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精神引领下幼儿园晨间户外游戏开展的四大转变

2017-05-31 16:43刘为雯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指南幼儿园

刘为雯

【摘要】晨间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是一日活动的开始,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每天两个小时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说它是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却不同于体育教学活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结伴、自主设计玩法,从而来达到锻炼的目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说到,“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本文基于传统游戏中存在如:可供选择的器械比较单一;教师组织形式不够灵活、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参与积极性不够;家长的不重视等问题,进而以《指南》为指导,对晨间户外游戏开展进行探讨,力求使户外活动更能满足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发展,满足幼儿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园 晨间户外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04-02

随着城市越来越多高楼的林立,孩子们锻炼的空间越来越小,体质相对也越来越弱,而幼儿园的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恰恰给孩子们提供了锻炼的产所,逐渐成为增强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此之前,我们幼儿园的晨间户外体育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的。所以在晨间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有的孩子在无目的的自由追逐打闹;有的孩子拿着皮球一动不动地看别班的孩子跳羊角球;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安排”下,一遍又一遍进行着高度不变、距离不变的障碍跑;有的老师提供了活动材料之后就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很难关注到自己班级里全部的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只能在较为固定的范围内重复着老师提供的较为单一的体育器械,师幼之间、幼儿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时间长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却得不到提高,这也导致家长送孩子来园的时间也十分随性,孩子们难以达到普遍、均衡的晨间锻炼目的。

如何才能激发幼儿对晨间活动的兴趣,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呢?针对此现象,幼儿园进行有效地改革——变“分班活动”为“混龄活动”、变“统一活动”为“分区活动”、 变“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 、变“模仿练习”为“探索学习”。即打破班级和场地的限制,投放丰富的体育器械,鼓励幼儿自主的选择玩伴、器械、场地和活动方式进行锻炼。 这样一来,孩子的选择性大大增加了,不仅可以选择器械、场地、玩伴,甚至可以选择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体现幼儿的自主性。经过近一年的尝试,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在互动中促进了交往,而且竞争中增强了勇气,在互助下建立了自信心,晨间体育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及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早早地来园参加体育活动,现在我们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已是一片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孩子们一天的快乐时光已悄然从晨锻开始了……..

一、变“分班活动”为“混龄活动”

以往,我们幼儿园的户外晨间体育活动,大都是和本班的孩子一起活动,活动范围比较狭小,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不够,限制了孩子交往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到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基于这种观念,我们在晨锻中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可以选择自己認识的玩伴一起运动,也可以在运动中认识不同的玩伴,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向年龄大的孩子学习器械的玩法,年龄大的孩子可以教年龄小的孩子运动的技能,使年龄不同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二、变“统一活动”为“分区活动”

利用有形的运动器械来开展活动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式,比如全班一起学跳绳或拍皮球,看上去是热热闹闹的,而运动质量却不高,因为这不一定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运动方式。同时晨间体育活动孩子较为分散,教师不好组织,也没办法关注到每个孩子,幼儿园晨锻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由此我们在户外运动区域上作了一些“改动”:将“统一”变为了“分区”。

1.将场地进行“分区”

晨间体育游戏主要以自选活动为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活动场地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就会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我们首先将大操场分成了若干个小区域,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运动技能的,又有锻炼幼儿反应力、灵活性等综合身体素质的。

2.将保教人员进行“分区”

我们还将幼儿园的场地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制作了简单明了场地划分示意图,张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便于各班教师和孩子对整个场地的布局做到心中有数。

一改以往老师只关注本班孩子的做法,老师先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而自己和保育员则相对固定在某一区域,观察所有来此区域进行活动的孩子的活动情况。这样这样一来,每个活动区都有保教人员在场,便于对整个活动过程的观察、指导、跟踪、反思和调整。

三、变“被动运动”为“主动运动”

以往,教师每天往往会提供3-5种运动器械,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并指定一定的区域进行活动。这样孩子的选择就比较单一,有的孩子已经学会跳绳了,还是每天都在跳,有的孩子手里拿着跳绳眼睛却看着别班的孩子玩羊角球,眼睛里充满着渴望……。而自从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这些情况就再也看不见了,孩子们的运动从 “被动运动”变为“主动运动”。

1.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

实践证明,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层次性的活动材料和玩法更能激发孩子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投放了不同层次性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2.让幼儿“自主选择玩伴

现在的晨间体育活动,使孩子间的交往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玩伴,在我们投放的材料中,有许多是可以组合起来让两人或小组一起游戏的,也就需要在这种新的人际中重新调节自我,进行互动的游戏。比如:“网鱼”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需要有人撑开“渔网”、也要有“许多小鱼”钻来钻去;在投沙包的游戏中,孩子需要两两结伴,一个扔沙包,一个用筐接沙包。再如:“踢足球”的游戏,需要有两只“球队”,每只球队要有守门员,孩子们需要自己寻找玩伴,学着分工合作,角色交替更换,乐此不疲。这样,开放的环境,开放的人际关系,更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进行晨间锻炼。

3.让幼儿“自主“选择玩法

面对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器械,孩子们简直就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以往单一玩法变成了无限的可能。在他们眼里竹梯不再只是攀爬的工具,还可以用来跨、钻、甚至用来投篮;沙包不仅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头顶、用腿夹、用桶提、用车推;大小不同的木块不仅可以用来搭桥,还可以用来排成高矮不同的障碍物,练习跨、跳,甚至可以用来围合成迷宫,让小车通过;就连坐的平板车,也让他们在扶手的位置加上两根木棒,变成了一辆载货的小推车,在人群中自由的穿梭……。

四、变“模仿练习”为“探索学习”

之前,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某一种技能,往往会让让孩子“模仿练习”。比如拍球、跳绳,孩子只能通过一遍一遍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而如今,教师更需要的是观察活动情况,再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或做观察倾听者,以玩伴的身份共同游戏,或做合作支持者,游戏中适时帮助,启发引导幼儿深入开展游戏。这也要求教师更要全面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及实际水平,以便采取不同的手段指导幼儿进行锻炼。

1.情景性游戏:

小班的孩子对带有情境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出有趣的情节,再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去吸引孩子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教师如果发现小班孩子拿着沙包无目的的在操场上“游荡”,教师就可以以“猫妈妈”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来,“今天,有小动物要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去采些蘑菇吧!”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把自己当成小猫,在猫妈妈的带领下,过独木桥,钻山洞,采到蘑菇。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练习了平衡和侧身钻的的动作。几遍过后,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丰富游戏,比如,添上呼啦圈做成的“荷叶”、想要抢蘑菇的“大灰狼”,让幼儿在练习双脚向前跳和投掷的动作。这样一来整个晨锻孩子都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2.任务性游戏

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更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则是任务性的游戏,他们愿意通过竞争来提升自己能力,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比如,教师“设定”一定宽度的“小河”,来引发幼儿思考如何过河,孩子们第一时间想到“过河”的时候要用到木桩。于是他们把所有的木桩无空隙的排列成一条线,这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平衡能力孩子來说这显然不是问题。于是教师继续设疑“如果我们只能够用一半数量的木桩,你们还有办法过河吗?”孩子们很快想出了办法,他们把双数的木桩抽掉,木桩之间空出10厘米的距离,在有距离的木桩上孩子的前行速度明显减慢了很多,变的更加的小心翼翼,但他们的平衡能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减少木桩数量,于是孩子们又想出在木桩中间加上小木板……。就这样孩子们在教师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中不断的挑战自己,从中锻炼的不只是运动的技能,还有孩子的思维、合作能力。

如今,在我们的晨锻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享受四个自由――选择器械自由、选择场地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玩法自由。他们的运动技能、社会交往、个性品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晨间户外体育游戏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快乐运动,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并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

[2]屈敏:《幼儿园晨间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施》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指南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指南数读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