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导式教学,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2017-05-31 19:39占忠慧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

占忠慧

[摘 要]习导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语文课堂学生被学习、被思考、被互动的教学现状,使学生真正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要先习后教,使教学目标明确;要以习定教,让教学重点突出;要因习而导,使教学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习导式教学;语文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46-01

“习导式”教学这一概念是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提出的。“习导式”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为基础,以让学为行动准则,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与学生的“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的小语课堂,教师主导还是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他们带到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中,以致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采取习导式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习导式教学呢?

一、先习后教,目标明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预习,他强调,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选编入苏教版教材的课文,语言大都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就可以习得课文一大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目的就不仅仅在于扫清文字障碍,而且要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埃及的金字塔》时,教师先让学生预习,然后就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汇报与交流。在汇报时,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说明事物时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金字塔的建造很不容易。”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埃及人民修建金字塔很不容易?”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理解“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金字塔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就容易多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先习后教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先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就显得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使课堂教学活泼灵动,更加有效。

二、以习定教,有的放矢

有了学生的预习做为基础,语文课该如何上呢?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好检查,掌握学生预习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调整教学方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有效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天鹅的故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预习,然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看到许多学生对“老天鹅为什么要奋力破冰”不理解。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对老人为什么没有开枪就离开了湖岸缺乏足够的认识。基于这种现状,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重点段的品读与理解上。于是,在教学开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直接把学生带到“老天鹅带领一群天鹅破冰”的描写上。这样,学生抓住“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第二次,第三次……”“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等几处描写,真正感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决心。这样,以习定教,有的放矢,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基础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真正从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困惑点出发,以习定教,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三、因习而导,游刃有余

习导式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热爱”与“实践”的和谐互动。要想使这种互动更加有效,就要把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与学生的习得状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因习而导,导得其所,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而且还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预习,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展开自学活动。经过检查,教师发现学生对王二小为什么要“假装顺从”不是很理解。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不能理解的原因是对“扫荡”一词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解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这样,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他们的疑惑处进行必要的“导”。这样因习而导,导在了关键处,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习导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能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自主习得放在首位。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高效语文课堂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