举数得。这条措施得到了郑州人的长期继承,“汴河新柳”成为清代郑州八景之一,与此密切相关。

其四,设置水柜,调节水量。元丰二年(1079年),宋政府实施导洛通汴工程,引洛河水为汴水水源,利用郑州境内的众多湖泊沟渠,建立了多座水柜,平日蓄水,当汴河水量不足时供给一定的水量。这是为加强汴河的通航能力而采取的辅助措施。

历经多年的精心维护,无论春旱夏涝,还是秋汛冬凌,汴河的漕运、行洪能力基本上都保持着渠通漕畅、堤固澜安的状态。“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①《宋史》卷93《河渠志三》,第2321页。,是全国交通大动脉,被称为“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②张方平著,郑涵点校:《张方平集》卷27《论汴河利害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0页。,由此可见,汴河在北宋政治、经济、军事上所处的地位是其它河流无以比拟的。汴河的畅通,促进了商贸活动的繁荣;商贸的活跃,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收入;经济基础的雄厚,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居乐业的环境,巩固了北宋王朝的根基。处于开封之西、汴河上游的郑州段运河,巩固了国都开封的政治地位,催化出歌舞升平、文化繁荣的东京梦华盛景。

北宋晚期,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国家无力开展运河航道的正常维护,使得航道不断淤积,航运事业一蹶不振。“汴河上游为盗所决者数处,决口有至百步者,塞久不合,干涸月余,纲运不通。”③《宋史》卷94《河渠志四》,第2335页。东京开封作为汴河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郑州段运河逐渐走向衰落。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再次南下,宋军决黄河以阻金兵,即改黄河流向渤海,转而向东南夺淮入海,以致隋代开挖的通济渠多处被黄河淤塞。此举非但未能挡住金兵的精锐之师,反而造成了黄河变迁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道。这一局面维持了近700年,隋代开挖的通济渠,也大多被黄河堵塞,郑州段运河也无法避免。

四、元明清时期的贾鲁河

至正二年至三年(1342~1343年),黄河南侵夺汴,一时间汴堤成为黄河大堤,堤内汪洋一片。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又在山东曹县白茅堤决口改道,淹没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十多个州县,灾区百姓背井离乡、苦不堪言。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贾鲁于危难之际出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开始了浩大的治河工程。他凭借长期实地考察和多年积累的治河经验,采取沉船法和疏、浚、塞并举的方式,历时七个月终将决口堵住,使肆虐无羁的黄河水重返故道:“河乃复故道,南汇于淮,又东入于海。”④宋濂等:《元史》卷66《河渠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46页。贾鲁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又疏浚、拓宽和连接原来的汴河河道。“自荥阳西南诸山溪,合京、须、索、郑之水,东流至祥符,经朱仙镇达周家口,复合沙、颍诸水,委输于淮”⑤李鹤年:《朱仙镇新河记碑》。此碑现存于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乡政府大院内。,河患因此而消除,漕运得以复兴,后人为永远铭记贾鲁的治河功德,遂将汴河命名为“贾鲁河”。正如清代郑州人介绍汴河时说:“元以后南徙,命臣贾鲁治之,遂更名贾鲁河。”⑥崔淇原修,张万钧、李刚太点校:《乾隆荥泽县志点校注本》卷2《地理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1页。“这条水上通道不仅承担了中原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水上联系,而且造就了贾鲁河流域商业城镇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在战国鸿沟水系、隋唐通济渠、宋代汴河淤塞失去水运功能后,贾鲁河再一次承担了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历史重任。”⑦陈隆文:《从<朱仙镇新河记碑>看贾鲁河水运的历史价值——水利碑刻与中原水环境变迁研究之一》,《中原文物》2014年第1期。因为元朝在贾鲁治河十多年后灭亡,所以贾鲁河在明清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交通功能,沿岸商业城镇迅速兴起,开封朱仙镇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运码头,郑州惠济镇也成为车水马龙的商业重镇。

明清时期的贾鲁河基本上与元代无异,如图4。①《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管理规划·规划图纸》,第2页。明代初年,贾鲁河上建起了一座三孔拱桥——惠济桥,有明代碑刻的记载为证:“国朝初,我荥泽惠济桥艮维旧有寺一区,枕峙河浒”②《重修龙岩寺归寂殿碑记》。此碑现存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桥下之渠,本贾鲁河故道,当时自南向北,与大河通,居人颇获舟楫之利。”③张调元撰,张惠民、陈斌校点:《张调元文集》卷4,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8页。贾鲁河“由京索入江、淮。材货聚集,过壩入黄河,商贾称便”④段补圣修,李玿、沈士秀纂,李红岩校点:《顺治荥泽县志》卷1《舆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页。,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横跨贾鲁河的惠济桥,势若长虹卧波;两端的桥楼,高高耸立;屋宇沿河连绵不断,错落有致。惠济桥所在的郑州荥泽县惠济镇,“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者贸迁万种。民未病涉,诚一邑之雄镇也”⑤《顺治荥泽县志》卷1《舆地》,第4页。。这里盐业、烟草、药材、丝绸、染织、各种杂货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由此人们作诗歌颂惠济桥附近人文荟萃、物华天宝:

势控霓虹镇水涯,楼台灯火几千家。

风流非是竞豪爽,地钟人文萃物华。⑥《顺治荥泽县志》卷8《艺文志》,第130页。

这也就说明了,清代的贾鲁河,是推动郑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4 元明清时期贾鲁河图

十九世纪末,黄河再次泛滥,贾鲁河复遭淤塞,通航能力下降。此时清王朝已成强弩之末,政权岌岌可危,无力顾及运河之事。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使运河漕运的辉煌事业风光不再。清政府陆续撤销漕运管理机构,郑州地区的运河也逐渐衰落。延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打破了依赖于水道与驿道的传统交通网络格局,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漕运和交通功能带着辉煌的荣光进入了史册,取而代之的是郑州作为全国铁路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贾鲁河支流索须河静静地流淌,无声地向人们诉说当年撼人心魄、催人奋进的运河历史。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相传为大禹治理荥泽水患时的分水沟渠;春秋时期曰邲水、汳水;战国时期魏国疏浚后谓大沟、鸿沟,是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济、汝、淮、泗诸河的水道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西汉曰蒗荡渠、狼汤渠;东汉称汴水、汴渠;隋唐宋时期称通济渠、汴渠、汴河、汴水等,是全国性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漕运做出了突出贡献;元明清时期称贾鲁河,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时至今日,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重要河道,成为郑州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后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郑州市文物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及《世界遗产公约》及世界遗产组织的相关要求,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不断推进相关遗产点的保护修缮、景观环境的提升美化、历史文化内涵的彰显发扬、城市功能和文化品牌的拓展完善,确保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运河历史文明的永续传承以及古都郑州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①附记:本文承蒙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先生、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原馆长张振明先生的多次无私指导,在此深表谢忱!

[责任编辑 山阳]

The World Culture Heritage——the History of China Grand Canal Tongji Ditch in Zhengzhou

BAO Jun-hui
(Zhengzhou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Zhengzhou 450006, China)

Zhengzhou Canal is about 19 kilometres long,began in 361 BC, was called Honggou. It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ancient Huang Huai plain, which communicated the Yellow River and Huai River, the Yangtze River.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Zhengzhou Canal was the center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which was west to Luoyang and Xi’an, east to Hangzhou.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s upstream of the Bian River, Zhengzhou Canal guarded the approaches to Capital Bianj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grain transportation.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Yuan Dynasty, because of the Yellow River flood, Jialu River was digged. As a part of Jialu River, Zhengzhou Canal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Yuan to Qing Dynasty. Zhengzhou Can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 Grand Canal,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in Zhengzhou, an important drainage river and river landscape in Zhengzhou.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Zhengzhou;Honggou;Tongji Ditch;Bian River;Jialu River

K928.6

A

1672-1217(2017)03-0008-11

2017-03-16

鲍君惠(1981-),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市文物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猜你喜欢
汴河鸿沟大运河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基于汴河水系的北宋东京滨水商业初探
鸿沟为界
汴河故道,深埋地下的辉煌
从汴河兴衰看开封的城市发展起伏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让学生都跨过说话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