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翠姗
【摘要】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表现在学生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困生 阅读氛围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91-01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就是表现在学生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困生的“困读”一直是我们头疼的事情。那作为老师,该如何打造一把兴趣的钥匙,让学生能揣着这把钥匙,主动开启阅读之门,从“困”读变成“悦”读呢?
一、作业布置注重高效,留给孩子阅读时间
教师如果将作业全部布置到课外去做,学生做完作业,疲劳得已经没有了读书的兴趣。课外书要想占领学生的课外时间,首先就得打造高效的课堂,将作业在课内解决或部分解决,以便让学生有更多课外的时间与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为读课外书创造时间基础。
二、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困生阅读兴趣
1.还孩子选书的自主权,建立快乐图书角
我先让孩子去找自己喜欢读的书,随便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健康的就行,并鼓励他们购买一本《课程标准》推荐篇目里的书。然后我到学校的图书室精心挑选借来一沓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他们成长的书籍,放到教室的图书角里去,并动员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带来学校,补充放在图书角里,民主选出一名图书管理员。我们还称图书角为“快乐的一角”。课余时间,同学们在这里交换书籍,交流感受,共享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能从别人的介绍中接收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
2.设“故事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小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诱导学生阅读。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自相矛盾和掩耳盗铃”这两则寓言时,特意告诉他们,这两个故事是从《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看到的。我还经常跟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都不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图书角的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下一次的阅读课,读了这本书的孩子就成了主讲者,主动讲述自己学到的成语和寓言故事。通过这样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3.以奖诱读,调动阅读积极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我就把“借阅”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允许学习表现好的学生,或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生(有意识地向学困生倾斜),可以发给小奖状,也可以把喜欢读的书籍借回家去读。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小组互动,教学困生学会合作阅读
活动前,我会悄悄地先跟小组长“走走后门”,让他们在活动中要不动声色地重点帮助学困生。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全班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在自己的阅读小组中互相交流,他们在互相交流中都互相受益,因为每个同学所阅读内容都不同。同學们尽情地讲自己的阅读收获,个个有说不完的话。
5.家校联系,开展亲子阅读
记得在学期之初,学校邀请了一位教育专家来给家长们作了一次精彩的讲座。其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位开出租车的父亲培养了三个博士生,在采访中,他说,……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是我家的“风水”好。这风水就是在简陋的家里专门设了一个小小的阅读角,把订了的报纸、杂志都放在那,每天下班回来,我们都喜欢拿起报纸杂志读一读;孩子自然就喜欢读书了。那次的培训,让家长们醍醐灌顶,收获匪浅。
三、结语
学校与老师,要以各种方式让家长明白: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成绩。并想办法让家长配合学校、老师,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读书。不是每位家长都能身体力行亲自读书,但每位家长都可以花时间精力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读书。“孩子们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须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阅读”。 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当孩子们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阅读,就溶入了他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2007年12期《课程·教材·教法》
[2]杨颖. 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J]. 黑龙江教育,2004,(15).
[3]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