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倚嫦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我校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校本行动研究,以此来发展学校特色。这是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一個学生的个性素质特长。作为校本行动研究的课程,我校从校本课程研制的有效性、校本课程管理的有效性两方面进行研究。校本课程研制抓好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评价三个阶段。校本课程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体,使全体老师参与课程的开发,明确对课程的责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行动研究;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5B-0123-02
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哪一级的课程,它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我校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校本行动研究,以此发展学校特色,就是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特长。那么,作为校本行动研究的课程,该如何开展才有效呢?
一、校本课程研制的有效性
校本课程研制从本质上说是以研制时间轴循环的形式展开的过程,所涉及的领域众多,对于校本课程的研究,绝对不能把它理解为编制几本“校本教材”。美国课程论专家奥利瓦先生在分析课程领域时认为,课程研制的本质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术语,它包括了规划、实施和评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校本课程研制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评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如图1所示:
反馈
图1 校本课程闭合循环系统
校本课程研究中,课程规划应是研究的起点。在这一步中应包括组织调研,制定课程计划,编制各科的教学大纲,并编制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实施,从总体上来讲,应该是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利用校本教材,将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及知识传授中,获得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评价,从狭义上来讲,就是评价校本课程研制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有效性
我们学校有自身的特性,校本课程的研制,不管是在课程规划阶段,还是在课程实施阶段和课程评价阶段,都要体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特性,体现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衔接程度,尽力抛弃形式主义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校本课程研制的三个阶段中起决定意义的是校本课程规划,为此,我校对校本课程规划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我校课程规划的有效研究活动是这样开展的:每学期结束前,学校按照制定好的活动方案的目标及要求,让老师初定下下学期的活动主题。待下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课题组的领导小组便组织级长和科组长按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及老师初定的课题安排课程的内容。各班再根据班级的情况最终确定活动主题。这样做能够保证课程安排的有效进行。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我校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抓手,以机制保障为载体,努力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全力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通过请专家到校指导,让教师外出学习交流,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以保证学校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具体如下:
1.“一请”:邀请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活动。我校每学期向区、镇教研室领导请教,并邀请教研室领导来我校指导实践工作,进行专题讲座,理清工作思路,以便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效率。
我校定期邀请区教研室姜涛教授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指导,使我校教师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同时也对我校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师们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新观念的目的。
2.“二听”:骨干教师外出参与听课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参加我区组织的每学期进行一次的现场交流展示会。我校不断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可能安排他们外出学习,通过现场观看、聆听专家报告、观摩教学活动过程等多种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挑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任,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三评”:学校教师之间采取同课异教评课活动。这项“同课异教”教研活动由学校教导处牵头,由领导组组织实施,全校共有8位教师参加了授课。在每学年组织一次,授课结束,教导处及时组织说课、评课活动。每位授课教师先说课,然后指定骨干老师及杨校长评课,最后再由黄校长作总结。
“同课异教”实现了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思想得以解放,课堂有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同课异教”活动使老师们收获很大。因为有了这个平台,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四写”:组织教师撰写活动反思、案例。为提升活动效果,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撰写活动的反思及案例,并要求老师整理好每个活动的内容,制作成活动的资料册。
资料册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计划,活动评价,活动案例,活动成果等,详细记录着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活动的过程。借助这本小册子,学校对教师活动的开展能及时了解,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使活动有效地进行。
5.“五导”:由学校引导,并由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校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有:开展全校讲座→班级布置与动员→按四大领域选题、递交课题实施方案→学生选择子课题→担任课程的老师初审→合并相近主题,自由组成小组→制订子课题实施计划→小组独立实施、导师监控、指导→形成作品→班级展示、交流、小结→同学评价、总结。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指导,一般有两种形式: (1)个别、现场指导,即在活动过程中对出现的个别问题给予现场指导;(2)集中指导,即对活动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即普遍性的问题,利用课堂活动时间进行集中指导。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有效性
我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的现场展示会。各个课题小组将本小组的活动研究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现场的展示、交流,并组织学生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我们在评价方面明确提出了两个注重:注重我们的教师实践了没有,注重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從本质上说,就是关注活动过程,关注活动结果,强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评价项目多层。
第一,评价原则:①采用正面评价。学校要求,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对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应该坚持的一个总原则就是提倡探索、发现问题、研究、实践、总结,进行正面引导。②重视过程。对小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对他们进行陶冶和培养,重过程而不重结果。③重视应用。学校一直力争把有价值的主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通过应用来体现这门课程的独有价值。④重视体验。学生是否获得了丰富的、切实的、亲身的经验就是我们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评价内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学生对新的学习方法、方式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或结果。
第三,评价方式:我们主要把评价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等级评定,一种是评语评定,先进行个人自评,然后小组互评,接着家长评,最后教师总评。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评定载入学生学习成长册。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有效性
(一)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体
我们学校提出“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走近文化世界、亲近大自然”四大活动主题,让学生以一个完整的人的高度来规划和实施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发展的主体,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体。
(二)使全体老师参与课程的开发,明确对课程的责任
为保证全员参与活动的开展,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我校对课程管理实施“三个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指导,统一课型。
1.统一时间”:我校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课题确立开始规定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全体教师参与活动的开展。这样就能保证每周的活动按时开展,领导小组能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对活动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使活动能有效进行。
2.统一指导”:学校的领导组对每周四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一、实时、有效的指导。
3.统一课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问题体系的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师以往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课程,开展活动往往会缺乏目的性,所以我校为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四四三”模式为指导,要求教师每周四下午的第二节课以统一课型开展活动,即全校各个年级同时进行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
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校本行动研究应从课程研制和课程管理两方面来进行,要想使活动有效开展,就必须抓好这两大环节。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曹一鸣.基于校本的教学模式研究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5).
[3]黄甫全.综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4]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5]饶玲.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