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
摘要:网络技术时代,数字媒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品牌形象等信息的推广具有极大的意义,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数字时代品牌形象数字化的设计表达,并且提示了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时代;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19-03
所谓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指的是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所表达的数字化品牌形象,其中包括交互设计、数字化文字以及数字化色彩。本文引入国内外的优秀数字化设计范例,进而展现了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相应优势,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品牌形象设计数字化的发展。
一、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概念分析
所谓品牌形象设计推广,在媒体多元化以及数字化技术背景的促进下,会逐渐具备数字化的特点,把以往的品牌形象赋予交互性、开放性以及虚拟性等特征,这样符合当前品牌消费支对于数字化文化内容的需求,其中包括对品牌形象交互、色彩、文字以及图形等方面的数字化设计推广和表达。这样符合当前数字化时代不背景下推广品牌形象的要求,并且全面满足了消费者的相关要求。
在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中,融合了品牌形象的设计规范以及经营理念,一方面规范了当前的传统推广媒体,同时通过网络数字平台来推广和营销相应的产品,进而构成了特别设计识别系统。
二、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作用
(一)大大丰富了品牌形象推广的形式和内容
利用数字化设计的表达,合理应用了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并且多元的整合了品牌形象的色彩、文字以及图形,在以往的情境中,品牌形象大多是没有生命力的图形和文字,当前的多元化设计突破了以往的限制。在当前的数字化设计表达中,包含了丰富的交互设计因素,把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思路以及多元化的媒体技术来将视频影像、声音、文字内容以及色彩内容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来呈现,并且全面的融合关键要素,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引导消费者进入到真实的品牌形象传播和推广中。在这个过程里,消费者从开始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采纳和传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和相应的品牌形象推广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消费者能够自主的进行登录、申报并且自由的上传和下载,说明当前的数字化消费具有多种优势,其中包括交互性和极强的自主性。这种转变,让消费者认识到了品牌形象的内涵,并且让他们切实的产生对品牌的全面感知,这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催生了崭新的形象和品牌,有效的加强、加深了消费者的记忆。
(二)有效降低了品牌形象传播的成本
在当前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媒体的持续更新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品牌形象的数字化设计提供了必要基础。在当前的市场中,许多品牌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这些品牌都凭借高效益、高效率、低成本来提升自身在市场是的认可度以及竞争实力,这是提升消费者认可度的有效方法,所以数字化设计表达品牌形象是主流趋势。
三、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在当前背景下,不管是怎样更新设计内容、设计表达以及设计技术,在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中都需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則,需要把品牌理念当作设计的核心思想,并且利用数字化额形式进行表达。所谓的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品牌的行为规范、管理策略、经营理念等内容,使用规范和统一的数字化设计开展相应的推广活动,并且把这些信息传播给相应的受众。设计者需要全面的数字化设计品牌相关的内容,其中包含目标受众、功能和目的,进而设计数字化品牌。
(一)统一识别数字化设计
这里所说的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需要明确数字化设计品牌的实际内容和内涵,并且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视听设计把具体、详尽的内容传达给特定的消费者,数字化设计优势巨大,凭借着良好的便利性以及快捷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对于设计者来说,不能只是侧重于某一种设计思路,需要合理的平衡基础性视觉设计和数字化设计的思路。对于当前的设计来说,基础性视觉设计是基本的方法,是实施形象数字化设计的重要根基。比如其中包括标准图形设计、标准的色彩设计、辅助图形设计,设计者还需要明确辅助色彩以及标志的具体组合形式。在推广中,即便是结合了数字化媒体的内容,但是,设计者在应用最新的设计思路时,往往没有准确的定位相应的品牌形象,而且缺乏的形象内涵的深层认识。比如,基于网络媒体进行设计,其中的视觉元素包括信息文字的编排和设计、辅助图形设计、指示图标风格、版式构成等,其中的听觉元素包括品牌吉祥物的语言、图标响应的声音以及相应的背景音乐。其中具有交互性的元素包括下载、上传、登录以及导航指示。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是由上述的识别元素构成的,其中就体现出了品牌的整体定位,这些元素都是基于数字化交互、色彩、文字以及图形规范的,相应的识别元素具有显著的特点,并且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加深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的形象。
(二)准确的传播数字化设计内容
在传播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中,需要正确的定位品牌形象,并且全面了解消费者的相应要求,并且明确相应的目标消费者,而后再实施针对性的推广,还是为了利用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来传播品牌形象,并且扩大在传统媒体中品牌的传播范围。传统印刷媒体面向的消费群体较为局限,在推广经费、范围以及能力方面的限制都比较多,所以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所以,数字化设计中,需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实际倾向,设计合理的品牌形象[1]。
四、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表达探讨
(一)交互的数字化
在数字环境中,交互设计的核心是数字化元素,可以体现产品以及相应的品牌形象,这就是交互性。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感知技术和数字化特效等沟通相应的信息。在这种沟通模式下,消费者可以亲自参与到其中,可以有效的激发消费者的主动性。在当前的数字化品牌形象推广中,都是利用键入键盘以及点击鼠标的形式来沟通。但是最近广泛使用的平板具有轻松和简便的特点,其触摸技术提升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互性。在实际的交互中,第一,消费者的展现舞台就是互动性的数字化平台,大量的消费者在数字化平台的启发和指导下,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和想法。第二,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全面的感受到数字化转变所带来的乐趣[2]。
(二)图形的数字化
1、图形数字化设计的具体分类
这里所说的数字化设计图形,详细地说,可以划分成辅助图形以及重要的主要图形。品牌形象的主要图形十分关键,知识体现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内容的关键视觉核心内容,可以说是整个品牌的标志形象,其中可以包含实际的品牌核心价值观、工作环境、整体行业要求以及行业特点、品牌传播理念以及整体精神面貌,这些关键的品牌要素都是通过图形的方法传达的。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确保图形的直观性以及外观易读性,如此一来,和实际消费者的交流就会变得十分顺畅,没有阻碍,这是有利于实际的推广和交流的,能够完美的渲染和塑造相应的品牌形象,效果突出[3]。
需要明确的是,还存在一种图形叫做辅助图形,这是辅助品牌形象生长的图形。具体的说,就是在固定的图形种类前提下,在合理范围内改进和转化相应的图形,而后显著的提升图形的生动性以及表意生动性。这有利于整体形象的表达和信息的传播,并且能够营造出热烈的氛围,可以全面、有效的应用在我们熟知的传统媒体和当前的数字媒体中。设计者需要明确,数字化的设计内容不仅需要生动和传神,还需要有效的体现整体品牌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起到提升品牌形象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辅助图形以及数字化的设计表达手段,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丰富品牌的内涵,并且让人具体图形所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4]。
2、图形数字化设计的具体表达
设计数字化的品牌形象有着多种方法,利用这些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品牌形象的生命力,让品牌形象具有鲜活的特点。在软硬件以及数字化设计方法的支持下,可以延展和转变品牌形象图形,并且体现出多元的品牌形象内涵,利用数字化的设计方法和形式能够有效的展现数字时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第一,品牌形象图形形式的多元化表达。如果品牌形象图形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填充图形,进而丰富图形的内涵。比如M是墨尔本城市的形象符号,反映了这个城市重视生态、宜居、创新以及文化多元的特点,在设计中,可以多样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形式,进而符合墨尔本城市创新以及文化多元的特点[5]。
第二,品牌形象图形组构的多元化表达。如果品牌形象图形是固定的,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构成元素来进行表达。利用多样化的图形元素组构,能够切实提升品牌形象的生命力、灵动性以及活跃性。比如,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的相应品牌形象。其三种色彩构成元素,可以应用在多种场合中。通过这种品牌形象,可以看到媒体实验室包含了独特的产品信息。
第三,结合影音动态和品牌形象图形。在品牌形象的数字化设计中,还包括多元影音变化以及动态延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把品牌相应的图形进行动态化处理,并且加入影音的全面表达,这样可以显著丰富品牌形象的内容,并且利用图形、文字以及声音等进行综合的表达,让消费者获得丰富的品牌形象视听感受[6]。
(三)色彩的数字化
色彩设计一般是通过数字媒体来进行体现,应用数字化的媒体技术,能够表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种类。数字媒体使用的相应色彩和成本的关系不大,所以相应的设计表现空间更大。在RGB模式下,变化每一个数字,就会让颜色出现一定的差别。为了确保品牌形象在数字化媒体上有着统一的显示效果,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各种媒体下的色彩设计兼容性。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相关概念,并且阐述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原则以及功用,在这个前提下探讨了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的具体表达,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文.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探析[J]. 包装工程. 2013(04)
[2] 罗兵.网络信息的图形化以及数据的图表化整合设计[J]. 包装工程. 2012(20)
[3] 梁芳.品牌视觉形象的数字化表现与传播研究[D]. 北京印刷学院. 2007
[4]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石惠敏.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互动数字媒体发展新貌——以新加坡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7)
[6] 田少煦.数字化设计及其基本特征[J].装饰. 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